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沟通为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735803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重沟通为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注重沟通为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注重沟通为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注重沟通为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重沟通为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重沟通为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重沟通为先 竭诚打造优秀服务团队 随着银行体系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的形成和资本市场功能的完善,对优质客户的争夺成为同业竞争的焦点,同时客户需求的日益多元化、综合化和个性化,既为银行业创造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要应对激烈的竞争,为客户提供更高层次的、全方位的服务,提升自身效益,对我们基层管理者无疑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有效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如何加大对银行新型产品的营销力度,如何打造一支优秀的服务团队。今天我就以沟通为主线,以提倡团队协同合作精神为出发点,联系我行实际业务谈几点自己的看法。沟通之于心篇在日常的工作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作为基层管理者要站在一个全局统筹的角度来正确引导,用心观察所处的环境

2、,用心去关注自己的员工,积极的引导员工向好的方向发展,员工得到的信任与支持越多,也会将这种正向、良好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并能将这种情绪感染给更多的同事。当然,给予员工的信任与支持也不是一味的给予,是建立在对员工工作肯定与帮助之上的。同时,各层级管理者还要营造良好的交流沟通渠道,让员工的情绪得到及时的交流与宣泄,如果交流沟通渠道受阻,员工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引导,这种情绪会逐步蔓延,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工作。沟通在于心,当员工有消极情绪的时候,我们应该以正确地方式,将心比心,要让员工的消极情绪通过一定的渠道得以梳理。只有用心去沟通,才不致于产生矛盾,酿成隔阂, 影响全行工作绩效,总之,用心沟通是每个管理

3、者必备的一种高尚品质,也是基层敬业精神和崇高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学会用心沟通,又善在用心沟通,会使许多工作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沟通之于言篇为了加强建设银行员工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员工工作行为,提高全行员工整体素质,保证建设银行各项业务稳健发展,我行也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和暂行办法,但是作为基层管理者,我们也意识到我们缺乏的不是制度和操作指引,而是如何将这些制度不折不扣地制度执行下去,在日常给员工的培训工作中,我们在工作上坚定正确的金融服务方向、依章办事的同时,为了将制度执行到位,我们应该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将制度传导下去,将员工的主动性调动起来,让员工自觉认识操作规范,金融政策,而不是将规章制度长篇

4、大论全都读给员工,让员工被动接受,作为有效沟通就是要将信息准确、迅速、并将以员工能接受的方式传播给组织的各位员工,从而实现管理者对下属的管理职能。有效沟通可以消除误会、增进了解、融洽关系、推进工作的绩效,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而今银行业新型产品层出不穷,各大银行的产品也相差不多,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也是大抵相同,如何能在同业中多分得一杯羹,抢占更多的市场,这就需要我们管理者作为基层员工的主导,加大对自身的调节和管理,加大与外围市场的沟通,通过广告、公告、采取优惠措施吸引顾客等形式,大力拓展社会市场关系,同时做好对员工的影响力,帮助员工获知客户的需求,进而结合我行自身的产品推荐给需求客户并完成

5、销售,所以沟通就是用任何方法,彼此交换信息,用最有效的宣传介质,让一个信号从发送者传送至多个接受者,并获得接受者的认同和正向理解,从而达到管理者所追求的目的,在这种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的实现营销向销售的跨越,而并不是为了沟通而沟通。 沟通之于理篇 作为基层管理者,想让网点各项业务良性运作,员工价值发挥最大化,通过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魅力去影响和引导团队成员按照既定的方向完成目标,就要在于组织员工沟通时要以理服众,注重求同存异,利用好团队的合力,对于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加以重视和思考,即有利于防范风险加强决策,又赢得下属的尊敬,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在指导员工日常业务工作时要从多方位出发,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辩证地看清一个问题,更好地为工作提供参考标准,促进业务工作长足发展,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塑造一个凝聚力高、向心力高的团体,使我行各项业务达到最佳运行状态。最后借用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曾说过的一句话与在座的各位共勉,“未来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是任何管理艺术的精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