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效课堂的复习策略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828655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下高效课堂的复习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课程下高效课堂的复习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高效课堂的复习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下高效课堂的复习策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下高效课堂的复习策略 户县电厂中学 王锋理反思化学课堂教学过程,尤其是针对初中化学的复习备考,还有许多探究研讨的空间。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不断追求创新,将复习课落于实处、有效提高复习效率是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下是我在复习中的一些策略,以期在复习中达到知识的整合、能力是提升、思维的跨越。一、 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复习课不同以往的新课教学,它要求将以前新课时存储的零散知识点,以线穿点进行整合,抽取共性,建立知识关系网形成知识体系。在建立知识网络的同时,能起到复习巩固和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的目的。例如在复习“构成物质的奥秘”一大主题时,我简单列出该主题的几大板块(1

2、)构成物质的微粒(2)化合价与化学式(3)化学物质的多样性(4)物质构成的简单计算。然后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整理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将四大板块贯穿起来。这样做首先让学生在自己整理过程中体悟到,物质构成由微观到宏观,各有各的个性,但它们之间又是互相牵连的;其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悟到,只有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知识才是真知,从而达到合作学习的能力养成。二、 典型题升华理论倒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复习课的关键是将所学的知识能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升华理论倒实践的过程。那就要求教师在选题、组题上能精益求精,以一两个典型题将知识点溶于其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不是盲目的大面积讲练,

3、让学生厌烦复习课。例如在复习“酸、碱、盐的性质”一大主题时,我将兰州市2010年的中考题稍作改动,作为典型题。题目:有A B C D E F六种物质,已知A为一种氯化物,B为一种钠盐,C为一种碱,D为一种常见的气体,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关系(1)A和B的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2)B和C的溶液混合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3)A和C溶液混合有蓝色沉淀生成(4)把D通入C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F生成,该沉淀能溶于稀硝酸。据以上现象回答(1)写出B D F的化学式B_ D_ F_(2)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基本反应类型_(3)题中涉及碱的哪些化学性质_该题中考查酸、碱、盐的知识点较全面,并且问题的跨度很

4、大,由化学式的书写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判别反应类型、归纳碱的性质。在复习中诸如此类的型很多,但不能都一一讲解,只有通过典型题的分析和引领,才能很好的达到升华理论到实践的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三、 合理的能力测评,培养学生发展思维应变能力,体验成功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教师既要能纵观学生的复习效果,又要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认可自己的能力,体验学习的成功感,所以合理的能力测评是很有价值的。因此在每一主题复习之后,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份时限不要太长的能力测评(一般40分钟)。尽量在问题设计上能体现知识的全面性,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应变能力;能全面体同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测评中均能达到理想的结果,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这种复习课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学的快乐、轻松,而且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复习课大可不必搞成题海战,引领学生走进学习的误区,而要讲求通过简而精复习安排, 达到知识的整合、能力是提升、思维的跨越,这是教师和学生所共同希望和追求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