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食用米是否健康? 传统食用3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食用米是否健康? 传统食用30年.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传统食用米是否健康? 传统食用30年 一、糙米是什么? 稻谷的构造由外而内有稻壳、麸皮、胚芽及胚乳等部分,去掉稻壳后的稻米就是糙米。我们拿一颗糙米来解剖,如上所述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最外围为麸皮,由果皮、种皮、外胚乳和糊粉层所组成,约占糙米的7-9%;麸皮再进去为胚乳,占89-90%;米嘴处为胚芽,约占2.5-3%。麸皮和胚芽二部分的养分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糖分、矿物质、族维生素、纤维素等,而胚乳部分的成分基本上是淀粉,大米经碾磨厂加工,麸皮和胚芽大部分被除去,变为细糠,剩下的基本上就是胚乳,也就是我们平常吃的精米,精度越高养分成分损失越大,其维生素B1损
2、失约60%以上,赖氨酸、苏氨酸也大大损失了。 糙米与精米的成分比较由上文我们可以看到,麸皮和胚芽占整粒糙米的10-11%,胚乳(精米)占89-90%。可是其中所含的养分成分则相反,即维生素、柠檬酸等含量在麸皮为29%,胚芽为66%,而胚乳即精米中只有5%,就是说95%的养分成分在麸皮和胚芽中,只吃精米的人将95%的养分成分都扔掉了。二、糙米古今谈餐餐精白米,近时已成了城市大多数家庭最普遍的饮食结构。人们以为只有吃精米才能获得最佳养分。其实,这是一种误会。稻米的栽培在我国具有极其悠久的历史。古人所吃的大米都是糙米,人们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发觉,这种糙米不但能够充饥果腹,而且对人体有极大的养分价值。
3、梁代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称糙米能益气止渴止泄”。唐代闻名中药学家孟诜在食疗本草中说,糙米有“止痢、补中益气、坚筋骨、和血脉”之功。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糙米具有“和五脏、好颜色”的妙用,意思是说常食糙米,不仅可以安和五脏,去病延年,而且还能润泽容颜,使青春常驻。可见糙米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而且还有奇妙的医疗保健、养生延年的效用。到了唐代,由于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一些人厌弃吃糙米而开头吃起精白米,结果这些人得了一种“精米症”,表现为“令人身软,缓人筋也”。当时患“精米症”的人不在少数,于是有人做了一番试验。他们给小猫、小狗喂精米,用精米做马料。过了一段时间发觉,“饲小猫
4、、狗,令脚屈不能行。马食之,足重”。猫、狗、马也得了“精米症”。人们于是在想,长期吃精白米为什么消失“身软”、“筋缓”、“乏力”现象呢?甚至连接受试验的动物也不能幸免?这个疑问,到了元明时代才得到较满足的解释。李时珍敏锐地留意到原来米糠和胚芽具有卓越的养分价值,他在食物本草中说:“米枇即米糠,味甘、平、无毒,主通肠开胃,下气,磨积块,作食能充滑肤体,可以颐养。”这就等于是说,糙米之所以大大有益于人,关键在于糙米保存了稻米的米糠和胚芽,所以糙米是一种全养分型绿色食物和保健品。三、让糙米粗粮重回餐桌我们经常听到一些“食不厌精”的患者,就诊时诉说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甚至恶心、呕吐,伴有倦怠乏力,动辄
5、心悸气急,简单兴奋感动,也简单疲惫。体格检查发觉其下肢轻度水肿,手足感觉迟钝,心脏向两侧增大,这些特征是脚气病的表现。假如测定其血流中有关酶的活性系数,则会证明患有维生素B1缺乏症,这些现象正是“食不厌精”造成的后果。膳食中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是谷类食品,这是由于谷物外层含维生素B1丰富。假如把粮食碾磨得越精细,维生素B1损失就越多。而糙米只磨去最外层的谷壳,保留稻米的麸皮、胚芽和胚乳,这些只占粒容积的10%,却包含大米中维生素B1和矿物质的80%。据测定,一般标准米每百克含维生素B10.32毫克,而精白的特粳米每百克仅含0.08毫克。因此,养分学家主见食用些糙米和标准面粉,吃了不会得脚气病,而且其中含有维生素,能刺激肠蠕动,促进粪便排泄。由此可见,让糙米粗粮重新回到餐桌上来,很有必要。当今一些发达国家的人民,又开头垂青麦片、玉米和黑面包,这是有利于健康的明智之举,值得推而广之。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