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瓷器类茶具.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109513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瓷器类茶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二节瓷器类茶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二节瓷器类茶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节瓷器类茶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瓷器类茶具.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瓷器类茶具 一、 学习要求: 1 1学习目的: 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了解瓷器类茶具中的分类、特点及主要产地。 1 2重点: 瓷器茶具的分类及特点。1 3难点: 瓷器茶具的主要特点。 1 4知识点:1瓷器茶具的分类。2瓷器茶具的特点。 二、学习内容: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被瓷质茶具所替代。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2。1白瓷茶具 唐代饮茶之风行盛,促进了茶具生产的相应发展,全国许多地方的瓷业都很兴旺,形成了一批以生产茶具为主的著名窑场。 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玉石”之称。有瓷都之称的景德镇在北宋时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

2、悦目,并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点彩装饰。到了元代,景德镇因烧制青花瓷而闻名于世,还远销国外,在日本,名为“珠光青瓷”。明朝时,在青花瓷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各种彩瓷,产品造型精巧,胎质细腻,色彩鲜艳,画意生动,被视同拱壁,十分名贵,畅销海外,国际上誉我国为“瓷器之国”。清代各地制瓷名手云集景德镇,我国制瓷技术又有不少创新。到雍正时,珐琅彩瓷茶具胎质洁白,通体透明,薄如蛋壳,已达到了纯乎见釉、不见胎骨的完美程度,当时珐琅彩瓷茶具只供宫中享用,民间绝少流传。这种瓷器对着光可以从背面看到胎面上的彩绘花纹图制作之巧,令人惊叹。 景德镇瓷器向来重视瓷釉色彩。我国瓷器为色釉装饰。 东汉时期出现了青釉瓷器,唐代

3、创造了黄、紫、绿三彩,称为唐三彩;宋代有影青、粉青、定红、紫钧、黑釉等;宋、元时期,景德镇瓷窑已有300多座,颜色釉瓷色占很大比例;到了明、清时期,景德镇的颜色取众窑之长,承前启后,造诣极高,创造了钧红、祭红和郎窑红等名贵色釉。如今景德镇已恢复和创制70多种颜色釉,如钧红、郎窑红、豆青、文青等已赶上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还新增了火焰红、大铜绿、丁香紫等多种颜色釉。这些釉不仅用于装饰工艺陈设瓷,也用以装饰茶具等日用瓷,使瓷器在“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的特点更加发扬光大。 白瓷以江西景德镇为最著名,其次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白瓷茶具等也各具特点。 2。2青瓷茶具青瓷茶具晋代开始发

4、展,那时青瓷的主要产地在浙江。六朝以后,许多青瓷茶具都有莲花文饰;唐代的茶壶之称“茶注”。壶嘴称“流子”,形式短小;宋代饮茶盛行茶盏,使用盏托也更为普遍。由于宋代瓷窑的竞争,技术的提高,使得茶具种类增加,出产的茶盏、茶壶、茶杯等品种繁多,式样各异,色彩雅丽,风格大不相同。浙江西南部龙泉县境内,生产的龙泉青瓷以造型古朴挺健,釉色翠青如玉著称于世,是瓷器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南宋时,龙泉已成串全国最大的窑业中心,其优良产品不但成为当代珍品,也是当时对外交换的主要物品,特别是造瓷艺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的“哥窑”、“弟窑”,继越窑有发展,学官窑有创新,因而产量质量突飞猛进,无论釉色或造型都达到了极高造诣

5、。因此,哥窑被列为五大名窑(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之一,弟窑亦被誉为名窑之巨擘。 哥窑瓷,胎薄质坚、釉层饱满,色泽静穆,有粉青、翠青、灰青、蟹壳青等颜色,以粉青最为名贵。弟窑瓷,造型优美,胎骨厚实,釉色青翠,光润纯洁,有梅子青、粉青、豆青、蟹壳青等颜色,以粉青、梅子青最佳。2。3黑瓷茶具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们根据茶经认为建宝窑所产的黑瓷茶盏用来评茶最为适宜,因而驰名。这种黑瓷兔毫茶盏,风格独特,古朴雅致,而且瓷质厚重,保温性能较好,故为斗茶行家所珍爱。浙江余姚、德清一带也曾出现过漆黑光亮、美观实用的黑釉瓷茶具,最流行的是一种鸡头壶,即茶壶的嘴是鸡头状,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至今还存有一件,名叫“天鸡壶”,被视作珍宝。三、自我测试: 3 1填空题311 瓷器茶具又可分为( 白瓷茶具 )、( 青瓷茶具 )和( 黑瓷茶具 )。312 唐代创造了黄、紫、绿三彩,称为( 唐三彩 )。313 景德镇瓷器有“( 白如玉 )、( 薄如纸 )、( 明如镜 )、( 声如罄 )” 的特点。 3 2选择题 321 白瓷以( A )为最著名。 A 江西景德镇 B 河北唐山 C 安徽祁门四、参考资料:有关瓷器类茶具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