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53282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课时 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二课时 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二课时 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课时 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课时 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庄子的深刻和博学,这节课我们再通过庄子与友人的一场辩论,来感受一下他的机智善辩吧!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濠梁(ho)鲦鱼(tio)2.文言知识梳理(1)词语解释【请循其本】追溯话题本原。【云者】如此,语气词连用。【既】已经。(2)一词多义固:固不知子矣(固然)子固非鱼也(本来)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一)朗读指导注意课文中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交流点拨】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二)疏通文意1.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出疑难词句。2.小组讨论,质疑、

2、解疑。3.积累文言知识。(三)整体感知课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交流点拨】记叙了庄子和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的一场辩论。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质疑问难深层探究1.庄子和惠子围绕什么话题展开了怎样的辩论?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各是什么?【交流点拨】辩题: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庄子观点:我知道鱼很快乐。庄子论据一: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论据二: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时,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惠子观点: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论据: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2.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

3、现了他怎样的心境?【交流点拨】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自身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3.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可以看出两个人有何不同?【交流点拨】惠子力辩、拘泥、重求实,对事物有一种刨根问底的认真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有灵性、崇尚美,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投射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步骤四主旨探究把握主题1.作者借自己和惠子的辩论,宣扬了一种什么观点?【交流点拨】宣扬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2.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交流点拨】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文章中,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而建立

4、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利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利者;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于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课文通过记

5、叙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的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2.拓展延伸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交流点拨】示例一: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示例二: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之处,对于事物有着寻根问底的认真态度。(也可以一同欣赏两位,理由综合以上所述即可)3.布置作业完成名师测控本节内容。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读上,采用了不同的朗读方式:有录音的范读,有学生的齐读,有个别学生朗读,分角色朗读等等。总之,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理解了文章的内容,理解了两个人辩论的话题、观点、论据等。在这个过程中我更是加入了学生情景表演的内容,丰富了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足的是对于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的讲述点拨过多,这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展示,这是我的遗憾之处。总之,有收获,有不足,我会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