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例说.doc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7.69KB
约4页
文档ID:548930718
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例说.doc_第1页
1/4

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例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第一中学 胡艳灿)意象,即诗人意中之象,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诗词中的意象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古诗歌常见的意象主要有下面几类一)表达思念的意象如:月亮、鸿雁、红豆在古诗文中,月亮是最具思乡的意象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游子流浪在外,思念家乡,总觉得无论什么事物都是故乡的好,连天上的月亮也是故乡的又圆又亮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之情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想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以雁写思的还有欧阳修《戏答元稹》:“夜闻归雁生相思,病人新年感物华秦观《减字木兰花》:“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杜甫《月夜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红豆,又名相思豆、相思子传说古时有人客死在外,其妻哭死于树下,化为红豆因此,古人用红豆来象征相思或爱情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恋思念之情清人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二)表送别的意象如 :杨柳、长亭、帆(船)、阳关、南浦柳”者,“留”也,“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用作故乡的象征,也表示送别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白居易《青门柳》:“为进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长亭,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就成了送别地的代名词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就是在一座叫“劳劳”的长亭为友人送别的帆、船也是送别的意象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南浦”“阳关”都是古诗文中送别的意象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指送别的地点如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阳关”也是重要的送别地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三)表达品质高尚纯洁的意象。

如:梅花、兰花、荷花、菊花、松柏、竹子等等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它纯洁、坚贞、高尚,受到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都是用冰清玉洁的梅花表现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兰花,香气纯正,花姿优美,韵味飘逸因此古诗文中常写其芳草自怜,高洁的情操如明代徐渭《兰》:“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荷花也是品质高尚纯洁的象征如:南北朝萧衍《子夜四时歌》“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此首以莲藕为喻,写女子希望和情人永结同心,永远相爱菊花,颜色淡雅,临秋而开,是一朵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如屈原《离骚》:“朝饮栏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唐代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宋人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松柏,高大挺拔,岁寒后凋文人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李白“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青松寒不凋,碧海阔愈澄”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张九龄的咏竹诗《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要注意的是,在古诗文中,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诗篇中常常可以构成不同的意象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雁”是含蓄而婉转的思乡的意象宋代陆游:“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雁”是渲染雄浑悲壮的沙场征战的意象北宋晏殊《清平乐》:“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雁”是书信的意象由此可见,意象是客观事物与诗人情感的有机结合,是作者的艺术创造,有其主观性的一面 1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