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8508029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虞庠之学: 孟子:“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 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黄绍箕(清): “古者之教,家有塾,党有庠,乡有序,国有学。”2、学校的原始形态:庠:饲养家畜储存谷物,又名“米廩”,由老人看管并照看和教育少年儿童 校:木囚。木头围成的养马之所,后演变为习武、比武之所。夏代的学校,有“序”、“校”两种,都非常重视军事教育。3、商代的学校礼乐教育、宗教祭奠礼仪、射 商代已有了成熟系统的文字以及成文的典册,商代还出现了“瞽宗”这种学校形式。习礼、习 武是商代学校的主要教育内容。习礼的内容主要是学习祭祀和乐歌,习武的内容主要是习射

2、, 也学习其它综合性的礼仪行为。天文、历法方面已有很大进步,算学也已成为学校教学的内 容。4、周代的学校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 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在“学在官府”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以及以礼、乐、射、 御、书、数等六艺为主体的教育内容。西周学校已有较完备的制度,从设置上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 西周学校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又有“大艺”、“小艺”之分,礼、乐、射、御

3、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主 要是小学的课程。西周的“礼”教,主要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操作技能及个人素养 的训练,是贵族子弟必须具备的。乐包括声乐、器乐和舞蹈。西周有乐德之教,乐语之教 和乐舞之教。“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射”指射箭, “御”指驾车。书指写字, 数 指算术。5、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官学教育衰废,私学兴起。以孔子、墨子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知识分子就以 新的办学形式,聚徒讲学,从而成为创办私学、传播学术文化的先驱。(原因:一是学术的 扩散与下移; 二是新兴的士阶层的出现)1)“士”阶层的出现(1)武士:侠士、力士等(2)文士:贤良、商贾、方士、隐士

4、等(3)低级官吏2)教育的大众化、平民化3)官学与私学分离6、官学1)汉代的太学(1)教师:博士(诗、书、礼、易、春秋)(2)学生:博士弟子 汉代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设在京城长安。老师:博士;学生:博士弟子。地方官学按行政 区划设立,在郡国称为学,在县称为校,在乡称庠,在聚称序;其学、校分别设经师一人, 庠、序各设孝经师一人,以主掌地方儒学教育。两汉教育以儒学经典为教材,主张教育要明经修行。其教育设施、教育思想和汉代的选举制 度是互相配合的。2)明清时期的国子监:明清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贵族学校),地方有府学、州学、 县学。边疆及特殊地方还有卫学(军事学校)。地方各学校互不隶属,皆有送学

5、生到国子监 的资格。7、私学1)私学的发展:孔、墨之学;百家争鸣;稷下之学(稷下学宫建于战国时齐国的都城临淄 的稷门之下,它是齐国统治者设立的国家养士机构,凭借国家的财力、物力养士,绵延达一 个半世纪之久,几乎集中了当时各家各派的学者。稷下学宫虽系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 许多私学的集合体。其特色主要有: 其一,不治而议论,即士人并不担任具体的官职, 一般不承担行政事务,以备统治者咨询,日常则从事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因此,稷 下学宫实际上起到的是智囊团的作用。 其二,自由辩论。稷下学宫采取的是学术自由、 兼容并包的政策,各家学派在稷下学宫都占据了一定地位,他们要使自己的学说得到公认, 不

6、得不通过公开的辩论,以理服人,这就活跃了思想,繁荣了学术。在学宫所召开的期会 中,不仅全校教师和四方游士可自由参加,学生也可参加驳难辩论,这种在学术上师生之间 的民主平等,有助于扩大眼界,也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并对解放和活跃学生思想起了极大的 作用。 其三,学无常师。稷下学宫的教学方式十分特殊,在教学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听讲 实行游学自由的方针。当时前来稷下学宫的,既有个别游学,也有集团游学的情况。可以随 时请求加入,也随时可以告退,不受任何限制。学生来到稷下学宫后,则不限于跟一个先生, 其它先生讲学也可以听讲请教,这种灵活的教学制度,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学说,打破了 学术流派的局限,各家各派在稷

7、下学宫相互批评,又相互吸收,促进了学术发展。 其四, 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全文载于管子, 从尊敬师长到敬德修业,从饮食起居到衣着仪表,从课堂授课到课后复习均有严格规定。从 弟子职可以看出稷下学宫对学生管理的总体特点,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 性。这一学则流传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私学的发达:教育儒学化与儒学私学化、私学的含义、私学的形式(授徒讲学、书院、 家族教育)、私学的作用:普及儒家经典、科举人才发源地3)古代著名书院 宋代:岳麓、白鹿洞、嵩阳、应天府、茅山、石鼓、华林、雷塘 明代:紫阳、东林书院4)私学的历史:顾名思义,私学即私人办的学

8、校。中国古代私学始于春秋时期,史书记载 最早的是春秋中叶郑国的邓析所创办,讲授他自己的著作竹刑,专教讼诉之法。同时郑 国的伯丰子也开办私学。这些是在孔子私学之前。当时规模最大的是孔子私学,还有少正卯 的私学名声也很大,曾把孔子的学生吸引过去。到春秋未期,私学更加兴盛,最有名的是儒、 墨两家,当时号称“显学”。战国时期,私人讲学之风大盛,孟子“从者数百人”,以阐明人伦 为教学目的;荀子先后授徒于齐、秦、楚国 1、 虞庠之学:孟子:“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 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黄绍箕(清): “古者之教,家有塾,党有庠,乡有序,国

9、有学。”2、 学校的原始形态:庠:饲养家畜储存谷物,又名“米廩”,由老人看管并照看和教育少年儿童 校:木囚。木头围成的养马之所,后演变为习武、比武之所。夏代的学校,有“序”、“校”两种,都非常重视军事教育。3、商代的学校 礼乐教育、宗教祭奠礼仪、射商代已有了成熟系统的文字以及成文的典册,商代还出现了“瞽宗”这种学校形式。习礼、习 武是商代学校的主要教育内容。习礼的内容主要是学习祭祀和乐歌,习武的内容主要是习射, 也学习其它综合性的礼仪行为。天文、历法方面已有很大进步,算学也已成为学校教学的内 容。4、周代的学校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

10、 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在“学在官府”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以及以礼、乐、射、 御、书、数等六艺为主体的教育内容。西周学校已有较完备的制度,从设置上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 西周学校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又有“大艺”、“小艺”之分,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主 要是小学的课程。西周的“礼”教,主要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操作技能及个人素养 的训练,是贵族子弟必须具备的。乐包括声乐、器乐和舞蹈。西周有

11、乐德之教,乐语之教 和乐舞之教。“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射”指射箭,“御”指驾车。书指写字,数 指算术。5、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官学教育衰废,私学兴起。以孔子、墨子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知识分子就以 新的办学形式,聚徒讲学,从而成为创办私学、传播学术文化的先驱。(原因:一是学术的 扩散与下移; 二是新兴的士阶层的出现)1)“士”阶层的出现(1)武士:侠士、力士等(2)文士:贤良、商贾、方士、隐士等(3)低级官吏2)教育的大众化、平民化3)官学与私学分离6、官学1)汉代的太学(1)教师:博士(诗、书、礼、易、春秋)(2)学生:博士弟子 汉代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设在京城长安。老师:博士;

12、学生:博士弟子。地方官学按行政 区划设立,在郡国称为学,在县称为校,在乡称庠,在聚称序;其学、校分别设经师一人, 庠、序各设孝经师一人,以主掌地方儒学教育。两汉教育以儒学经典为教材,主张教育要明经修行。其教育设施、教育思想和汉代的选举制 度是互相配合的。2)明清时期的国子监:明清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贵族学校),地方有府学、州学、 县学。边疆及特殊地方还有卫学(军事学校)。地方各学校互不隶属,皆有送学生到国子监 的资格。7、私学1)私学的发展:孔、墨之学;百家争鸣;稷下之学(稷下学宫建于战国时齐国的都城临淄 的稷门之下,它是齐国统治者设立的国家养士机构,凭借国家的财力、物力养士,绵延达一

13、个半世纪之久,几乎集中了当时各家各派的学者。稷下学宫虽系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 许多私学的集合体。其特色主要有: 其一,不治而议论,即士人并不担任具体的官职, 一般不承担行政事务,以备统治者咨询,日常则从事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因此,稷 下学宫实际上起到的是智囊团的作用。 其二,自由辩论。稷下学宫采取的是学术自由、 兼容并包的政策,各家学派在稷下学宫都占据了一定地位,他们要使自己的学说得到公认, 不得不通过公开的辩论,以理服人,这就活跃了思想,繁荣了学术。在学宫所召开的期会 中,不仅全校教师和四方游士可自由参加,学生也可参加驳难辩论,这种在学术上师生之间 的民主平等,有助于扩大眼界,也有

14、利于人才的成长,并对解放和活跃学生思想起了极大的 作用。 其三,学无常师。稷下学宫的教学方式十分特殊,在教学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听讲, 实行游学自由的方针。当时前来稷下学宫的,既有个别游学,也有集团游学的情况。可以随 时请求加入,也随时可以告退,不受任何限制。学生来到稷下学宫后,则不限于跟一个先生, 其它先生讲学也可以听讲请教,这种灵活的教学制度,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学说,打破了 学术流派的局限,各家各派在稷下学宫相互批评,又相互吸收,促进了学术发展。 其四, 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全文载于管子, 从尊敬师长到敬德修业,从饮食起居到衣着仪表,从课堂授课到课后复习

15、均有严格规定。从 弟子职可以看出稷下学宫对学生管理的总体特点,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 性。这一学则流传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私学的发达:教育儒学化与儒学私学化、私学的含义、私学的形式(授徒讲学、书院、 家族教育)、私学的作用:普及儒家经典、科举人才发源地3)古代著名书院 宋代:岳麓、白鹿洞、嵩阳、应天府、茅山、石鼓、华林、雷塘 明代:紫阳、东林书院4)私学的历史:顾名思义,私学即私人办的学校。中国古代私学始于春秋时期,史书记载, 最早的是春秋中叶郑国的邓析所创办,讲授他自己的著作竹刑,专教讼诉之法。同时郑 国的伯丰子也开办私学。这些是在孔子私学之前。当时规模最大的是孔子私学

16、,还有少正卯 的私学名声也很大,曾把孔子的学生吸引过去。到春秋未期,私学更加兴盛,最有名的是儒、 墨两家,当时号称“显学”。战国时期,私人讲学之风大盛,孟子“从者数百人”,以阐明人伦 为教学目的;荀子先后授徒于齐、秦、楚国着书讲学,培养出李斯、韩非这些当时属一流的 政治家和理论家。墨家私学是个严格而有纪律的政治团体和学派,要求学生具有刻苦、耐劳、 服从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并重视生产劳动和科技知识教育。以老聃和庄周为代表的道家学派, 其后期吸收了许多法家、兵家及儒家的思想,子夏在西河讲学,弟子300 多人,李悝、吴起、 魏文侯等都是他的学生。到汉代,私学分两部分,一是以启蒙教育为主的书馆或学馆,先教认字,可读孝经和论 语;一是传授经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