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集体备课一年级.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8935434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雪地里的小画家》集体备课一年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集体备课一年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集体备课一年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雪地里的小画家》集体备课一年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雪地里的小画家》集体备课一年级.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色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集体备课学科:语文年级:一年级时间:2012年11月17日课型:讲读课文课题: 雪地里的小画家参加人员: 一年级备课组中心发言人:周兰中心发言:周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 :“发展学生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位于第一册教材的第七单元,也就是将近学期结束时讲授。它在这册教材中起着总结和提高的作用。学生通过一学期的拼音、字、词及部分课文的学习、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又出于这篇课文极富儿童情趣,形象生动可爱

2、且都是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特别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些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这一教学理论可以在这篇课文中实施,并且得到充分地体现,取得较好的效果。于是,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我以这一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每一个层次都注意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备课组成员发言:侯世琴:语言活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本次活动应把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孩子,为他们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让他们在“回答提问、自由讨论、朗诵诗歌、表演诗歌”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创编,从而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张雪琴:小学教学简论中说:“我们把教师的教学职能,按其本质属性理

3、解为三件事:一是以全面发展的、科学的教育理想为方向,解放学生的自觉的能动性;二是培育学生的自觉的能动性;三是促进学生自觉地、能动地全面发展。”因此,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张结点都应放在这个“主观能动性”上。改变学生仅仅作为“教学过程被动体”的状况,让学生在作为受教育的客体的同时,又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增强主人意识,使教学变成师生共同的“创作”,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准则之一,即“学生的主体性原则。”附:集体备课特色教案一、教学目标()初步学会诗歌内容,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朗诵诗歌,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乐于参与游戏,并感受到游戏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幼

4、儿理解诗歌内容,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朗诵诗歌。难点是引导幼儿进行仿编诗歌。 三、教法、学法教法: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及兴趣主要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和游戏法。通过生动活泼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有目的、仔细地观察,并积极思维。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各种动物的脚印,激发创编欲望。学法: 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这一现代化手段,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学生将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和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观察法是学生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学生通过观看电脑课件直接获得生

5、动的印象。讨论法是学生最喜欢的方法,学生可以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四、教学过程 根据一年级学生学习语言和年龄的特点,结合语文教学工作原则和本 次活动的目标,设计以下几环节: 、音画结合,引出诗歌。 活动一开始,我就打开电脑画面,战线出这样一幅美丽的情景:天空中飘着朵朵雪花,优美的雪绒花音乐慢慢响起。这时,我对小朋友说:“你们看,天空里下起了什么?”这样视听结合,一下子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致。 、动画演示,理解诗歌。 首先我请小朋友观看雪地上出现的的各种脚印,并以神秘的语气问学生:“这些都是谁留下的脚印呢?”让学生自由猜测,然后再播放小动物走过雪地的动画,以此来验证学生的猜

6、测。接着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由地说一说:“这些小动物的脚印象什么?”学生在与同伴的讨论中能够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能够吸收到别人的知识,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种方法,学习诗歌。 在这一环节中,分这样几步进行:()整体欣赏。我让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完整地欣赏诗歌。()分句教学。就是老师念一句,小朋友跟着念一句。老师念的时候要有感情,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这样利用自己的情感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比如诗歌中的前两句,我会这样念:“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再如后两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很快就能将老师的语气、神态模仿

7、的惟妙惟肖。()表演诗歌。在小朋友基本掌握诗歌的时候,我启发幼儿为诗歌加上合适的动作,可以分组表演,也可以分男女表演。这样既帮助他们记忆,又增加了学习的兴趣。至此,活动的重点就解决了。 、发挥想象,创编诗歌。 这里有两个过程:()学生讨论,演示动画。“还有那些小动物会象小鸡它们一样可以在雪地里画画呢?它们会画些什么呢?”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然后请小朋友将讨论的结果在集体面前讲述出来。第二个过程就是观看画面,创编诗歌。 、游戏帮小画家找画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游戏,进一步感知动物的脚印,同时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我染个一半学生手拿画有各种小动物脚印的图片,另一半学生手拿画有相应的小动物的图片,然后让小朋友一一对应帮手里的“小画家”找画,看谁先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