建筑工业化——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方向(未来)20131028.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913639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业化——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方向(未来)2013102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工业化——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方向(未来)2013102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工业化——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方向(未来)2013102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筑工业化——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方向(未来)2013102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筑工业化——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方向(未来)2013102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业化——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方向(未来)2013102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业化——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方向(未来)20131028.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业化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方向摘要:建筑体系成套技术日益成熟和完善,预制构配件生产能力、建筑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商品混凝土生产逐渐形成独立的行业建筑业在朝着工业化方向发展。但是,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前提下,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还是和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建筑工业化的要求发生了背离。大多数企业施工技术比较落后、施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工程质量通病屡见不鲜,建设成本不断增大。笔者借鉴多方面的经验,整合各种资源,形成自己对于建筑工业化的看法,希望在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工程建设高潮的今天,能对实现建筑业的现代化做出贡献!【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

2、提高,越来越重视其居住的环境,尤其是企业等对工作环境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提高,由此可见,建筑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结合现代建筑需求,谈一下箭镞工业化的实现。关键词:建筑工业化、必要性引言建筑工业化,就是利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来建造工业和民用建筑,是建筑业从手工操作的小生产方式逐步过渡到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过程。要把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作为工业产品,分别采用统一的结构形式和成套的标准构配件,采用先进的工艺,按专业分工,集中在工厂进行大批量生产,然后在现场进行机械化的施工安装。建筑工业化的基木内容,是建筑标准化和体系化,建筑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建筑管理科学化。1我国建筑工

3、业化发展现状国内基本上是在和国外同一时间提出了建筑工业化。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全国建筑业推行标准化、工厂化、机械化,大力发展预制构件和预制装配建筑,提出了建筑工业化发展之路。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经历了大发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己有数万家构件厂。工厂化的新发展使商品混凝土得到了很大发展,我大、中城市(尤其是我国东部地区)基本上都已拥有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我国的建筑机械行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国产化,迅速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但是,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已经和当初提出的建筑工业化的要求发生了背离。当时,提出工业化的要求是

4、希望我国的建筑业能够象制造业一样在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标准化、系统化和部件的通用化,较少地受到外部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然而,当前国内的建筑业基本上仍然是以粗放型为主,浪费严重,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传统陈旧的技术还在大量使用,科技进步贡献率依然低下;建筑标准化工作严重滞后,部件标准化和通用化程度低;施工机械化和合理化程度不高;节电、节能、节水等先进的环保技术尚不能推广使用,阻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2我国推行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就目前的现状来说,推行建筑工业化已经势在必行。首先,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生产率低。我国建筑产业的人均年竣工面积

5、仅为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41/5。二是建造效率低。同样一栋18层的住宅,国内以毛坯房交付,需要1314个月的建造时间,类似日本等发达国家以精装修房交付,仅需要910个月时间。三是行业整体质量水平偏低。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无标准化、流程化作业。四是质量稳定性差。传统施工方式容易受气候、人力、环境等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五是劳动力紧缺。民工荒已成建筑行业的普遍现象。六是劳动力素质及专业性不高,缺乏专业培训。其次,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能源与资源不足的矛盾越发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传统的建造方式带来了高能耗和高消耗,建筑消耗和能耗占了全国能源消耗的约3

6、0%左右,建筑垃圾占了城市总量的30%40%,装修占了6%左右,传统的建造方式给社会带来高能耗和高消耗的问题,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原来建立在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基础之上的建筑行业,正在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建筑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国推行建筑工业化将大大提高建筑业的生产效率,显著降低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耗和资源的浪费。再次,比较现浇结构体系与装配式结构体系,现浇体系存在致命的缺陷发展的量变阶段,只有装配式结构体系才能实现质变,是利用技术发展实现全面的工业化大生产。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己有的装配式结构体系的缺陷,就全盘否定其光明的应用前

7、景。而应在建筑业内真正引入技术创新的机制,探究一种新型的装配式结构体系,能扬装配式结构体系所长,避其之短,必然会给建筑业带来革命性的突破。最后,近年来,建筑机械得到长足进步,城市道路也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迅猛发展,为发展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3对我国建筑推行工业化的建议首先,从结构设计入手,构建建筑新型规模体系,改变传统的砖混结构模式,实施预制框架模式,减少施工现场作业,对大多数的产品实施工厂化生产,可以以建筑配件、成品工业化的制作为主等,同时对于其建筑技术也应实施新的研发技术,主要针对模板、支撑等机械方面的建筑创新,改变传统建筑中施工现场作业混湿的现象。对清水混凝土的施

8、工等也应有所突破,在此基础之上,实施新型墙体素材,以实施结构上的新型。此外对于其“四新”的成果要加大推广力度和效应,利用现代工业化来替代传统施工现场的手工操作作业,对于建筑十项新型技术应全面推广,在运用、实施的基础之上提高其力度影响。其次,对于其建筑方面的钢结构体系也应加快推广步伐,运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建筑体系的基础之上,研制复合木建筑结构体系。现如今,我国钢结构的建筑体系建设可以说相对比较成熟,已经连续 8 年在质量和产量上荣获第一,其相应的设计标准,以及质量规格政策都已经比较完善,其钢结构的施工效率,抗震能力,安全系数都相对较高,是建筑业中的突出表现,并且钢结构的施工工期相对较短,在工

9、程建设中有着足够的优势促使建筑工业化的实现,推动其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其建筑技术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作用,另外,从环保方面和资源整合方面来说,钢结构的建筑物,可以回收再利用,节能、环保、降低消耗,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再次,复合木结构体系的研制。建筑中的复合木结构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跨越,不仅运用与大跨度的建筑中,同时也特别适合城镇建筑以及小别墅建筑,在建筑行业中应该得以推广和运用。它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有着质的差异,其具有人文性以及环保的特点,是新型结构,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树木有着生长和再生的特点,运用复合木结构建设可以减少对钢材、泥沙、石子的需求,这对其资源来说也是

10、保护的一种,同时,树木的加工速度相对较快,对于种植者来说为其也提供了很好的开发市场,提升树木价值的同时,也为其农民致富寻找了一条新道路,我们可以想象的到,复合木结构体系的实施和发展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和建筑行业都将带来一场猛烈的变革。3.1采用新型的结构体系和新型节能材料采用新型结构体系和新型节能材料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举措,符合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建筑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提升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采用新型结构体系对全面推动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和实施节能建筑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有利于保护耕地、节约能源、改善建筑功能、提高资源

11、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新的结构来逐渐代替原来的结构:(1)混合结构:在水泥混凝土和砌块的基础上,以石膏板、玻璃棉、纤维板等复合轻质板为围护墙体分割大空间结构的建筑体系。(2)轻钢结构:在木结构的基础发展而来,以部分型钢作为房屋的支承和围护,具有极强的刚度、防腐、抗震性以及更好的防火性。目前这种结构在建筑工业化比较成熟的国家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采用新型结构体系对资源再生利用具有重要作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利于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采用新的结构体系对推进建筑工业化、实现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要加快开发和应用采用新型结构体系,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3.2

12、施工工艺的转变鉴于施工现场狭小,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明显,施工周期长,工程质量大打折扣等一系列问题,这种大部分工作在现场完成的作业方式已不再适应发展的需求了,场外加工、场内拼装的作业方式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目前,大部分地区,尤其有设防要求的地区,基本为全现浇结构体系。反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体系,主体结构的柱、梁、板均可完全在工厂预制,实现完全的工业化大生产,只要在现场将其拼装起来即可。工厂化的加工,不但在客观上可以保证结构构件的质量、提升施工进度,还能利用先进的现代技术,进行工厂化生产和计算机控制及管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工厂完成,现场只需拼装,因此需要工人数量也较少。由于工序简单,监督

13、管理相对容易,拼装质量易得到保证。同时,工程的工期可以大大缩短,使项目可以及早发挥经济效益。工程成本由于大规模生产且受外界条件制约少,也相对易于控制。另外,长期困扰市民的工地噪音、粉尘污染等问题迎刃而解,工地更易实现文明施工。3.2.3管理方面的设想注重科技应用,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目前,建筑业的整体科技水平较低,这几乎成了建筑业走向工业化、国际化的“瓶颈”。不断应用和开发新的科技成果是推动建筑业企业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不竭动力。3.2.3.2提升网络管理水平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标志,加快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的步伐是推进建筑业工业化的根本途径。由于建筑产品的特殊性,目前无法完全实现其生产过程的信息

14、化。而充分应用当今IT技术的最新成果,改进我们传统的管理方式,实现管理信息化将是推进建筑企业新型工业化的最佳途径。3.2.3.3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建筑施工企业的新型工业化目标可以向“模块化”的生产组织形式转变,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即把项目管理分解为管理、实施、保障3大模块,在企业内部有意识地培养、组建一些工作班子和作业班组,在组建新项目时把这些“模块”组合起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成员间沟通的障碍,减少工作磨合的时间,以最短的时间有效组织生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和新的建筑方法将应用到建筑施工中,而我国建筑的工业化也将得到极大的发展,越来越能

15、更好的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求。参考文献:1王奇,叶文虎.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创新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02.2 袁中金,王勇 . 小城镇发展规划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3 吴良镛 . 吴良镛城市研究论文及迎接新世纪的来临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建筑工业化,首先应从设计开始,从结构入手,建立新型结构体系,包括钢结构体系、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要让大部分的建筑构件,包括成品、半成品,实行工厂化作业。一是要建立新型结构体系,减少施工现场作业。多层建筑应由传统的砖混结构向预制框架结构发展;高层及小高层建筑应由框架向剪力墙或钢结构方向发展;施工上应从现场浇筑向预制构件

16、、装配式方向发展;建筑构件、成品、半成品以后场化、工厂化生产制作为主。二是要加快施工新技术的研发力度,主要是在模板、支撑及脚手架施工方向有所创新,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在清水混凝土施工、新型模板支撑和悬挑脚手架有所突破;在新型围护结构体系上,大力发展和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三是要加快“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减少施工现场手工操作。在积极推广建设部十项新技术的基础上,加快这十项新技术的转化和提升力度,其中包括提高部品件的装配化、施工的机械化能力。在新型结构体系中,应尽快推广建设钢结构建筑,应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建筑,研发复合木结构建筑。在我国,进行钢结构建设的时机已比较成熟,我国已连续8年世界钢产量第一,一批钢结构建筑已陆续建成,相应的设计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已出台;同时,钢结构以其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结构安全度高等特点,在建筑中应用的优势日显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