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的情境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8171503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的情境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堂的情境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堂的情境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课堂的情境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课堂的情境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的情境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的情境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的情境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抱龙中学 王青松摘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怎样课堂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呢?“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可见“问题”是激活学生潜能的刺激最直接因素,“问题”情境的合理有效创设最终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较好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关键字】新课程 创设问题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创设问题情境应建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最近发展

2、区原理,课堂中我们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好,能够应用自身学过的原理、结论对未知现象及其规律所作出的一种假设性的命题进行合理猜想。一堂好的课,问题的提出能够让学生有的放矢,“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只有建立合理的平台,注意问题可相对学生操作性,才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是什么?数学就是数字和形体的关系,以符号呈现量的关系,系统化处理各种生活关系的方法。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问题。数学新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实际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过

3、程中,我们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化简”书本知识,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再把数学知识引入“身边的生活”,用好用活每一篇教材。因此在情境创设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策略。如何建立合理平台呢,要遵守下面几个原则:直观性原则,这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有些教师要开公开课,一些简单明了的问题,也要去装饰,花很大力气去解决,这大可不要。例如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中平面展开图的学习,这是实践课,应该让学生去操作,让学生直观去解决问题。教师要挖掘课文内容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发现新旧知识的矛盾,也可借助直观手段,显示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产生矛盾从而形成问题情境。迁移性原则,通过所学的旧知识引导学生进

4、行新知识探究。例如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在解决直接开平方后学习配方法中,在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引导到直接开平方来。“引”学生大胆设问;“引”学生各抒己见;“引”学生充分活动。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现象的矛盾,从而产生问题情境,问题的解决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有关现象实质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可预见性原则,在对学生的典型的,普遍的错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能设置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问题情境。学生错误不仅证明他们的知识还不够完整,而且表明了学生具有的潜在的最近发展的可能性,所以教师应该把它看成设置适宜问题的情境的标志。可讨论性原则,在讨论中,学生对某一

5、问题所持的不同看法所引起的矛盾冲突来设置问题情境,这种方法对激励学生思维活动是最有效的,通过学生争论,达到对问题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没有讨论的课堂是一谭死水,乏味,无法达到课标要求。可检验性原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提出假设,检验的方法激发矛盾,通过对科学史中趣味的事实的叙述或通过实验演示来设置问题情境等等。灵活性原则,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讲究策略性、灵活性,因为这种课堂很有可能不会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学生的独立或合作学习很可能打乱教师头脑中固有的思路。所以,教师应当随着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灵活调整教学步骤,充分施展自己的随堂机智。也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备三个能力:1、深挖教

6、材,储备知识的能力(知识要有深度和广度);2、组织、管理课堂的能力(课堂教学要闹而不乱,和谐有序);3、驾驭课堂,随机应变的能力(对知识的驾驭能力和对教学环节的随机应变策略)。这些是开展创设问题情境能否达到我们教学目标的应该引以注意的地方,是执行问题情境的成败关键因素。那么如何做好课堂的情境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呢?一、创设动态情境,在变化中学数学。 传统教学存在的局限性就是不能动态地展现事物之间的发展变化过程,而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动静结合。形象揭示事物的变化规律,使学生能够在变化中学数学,构建新知。 如我在讲勾股定理第一课时,用多媒体播放“毕达哥拉斯观察地面图案发现勾股定理

7、”的传说。通过讲传说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地面图形,猜想毕达哥拉斯发现了什么?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这样直观的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使学生较容易地在变化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获得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 二、创设操作能力情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课程意义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建构性地接触,认识数学,从而理解数学、运用数学。也就是说,让他们有建立现实世界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之间的联系。这一点在教学“菱形”的一课时,表现淋漓尽致,即在上课伊始,我创设了动手操作的环境,请学生拿出准

8、备好的矩形纸片,对折两次,折出一个直角,剪一刀,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把所得的直角三角形展开,得到一个四边形,然后请同学观察所得四边形,它是怎样的四边形,引出“菱形”概念。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菱形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养成一边动手,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借助得到的菱形,探究新知(1)观察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2)从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结论?通过小组合作,集大家智慧,分析图形,使学生能从线段、角、图形的形状、大小、面积方面得到更多的结论,本节课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折纸、剪纸、观察、猜想等过程,发现菱形的更多性质,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探究、精于思考的好习惯。

9、另外,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的知识更易于理解、记忆。 三、创设问题情境,融情感理念于知识学习中。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教学,融情感理念于知识学习中。 把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以故事的形式展开问题的讨论。正如现代心理学认为的: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

10、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我们会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数学现象,理解得更深刻,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提高情境创设的实效性,培养解决问题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无数的数学问题等待开发利用。作为学习活动设计者的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把有限的数学知识源于无穷的生活情境中,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生动,变恐惧为亲切。案例: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解决贫困地区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实行了“两免-补”政策,收到了良好效果,某地在校学生比原来增加了4217名,其中小学在校生

11、增加了10%,初中在校生增加了23%,现在校中小学生共有32191名求该地原来在校中小学生各有多少人?本题以近年来我国实行的“两免一补”(即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政策为背景设计问题,背景设置关注教育性,具有时代意义。案例:你吃过拉面吗?实际上在做拉面的过程中就渗透着数学知识:一定体积的面团做成拉面,面条的总长度y(m)是面条的粗细(横截面积)S(mm2)的反比例函数。如图所示。(1)写出y与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当面条粗1.6mm2时,面条的总长度是多少米?本题用学生熟悉的拉面为背景设计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服务于生活。数学来源于

12、生活、服务于生活。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把生活材料数学化,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来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使数学教学生活化,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和独特魅力。五、授课中发现问题 创新教学环境据说科学家牛顿有一次在苹果树下看书,突然一只熟苹果掉下来了,这引起牛顿疑问:“苹果为什么掉到地上来而不掉到别的地方去?”这个问题占据他的心,常常引起他思索,再结合他多年中在物理、天文方面的研究成果,他抓住了开普勒的天体运行规律和伽利略的物体落地规律,经过长期深思熟虑,终于发现了宇宙之间的根本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所以我们在新授这一环节中,切记勿急于讲完课本上的新知识,而

13、忽视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别忘了只有我们做到让学生主动学,主动去探索,我们的教学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新知识。而怎样做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呢?教师提出问题后,一般应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能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喧宾夺主。古语云:“思起于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思维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思维的原动力来自于我们爱好探索的天性。我们常常以好奇的眼光观察生活中

14、发生的各种现象,追寻其原因,探求其本质,在思索中获得知识,认识世界。所以,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因为它往往是作出发现的开始。要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也是不容易的。需要我们在备课时,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一番努力才行。我们可以把教材里的例题改为我们身边的事例,将例题中的较难的问题可再设计一些阶梯性问题,或有趣味性的问题。当然,我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要只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比如,审题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必须读题的同时要寻找关键词,因为我们通常是从对这些词的意义的理解来切入问题,把握问题。这时要问“关键(词)在哪里?”如果是证明题,就要抓住已知和结论,这时就要自问:“这

15、意味着什么?能推出什么?”例如已知ABAC,我们就可推知BAC=90,就可推知ABC是直角三角形,就可知AB+AC=BC等等。对于这一结论,我们又可以引导学生诘问:“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得到这个结论呢?要证这一结论只需证什么?”总之,审题时,我们要学生们学会常自问:“可画图吗?可图解吗?”“本题有什么特征吗?”“以前做过类似的问题吗?”等等。在审题过程中,我们按以上方法做了以后获得了解决问题的主意或策略,从而大致地订出解题计划,接下来的步骤就是落实这个计划,要使这计划变为解题的具体过程,于是要设元、画图、列式、运算、推理,最后获得结论,这过程需要用文字和符号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并不一帆风顺,它往往

16、要补充计划中未考虑周到的细节,甚至修订解题计划。此外,要安排好表达内容的顺序,注意交待表达中要引用的而在题目中不曾出现的新字母、新符号的意义。这个过程当然也是一个思维过程,在这时,要培养学生心中要有问,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需要设元吗?需要作辅助线吗?”“新字母、新符号交待清楚了吗?”“上一步骤正确吗?下一步应做什么?”“所得这解合题意吗?”等等。孔子说过:“颖虑,思之始,学之始”。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之间的矛盾都可以引起学生先处在一种“愤悱状态”,以矛盾深深扣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新的知识,而且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之,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的重要环节,并最终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学习“自己的数学”,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具有活力和灵气。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课堂上学生通过活动获取掌握数学训知识的方法,训练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