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6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七校联谊月考试题苏科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292581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6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七校联谊月考试题苏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6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七校联谊月考试题苏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6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七校联谊月考试题苏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6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七校联谊月考试题苏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6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七校联谊月考试题苏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6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七校联谊月考试题苏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6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七校联谊月考试题苏科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物理试题(本试卷中g取9.8N/Kg)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如图所示的各种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B.天平A.起钉子的羊角锤C.铡草的铡刀D.食品夹2.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会增加 B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C物体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 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C.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 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4. 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挂的吊灯

2、静止不动时,因为没有做功,所以它不具有能 B动能相等的物体一定具有相等的速度C正在斜面上滚下的小球既有动能也有重力势能D弹簧只能具有弹性势能,而不会有动能和重力势能5.两个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A. 相同的热量 B. 相同的内能 C. 相同的热能 D. 相同的温度6在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图图2A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C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D举着杠铃原地不动7汽车驶上陡坡时,司机通常要进行调换档位操作,以减小汽车的行驶速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大爬坡的牵引力 B安全 C增大摩擦力 D省油8.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学习了功率知识后,

3、进行了“比一比谁上楼的功率大”的比赛其中某同学从一楼快速跑到三楼用了10s,则他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 ( )A3W B30W C300W D3000W9.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10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将挂在杠杆下的重物提高,他用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此杠杆()A一直是省力的B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C一直是费力的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11有

4、一种运动叫蹦极,如上右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从O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则 A从O至C运动员速度一直减小B从O点至A点运动员机械能不守恒,从A点至C点机械能守恒C从O至A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增大,从A至C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减小D从O至B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增大,从B至C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减小12如下图,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左边的钩码个数和位置保持不变,右边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固定,只改变测力计与水平方向的角度,则能描述

5、测力计示数F与关系的图像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3如右图所示,小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起来,他将“魔罐”在水平桌面上向前滚出后将看到的现象是 你对此现象的解释是 能转化为 能。14.如图表示撑杆跳高运动的几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从运动员撑杆起跳到越横杆的过程中,有关机械能变化的情况是:运动员的重力势能 ,杆的弹性势能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5.向盛有相同质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隔了一会儿,我们会看到盛有_水的杯子里的水变红快,这个现象说明了_ _。16重为50

6、N的木块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内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前进2m,拉力做功为_J,功率为_W;在此过程中重力对木块做功为_J17如图所示,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G动小于乙物体的物重G,则所用的拉力F甲_F乙(选填“”、“”或“”,下同),其机械效率甲_乙18.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发动机的功率是60kW,若汽车的速度为20m/s,汽车的牵引力在5min内做的功为_ _J,这辆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_N。19 AOB是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的轻杆,A端挂重为300 N的物块,AO与OB长度之比为5:3,人始终沿竖直方向

7、拉挂在B端的轻环要使轻杆水平平衡,人应施加的拉力为_N;人要不被拉起,则人重至少为_N.与水平平衡相比,当轻杆在图中虚线位置平衡时,人的拉力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9题图 第20题图20.跳绳看起来似乎很简单,然而亲自跳起来就会感到运动量是相当大的,有位同学对此做了专门研究:跳绳者的质量m50 kg,跳绳者的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所给条件可估算出此跳绳者跳一次绳所做的功为 J;在1 min内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W21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3:2,它们做同样多的功所需的时间之比为_;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台机器所做功之比为_。22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

8、,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第2秒末时,物体处于_状态,第4秒末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N,第6秒末到第9秒末,推力F做功是_J三、解答题(共52分,第24、25题应有解题过程)23.(6分)(1)如图甲,杠杆在力F1、F2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L1为F1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F2的力臂L2及力F1(2)在如图乙所示中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3)请在图丙中用笔画线,画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最省力的绕法。24(6分)如图,重为3.2104N的卡车,经过一段水平路面,再以9.6104W的功率沿与水平地面成30角

9、的斜坡匀速向上爬行,已知斜坡长100m,斜坡的机械效率为80%求卡车:(1) 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2) 爬坡时的牵引力;(3) 爬坡时的受到的摩擦力。25.(6分)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500N的货物,绳子的自由端拉力F=200N,重物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求:(1)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 (2)拉力做功功率(3)当所提货物重力为800N时,绳端的拉力为多大?26(8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甲O乙OBAF1F2丙OBAF1F2(1)在实验前,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小王同学把杠杆放在支架后,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

10、(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 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 组实验更好,理由是 丁(3)小王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30.22.40.25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分析小王所做实验存在不足,原因是 (4)如图丁所示,小王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 .27(8分)小华猜想:动能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因此他设计

11、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A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B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乙所示)上述两种实验方案中:(1)A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 关系,若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2)小华想用B方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该方案是否合理? (A、合理B、不合理)。理由是 (3)小红完成实验后想,本实验中水平轨道能否是光滑的呢?请你帮小红解决这个问题,你的结论是 (A、能 B、不能),你的依据是 。 (4)在实际实验中,

12、常常发现木块会被推出木板外,导致无法记录木块移动的距离,在不添加实验器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操作,使其不再滑出木板,做法是: 28(4分)如右图所示,用装有细沙的容器、三脚小桌和质量不同的木块做“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比较来间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2)实验中采用质量不同的木块,是为了探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关系,操作时应该让木块从(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自由下落(3)若要探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高度的关系,请简要说明具体做法29(5分)在“测量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实验数据如下 (1)实验时,用手沿 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2)第次实验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3)第次实验时,钩码上升的速度为1cm/s,则拉力的功率为W,静止时拉力F的大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N 30(5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斜面越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