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人与道德.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486946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人与道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三讲人与道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三讲人与道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三讲人与道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三讲人与道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人与道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人与道德.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人与道德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人需要道德的理由;人与道德的关系;理解和把握道德的起源、本质、结构和功能;道德对人的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人为何需要道德;人与道德的关系;道德的起源;道德的特征 、结构和功能;道德对人的作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需要道德的理由;人与道德的关系;道德的起源;道德的特征教学学时:6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是否有道德 一切伦理学,都是对人性予以深刻考察的学科;一切道德,都是对人性定位的道德,因而所有伦理学家对道德的探索,都不可回避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都必须对人性和人的本质作出明确的回答,也许可以说,人性问题构成了伦理学探索的思维起点和道德建构的内

2、在支撑点。 一、斯芬克斯之迷:人是什么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怪兽就是他。 他给俄狄浦斯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了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俄狄浦斯答对了。斯芬克斯羞愧坠崖而死。 “斯芬克斯之迷”常被用来比喻复杂、神秘、难以理解的问题。 1、西方传统思想中对人的定义和人性观 古希腊时期关于人的看法有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的“人是一种

3、温顺的有教养的动物”,亚里士多德的“人是一种政治动物,是一种就其本质而言需要群居的动物”。中世纪神学的人性观认为人是上帝的产物,人是带着罪恶来到世间,阿奎那说“人是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分界线”。文艺复兴时期与启蒙时期的近代人性观宣称人天生平等自由,强调人的理性。现代西方哲学强调人的非理性方面。2、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对人的定义与人性观 礼运: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孟子: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荀子: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纵观我国人性观发展史,有

4、孔子的性近论; 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老子的性超善恶论;董仲舒、韩愈的性三品说;李翱的性善情恶论,理学家的性二元论等。二、以往人性论的反思对人性的考察往往不是从人的伦理存在自身入手,而更多的是从人的抽象存在或从人的政治经济存在入手。 对人性问题的考察不是从人本身出发,往往是从主观设定的道德理念出发。 过分强调了人性的某一方面,看不到人性是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系统。三、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人性:就是一切人都具有的属性,是一切人的共性。它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更为一般的、低级的,是人与其它动物的共同性,是人所固有的动物性。如能够自由活动,都同样有食欲和性欲

5、等等。 另一部分则是比较特殊的、高级的,是使人与其它动物区别开来而为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人的特性。如能制造工具、语言、理性等。 人性是指人的各种属性,而人的本质则是指人的诸种属性中带有综合性的根本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相似,说明了人与动物的某种联系,即使这样,人的自然属性也是人化了的,与动物的本能大大不同。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在人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社会实践而形成的。这些是动物不曾有的。在人的社会属性的形成过程中,是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是人和动物分离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既反对自然人性论,也反对抽象人性论或精神人性论,主张从人的生活存在出发去理解人性,认为人性是人的

6、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总和,人的自然属性同人的社会属性是矛盾的统一;人性是不变性与可变性、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矛盾统一。 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决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道德性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因为他要正确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就必须遵循社会的道德规范。人性包含了德性但并不等于德性,人性的内容比德性要更为宽广和复杂。人并不先天地拥有道德,人性中的德性只是为人的道德行为奠定基础,人对道德的拥有是通过人性的改造与提升而实现的,修身养性是拥有道德的基本功夫,社会的道德教育、道德调控和道德评价在使人拥有道德方面具有重要的作

7、用。 第二节 人为什么需要道德一、人存在的二重性 人是一个个体存在物,但人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是社会的存在物,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个体。这就是说,人一方面是个体存在者,另一方面又是社会存在者,这两方面不可分离,共存于一个人身上,因而使人成为一种现实的人。这就是人存在的二重性。二、人的道德需要1、人需要道德的原因人的道德需要是植根于人存在的二重性之中的,后者使人产生了道德需要。 第一,从人对自身活动的调整来看,人的道德需要是植根于人存在的二重性之中的。人作为个体存在物,每个人都有维持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变为有利于个人生存发展的现实条件,就是个人利益。同时,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每

8、个人又都有维持社会共同体存在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有利于社会共同体存在发展的现实条件,就是社会共同利益。这样,人的需要或者利益总是呈现为个体性与整体性的二重特点。第二,从人的自我完善来看,人的道德需要是植根于人存在的二重性之中的。自我完善是指个人为了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所采取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的方法、方式和过程。完善的自我是个人内在的统一和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的结合。 第三,从人的生存环境来看,人的道德需要也是植根于人存在的二重性之中的。任何人都不会创造出并生存于一个与自己对抗的社会之中,他们总是期求并创造一个适宜于自己生存的社会。要建立起一个适宜于人生存的、合人性的社会,就必须依靠每个人的

9、努力,依赖于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正确处理。而一个人是否能够正确地处理这些关系,关键在于他是否具有正确的道德。2、人需要什么样的道德人所需要的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关注个人的生存发展。 第二,重视社会关系的和谐。 第三,强调人们的社会责任。 第三节 道德对人的作用一、道德的起源、特征、结构和功能 (一)道德的起源 1、旧伦理学关于道德起源的若干观点 “神启论” :道德起源于神的意旨或上帝的启示。 代表者:董仲舒、柏拉图、基督教神学等。 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道德来源于天,帝王主张的“道”是从天那里承继而来的,天是伦理道德的最终根源) 柏

10、拉图: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人们通过自我认识和回忆,能够从中发掘出神给予的善和道德。 基督教旧约中的“摩西十诫”:摩西接受了上帝写在石板上的不杀人、不偷盗等十戒,然会他又传给了教民。 评价: “神启论”把道德纳入宗教,从神秘的天或虚无的上帝来论证道德的起源,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道德观,其目的是通过对道德起源神秘化后试图强化道德律令的束缚力和权威力,但因为其脱离人类自身而缺乏现实说服力。何况“上帝全善”的说法,也无法解释人间的罪恶、苦难等现象。天赋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先验理性。 代表者:孟子、康德等。 孟子:人类本性中的“四端”(善恶、侧隐、辞让和是非之心)是道德产生的根源。 康德:道德起源

11、于人类固有的“纯粹理性”(先验的意识或意志)。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完全以其是否出于善良意志为标准,道德就是善良意志发出的绝对命令。 评价: 天赋论把道德的起源归诸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没有看到道德是人们长期生活实践活动发展的结果,更无法解释这种良知或善良意志的成因或缘由,当然不可能科学地解答道德的起源问题,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论。感觉欲望论:道德起源于动物感觉的满足。 代表者:洛克、费尔巴哈等。 洛克:“事物之所以有善恶之分,只是就其苦、乐的关系而言。” 费尔巴哈:道德是由人的内心苦乐感觉决定的,是从人的欲望中引申出来的。能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使人感觉快乐就是善的

12、,否则就是恶的。 评价: 旧唯物主义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试图同“神启论”和“天赋论”划清界限,想把道德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并把道德同人的现实生活、人的物质生活联系起来,较之神启论和天赋论是巨大的进步。但是,他们只局限于从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来谈道德的起源,把道德看作是与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无关的永恒的现象,最终还是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不能科学地解决道德的起源问题。动物本能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某种合群性本能或社会本能的产生和延续。代表者:达尔文、克鲁泡特金等。 达尔文: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延续和进化。即动物有群居为乐的本能,对同类富有同情心,动物正是在相互扶持中产生友谊和美德。

13、 克鲁泡特金:道德源于动物的合群感和母兽爱护幼兽等动物的社会本能。动物越高等,越能把个体利益和集团利益“一视同仁”。评价: 这种观点虽然看到了道德的起源与动物的社会性本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类祖先的“社会性”本能是道德起源的自然前提,但也没有科学地解决道德的起源问题。 第一,它没有从根本上弄清楚人的社会性和动物的社会性的本质区别。 第二,没有看到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或者说没有看到正是人类劳动的需要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关系催生了人类的道德。 对上述四观点的总评价: 上述四种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和自然主义的道德起源观都离开了人的社会历史和社会实践去考察道德的起源,即没有从

14、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特别是从人的社会实践需要去科学地解释道德的起源。因而我们有必要通过对上述观点加以扬弃,在结合人类社会历史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道德的起源作出科学的解释。而完成这一使命的是马克思主义。2、关于道德起源的科学观点 道德产生的客观前提和直接基础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人的意识与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方面的前提和关键环节。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根本原因,并造就了道德起源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二)道德的特征 道德是“实践精神”地掌握世界的方式。恶是道德掌握世界的中心问题,因此,行为评价和选择是其基本手段。道德掌握世界还是通过使人的行为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而

15、实现的。 (三)道德的结构 道德的结构有两种,一是道德的内部结构,二是社会的道德结构。 道德的内部结构是由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所构成。 社会的道德结构则包括过时道德、适时道德和顺势道德三个因素构成。 道德意识是对一定社会的道德必然性的认识,是人们在道德活动中具有善恶价值取向的各种心理过程和观念。道德意识又是由道德规范意识和道德思想意识两个因素构成的。 道德关系是指由一定的道德意识,特别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支配下形成的,并以某种特有的活动方式而存在的特殊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体系。根据主体和客体的不同,可以把道德关系概括为四类:个人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人同个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群体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概括讲,它就是也就是人们之间的一种道义关系。 道德关系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