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程实验有感.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28669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生活》课程实验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品德与生活》课程实验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品德与生活》课程实验有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品德与生活》课程实验有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品德与生活》课程实验有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生活》课程实验有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生活》课程实验有感.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生活课程实验有感库尔勒市第四小学 杨琳 品德在本质上不是形而上学的抽象教条,而是与儿童生活密切相联的各种情境和事件的浓缩和概括。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生活在一起这个历程本身就是教育作用,它扩大且启发经验,刺激并丰富想象,使我们负责言论和思想的准确、逼真。也就是说,“品德之知”不同于“见闻之知”,它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并通过生活过程加以确证的实践之知,是一种“亲知”,而不是“闻知”或“说知”。以往的品德课让学生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内化和实际体验与感受。从相关课程的实施情况看,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的品德教育实效性太差,我们培养的学生的品德意识并不像我们所希望的那

2、样。新的品德课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比过去的思想品德教材更加贴近生活、关注儿童本身。因此,我们尝试凭借实验教材探讨小学德育课程生活化课程新路。经过一年半的实验,我们已初步构建起“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根本,以实效为目标”的德育课程新模式。一、整合教学内容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不要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学内容要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这就是说,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教科书的编写顺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减教科书的内容,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去年的中秋节在九月份,如果按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的编排顺序来组织教学,在上团团圆圆过中秋这一内容时,中秋节早已过去

3、了。为了更符合实际,我把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提前到了开学不久来上。让孩子们还沉浸在月饼的香甜可口之中时,知道了嫦娥奔月的动人传说,诉说对远在他乡亲人的思念,也知道了我国还有一个宝岛台湾至今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二、创新活动形式通过一年多的课题实验,我们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在教学中,教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营造生活化课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融洽而亲和的朋友关系,在民主、愉悦的气氛中,学生在课堂唱“主角”,让孩子们自主地学习,让每一个积极参与的学生都有收获,都能获得成功体验。为此,我努力创造孩子们所喜爱的多种课堂活动形式。1、在生活中学习传

4、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严惩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久而久之,思想品德课就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唱高调,讲大道理,树立的榜样遥不可及。在实验中,实验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比如:我在进行我上学了这一单元的教学时,了解到儿童刚入小学,对学校环境的陌生,对小学生这样陌生的角色既充满新鲜与好奇,也不免有些担忧、不安,甚至有惶恐的心理。为使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地学习,我根据教科书的内容,结合本班的实际,让孩子们畅谈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感受,并模拟开学第一天的情景,让孩子们体会成为小学生的角色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为了让孩子们尽快地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我带

5、领全班同学参观校园,让孩子们说说你喜欢咱们学校那此地方?小学的校园和以前学习的幼儿园有什么不同?让孩子们模拟上、下课情景,学习根据铃声指示安排自己的学校生活,懂得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在秋天的收获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还带领孩子们观赏通过自己几个月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成果:五颜六色的菊花争奇斗艳,玉米粒粒饱满再让孩子们回忆平时自己是怎样辛勤照顾这些植物的。通过观赏、回忆,孩子们深深体会到了农民们的辛苦,也更懂得了应该珍惜粮食的道理。2、在合作中学习学会合作是新世纪教育主题之一,品德课教学应为孩子们提供广泛合作的机会,让孩子们学会合作。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学生间的差异,建立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

6、的教学组织方式,充分发挥优势互补的整合作用。比如在教学装扮我们的教室这一内容时,我让孩子们充分讨论: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室既实用又漂亮?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想办法,相互启发,一个比较完善的装扮教室实施计划出台了。然后,根据每个小朋友的特长进行分工。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不到三天就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3、在情境中学习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老师们努力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并自觉化成行为。比如,我在教学新朋友,新伙伴时,带领孩子们到操场上进行丢手绢的游戏,让孩子们通过游戏认识了新朋友,了解了新伙伴。再通过画一画,猜一猜我的好朋友

7、,更是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老师们惊喜地发现,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曾经爱打架的同学不再打架了,曾经爱向老师告状的孩子也不爱告状了一个团结的集体正在形成。在教学我是小保洁员这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上课前,老师故意在教室门口扔了一片纸屑。很快,这片纸屑被一位同学捡起来并扔进了垃圾桶。上课后,老师组织全班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大讨论,增强了学生“我是小小保洁员”的意识。4、在思辩中学习让孩子们通过思考、辨析、讨论等方式去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一直是我在教学品德课时的主导思想。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老师们也有意识地让孩子们在思辨中学习。我让孩子们想办法:怎样才能更加爱

8、惜我们的书本和文具?怎样把我们的教室装扮得更漂亮?怎样才能留住美丽的秋天?通过一年多来的德育课程生活化的实验研究,家长们普遍反映:“我的孩子变得爱干净了。”“我的孩子学会心疼人,关心长辈了。”“我的孩子能自己整理书包和收拾房间了。”三、更新评价方式长期以来,我们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期终评价往往是以学生的智替代学生的品德,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单调,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馈与认同,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评价方式难以促进儿童的发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发票的要求。如何通过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始终是教学评价的难题。而新课程认为,评价应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

9、识自我,建立自信。我以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的评价理念为准绳,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教学实践过程和结果为评价范围,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局面和非书面的全部成果为评价内容,把它们展示出来,由教师、学生、家长参与的透视性评价展示性评价。(一)评价内容走向自主化,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让学生自主选择展示内容,旨在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发挥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创造发展的条件,帮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展示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让孩子们愿做、想做、乐做,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得到保护,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通过自主选择引导学生经历自主再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大放光彩。我的做法是:展示什

10、么,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可以是静态的,诸如:自制的快乐收藏包;自画的上学途中的路标,自己设计的房间;自己搜集的资料;自己观察调查的记录等。也可以是动态的,诸如:学习技能,家庭、社会生活技能,自护自救技能,交往技能等。要求:只要是一学期来你认为最满意的作品、技能、本领都可以展示出来供大家分享。重视评价的过程化和多样化,采取观察、访谈、问卷等方法,了解儿童在活动过程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从不同的角度和尺度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在成长袋中留下了自己的成绩与努力。我考虑到一年级孩子识字不多,喜欢涂涂画画的内容:照镜子(考查学生学

11、会整理东西和按时作息的情况);会整理生活用品的请涂上你喜欢的颜色(我们和家长联系,用一周的时间进行考察);想象作画:元旦快到了,小朋友会怎样迎接新年呢?把它画下来吧。孩子们普遍欢迎这次考查题,完成起来兴趣很高,效果也挺好。(二)评价形式走向多样化,拓展学生的发展的空间我们的教育对象由众多个体组成,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于别人的具体情况,诸如爱好不同,特长不同,发展也往往不平衡。展示形式多样化,关注的是个体的差异,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选择空间,帮助孩子并运用自己多方面的潜能,扬其所长,从而获得展示自我和接受鼓励的机会,让他们在评价中发现自己有很多优势,使不同的主体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体现。我的做法是:

12、静态内容的展示可以陈设实物,可以设计在黑板报上,可设计成简易画报,可展示在教室四周墙上,也可摆放在教室的展台上。动态内容展示可以现场操作、演示、表演:可以说说自己的一次成功、失败的体验;说说自己的收获、烦恼、启示;还可以说说自己快乐的活动等等;可以一人展示多项,也可以几人合作共同操作或表演一项。展示的时间安排在一周之内,时间由学生自主选择。(三)评价过程走向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展示性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从制定方案、准备及成果展示,不仅充分体现了师生平等、民主的关系,而且还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良好学习品质。1、在商讨中定案首

13、先给学生介绍展示活动的要求和评价的标准,使学生产生认同,与学生共同商讨可以展示什么,怎么展示,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要与学生一道回忆本学期所开展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到我有好多成果能展示出我的进步。二要引导学生去延伸拓宽,为展示有创意的内容作好铺垫。三要引导学生讨论出多样的展示形式,及时肯定学生的设想,发散孩字的思维。2、在准备中激励成果固然重要,但为展示成果积极准备的过程更为重要。首先要根据学生活动需要,把学生分成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若干小组,最大限度地发挥组内成员的合力;在各小组准备的过程中,教师重点要关注孩子们分组准备情况,及时给予指点引导,帮助协调,从而不断调动主

14、体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展示成果的质量。3、在活动中展示学生的才能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得以展示,只有通过展示,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满足和学习的必要。为了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我校给学生开辟了作品展览室,学生随时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其间;另外除了利用课堂时间开辟5分钟“才艺”表演外,学期评价时,还为每位同学提供表演专场,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进步。走进展览教室,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看!那一张张,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是什么?是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剪贴的昆虫图片,是用五彩笔画出的交通标志;是用歪斜的汉字夹杂着汉语拼音加上各种符号记录的天气情况还有那奇思妙想的校徽和教室及自己房间的设计,它不仅充满了童

15、气,还凝聚着孩童们的热情和智慧。真是种类繁多,应有尽有。静态的展示令你赏心悦目,动态的展示更是如临其境。瞧,几个孩子正蹲着身子专注而紧张地忙着什么,噢,原来是他们在比赛系鞋带,一会儿功夫便反映起头露出了甜甜的微笑成功了。一个孩子跑着跑着突然躺在地上,两个孩子赶紧跑上去把他扶起来,又是捏又是掐,此时有的端水,有的扇风,递毛巾,还有送来了人丹,忙得有条不紊,原来他们正在表演着“同伴中暑了”。展示活动充满了童真童趣,充分体现了孩童爱表现自己的天性,每一们学生从中感受到了自己的成功,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就是在这样的展示活动中,孩子的个性得以张扬。4、在互动中提升评价的第一层次,主要是引导学生立足自我进

16、行自评,通过说出展示内容的作用,使学生从中悟出展示的目的,通过认真观看别人的展示,说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评价的第二层次主要是通过观后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进行现场对话性评价。是引进家长参与评价。是鼓励学生多动脑,使展示内容有创意。是希望孩子们能展示多种技能。旨在培养他们的合作共事能力。是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他人,欣赏他人的优点,知道自己的不足,找出他人的不足,提出建议。实践证明,“自主、多元、开放”的展示性评价是新课程实施发展性评价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它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面向全体、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这一核心目标,通过评价评出了学生的自信,促进了师生的发展。以上是我参与新课程实验的一些粗浅体会。随着实验的进一步深入,新的困惑于出现在我们面前。我将紧紧把握新课改精神努力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