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377890 上传时间:2024-04-0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学院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职学院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职学院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职学院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职学院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学院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学院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一年十月目 录一、专业建设基础11背景12专业建设基础3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41专业建设目标42人才培养目标5三、建设内容51践行“工学融合,两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对接5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的对接83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引导型”教学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34进行课程资源库建设,实施网络教学,提升教学服务能力135强化教学团队建设,保障“工学融合”的培养模式顺利实施156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践育人,进一步增强岗位对接能力177构建校企

2、双向服务机制,推进校企深度合作208构建多方参与的第三方评价机制209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实现教学可持续性发展22四、改革举措23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对接”,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对接”232探索“分阶段衔接、贯通培养”的模式,正确定位高职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实现中高职无缝衔接243建立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校内实训“企业化”,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功能,技能强化与理论提升相融合244加强质量控制,建立多方参与的第三方评价机制24五、预期成效与进度安排251预期成效252项目建设进度表25六、资金预算31七、保障措施321.组织保障322.经费保障333.制度

3、保障334.质量监控3435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基础1背景(1)产业发展现状目前,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稀缺性日益突显。世界太阳能资源在地球表面有820 万亿MW辐射功率,其中81万亿MW照射到人类聚居的地区,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因此,随着能源日益紧缺和全球环保压力的加大,世界各地掀起了开发、利用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的热潮,并逐步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即将带来的影响,得到了从政府到产业界、教育部门等社会各方面的普遍重视,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提高国

4、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手段。改变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开发利用新能源已成为国际共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大力实施“绿色新政”,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都已把新能源、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2007年中国太阳电池产量1088MWp,超过日本(920MWp)和欧洲(1062.8MWp),成为世界第一大太阳电池生产国。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新能源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截止到2008年,全

5、省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479.32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已达784家,在生物质能、太阳能利用及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核能、风能等五大领域取得积极进展。而在加大新能源产业建设力度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和实施新能源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根据省委、省政府制订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蚌埠市的蚌埠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蚌埠市第十次党代会工作报告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升级提速、跨越赶超,为建设美好幸福的皖北中心城市而努力奋动中的相关精神,将光伏产业列入重点培育方向,为蚌埠光伏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产业环境的优化、产业发展的加速提供了重要机遇。近年来,蚌埠市紧跟国家产业政策,紧握市

6、场发展脉搏,大力发展新能源、新玻璃、新材料、新装备产业,短短一年时间,将太阳能产业和信息显示玻璃产业基地迅速布点在安徽、江苏、广东、四川等多个省十几个地市,新能源产业步入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在新能源产业上,蚌埠市着力发展非晶硅基板和太阳能电池制造、光伏产业装备制造、新型光伏建筑材料的制造及应用。目前,蚌埠市已有普乐新能源公司、安徽应天新能源有限公司、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唯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和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多家从事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生产和研究的企事业单位。国内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用TCO导电膜玻璃基片生产线正在安装,项目投产后将填补国内空白;即将建设的PE

7、CVD法太阳能电池,投产后产能达到120150兆瓦;5兆瓦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成功投产,正在建设国内首条50兆瓦碲化镉生产线,并尽快形成500兆瓦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规模。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研发取得重大突破,这些将彻底改变薄膜太阳能电池转化率不高的局面,对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2)人才需求目前,各国都把新能源发展作为迫在眉睫的事情,正所谓“谁占据新能源高地,谁就拥有未来希望”。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光伏发电正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发电技术之一。与同样是可再生清洁能源的风能相比,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建设周期短、适用场合广、设备维护低等优

8、点,如可用于大型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家庭等各种场合(而风电一般适用于大规模风场发电模式),并且基本免维护,使用寿命一般可达20年左右。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太阳能光电转换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发电成本的不断下降,太阳能光伏发电完全有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由过去的补充能源成为人类最为重要的替代能源之一。目前社会对新能源产业相关人才的需求呈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智联招聘报告指出,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从2008年开始持续升温,但新能源行业的人才供给并不乐观。从今年2月份以来,智联招聘网站平均每个新能源行业需求职位的申请人次呈下降趋势,人才资源明显不足。从薪酬上看,新能源技术类人才的月薪基

9、本上在3000以上。因此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刻不容缓。根据2010年11月发布的蚌埠高新区企业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报告,蚌埠地区新材料及新能源相关专业人才需求同比增长52.6%,随着十二五建设项目的开展,新能源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增长速度会进一步加快。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支持该专业建设,将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蚌埠市“十二五”战略目标的实施输送大批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专业建设基础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检测技术及应用、电气自动化技

10、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相关专业,历经多年发展,培养了电子、机电、自动化及相关行业1万多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安徽省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2008年学院在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开设光伏技术相关课程,绿色能源中心的老师参与了光伏技术的相关课程教学,并提供了实践教学场所及设施,为学院开设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学院依托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符合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符合“蚌埠市十二五发展规划”, 成功申报了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并正式招生。(1)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合理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借鉴相关专业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模块教学与职业技能证

11、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光伏发电技术等的教学基础上,增加钳工中级证书、维修电工中级证书等职业技能的培养。突出在太阳能光伏材料工程和技术方面的掌握以及光伏材料制备、加工、设备维护、技术开发、工艺设计、技术改造、生产组织管理等专业综合技能的提高,使学生适应于社会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教学过程实施2+1的三个阶段,即基础能力教学、专业能力教学、企业顶岗实习三个阶段,实现教学过程的阶梯型深入(如下图)。(2)“校企合作”快速推进为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2011年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蚌埠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建材集团结成“四方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共建学院。以此为契机,学院绿色能源研究

12、中心、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建材集团联合成立“开放性新技术研发中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岗位技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院同时与玻璃新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蚌埠玻璃设计院、普乐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确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聘请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专家和学者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参与制定教学计划等工作,使教学内容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专业教师团队结构合理学院现有较为完善的师资队伍,能够从事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副教授4名,“双师型”教师8名,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而且具备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同时,具有一定科研能力。(4)校内实训基地初具规模学院现有电工与电子技

13、术、单片机仿真、传感器创新、高频电子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等各类实训室,与本专业相关实训基地3个。(5)服务能力彰显学院绿色能源研究中心与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太阳能光热发电、光伏发电、新光源等产品,目前已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10项,取得20多万的产品产值和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方面的6项国家专利成果。建设新能源技术示范基地,为地方新能源企业提供检测和实验平台,为蚌埠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同时为学院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提供了一定的建设基础。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1专业建设目标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加强与新能源企业紧密合作;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建设与

14、改革,实施“一书多证”;以培养职业素质为主线、岗位能力为根本,强调“理论提升技能、创新提升能力”,实施“工学融合,两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模块教学与职业技能证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使本专业毕业生具有“素质高、技能强、知识牢、具有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点;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借鉴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构建质量控制环节,保障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使本专业成为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环境、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可供示范的安徽省知名专业、安徽省新能源应用技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基地。2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

15、质和职业道德,能运用光伏发电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等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生产与检测、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光伏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及光伏产品营销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具备光伏产品的生产、管理,光伏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技术服务等能力,具有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l 具备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包括:政治理论、应用数学、实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l 具备太阳能电池的基础知识,包括:光伏电池的基本原理、光伏电池组件的生产流程、光伏电池组件的质量检测等;l 具备光伏发电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光伏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技术等;l 具备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专业知识及对简单的发电系统进行设计的能力;l 具备操作、维护和研发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的能力;l 具备对光伏电池组件和电气控制系统进行安装、管理与维护的能力;l 具备小型光伏产品的开发、光伏产品的营销等方面的能力;l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积极向上勇于争先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l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职业素质。三、建设内容1践行“工学融合,两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军事理论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