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四上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画垂线.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888972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四上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画垂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新)四上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画垂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新)四上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画垂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新)四上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画垂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新)四上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画垂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四上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画垂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四上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画垂线.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画垂线班级科目数学课时2执教人执教人高瑞玲授课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垂线的画法位于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二课时,是画规则平面图形的起源。它将直接影响到对规则平面图形的画图和计算。因此,它在整个小学数学平面图形的数学中的地位显得尤其重要,也将影响到学生对平面几何的学习兴趣。二、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第三单元的学习,学生对点和线段等平面图形已有了较好的认识基础。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学会画垂线,为今后多边形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

2、短。学会用三角板准确地画垂线。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整堂课渗透的主要是“学生动笔画学生说画法,讨论画法教师引导,总结画法”这样一个学习模式。首先让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来自主探究知识,并及时组织学生分组展开交流,讨论,同时教师及时地点拔,启发, 重点复述“重合、平移靠点、画线”这三步曲。从而使课堂进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在“动笔画”活动中,主要是体现开放性动手操作的学习方

3、法,让学生有空间把可能出现的情况全面的展现出来,为准确地提取和掌握知识点做好充分的准备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三角板 直尺 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复习导入:二、探究新知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2、看我们的数学书,每两条边都是怎样的?怎样用三角板画垂线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板书课题:画垂线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1)先画一条直线。(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是垂足)。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过直线外一

4、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强调: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 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己动手尝 试着画一个,然后互相交流一下。1)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该怎么画呢?学生动手尝试,小组内交流。(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可以画出很多条线段。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线。小组内研究交流:这几条线段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并汇报互相垂直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尝试画

5、垂线学生叙述画垂线的步骤学会画垂线的技巧学生画垂线并互相交流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使学生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的方法,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画图的技巧。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教学流程图) 画垂线创设情景、导入新知;动手操作、探索方法;强化新知、拓展延伸、提高能力;畅谈收获与感受七、课堂检测设计1、62页9题画一画2、62页6题我们在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呢?为什么?3、63页11题怎样修路最近呢? 4、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吗?八、小结启发性提问:(1)过一点怎样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多少条线段?什么样的线段最短? (3)什么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九、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