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反思】科学和思想的力量_历史_初中_王绘晴_3137000878.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090415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后反思】科学和思想的力量_历史_初中_王绘晴_313700087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后反思】科学和思想的力量_历史_初中_王绘晴_313700087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后反思】科学和思想的力量_历史_初中_王绘晴_313700087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后反思】科学和思想的力量_历史_初中_王绘晴_313700087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后反思】科学和思想的力量_历史_初中_王绘晴_3137000878.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戏”是由师生共同演成的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教学反思威海市第十四中学 王绘晴刚接手这一课,觉得这节课很难把握,而且思想和科技史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静下心来,认真备课,我发现“小角色蕴含大能量”,文艺复兴把人从神权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把人从王权中解放出来,而自然科学的发展就是人终极的发展,即掌握了自我的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将人类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是一脉相承的人类文明进程,没有思想的解放、觉醒,自然科学就不会发展,人类就不可能达到真正的解放,同时,科学家的发明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为工业革命、科技创和思想解放提供了重要前提。正确的指导思想与科技发明创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他们相互

2、促进。所以讲不好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这一课,就无法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真谛。基于这样的学习和理解,如何才能在教学中体现思想和科学的教学价值,便是我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我细细浏览本课的知识结构,我把本课归为三个主题:“向封建专制宣战”,“向宗教神学宣战”,“向科学和思想致敬”。主要解决四个问题: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启蒙运动历史意义、科学家的成就、科学家对社会进步的作用。要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些问题,素材的选取、问题的设计是一门学问,要如何设计问题才能既艺术又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要如何选用哪些材料,删减、修改、权衡到最后用哪些材料、图片都是很艰难的。我的“一备”中,很多材料都不是本课主题要讲的,因为从事教学的年头

3、少,总是觉得这个材料新颖,那个也深刻,三四十张幻灯片也是常有的事,直到这几次和教研员、同事之间的学习“磨课”,才明白围绕主题选取素材的好处,一节课幻灯片基本控制在20张左右。一些素材,虽然有意思,但没必要呈现。如,我在第一次上这节课时,选取了很多有价值的材料,但这些材料主要是写英国人对牛顿的尊敬、崇拜,这严重偏离了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而对于课标要求讲的“科学家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却没有素材呈现。一,首先,要在导入上下功夫,这里,我巧妙地采用设问的方法,创设问题情景,出示世界地图,圈出法国并提问学生,“这是欧洲的哪个国家?”,然后介绍18世纪的法国背景,这样能够很自然地引起学生学习知识、追求新

4、知识的强烈欲望。导入的角度找好了,如何从导入入手,诠释这一课的价值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即让学生明白思想和科学对社会进步的作用,以及思想和科学的发展给学生的启示。二,思想启蒙运动对社会进步的作用,若让学生自己去挖掘材料显然很难,这也是本课的难点,让学生自己去说,学生只是用课本上的话回答,但并未真正地了解思想解放到底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的,我想到了“微课”,因为微课不就是为处理课本的难点而生的吗?所以,我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微课堂”,把思想启蒙运动对世界的影响,结合相关的材料、图片,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最后录制成一段微视频给学生呈现出来。化抽象为简单,教师的视频讲解,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也帮助学生

5、理解了本课的难点。三,关注学生的生活,发展学习情趣。受我们传统观点的影响,科技史一向被认为理论性太强,一般师生都不感兴趣,要扭转就得有新的教学创意,从根本上改变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最好能让课堂充满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把学生的焦点吸引到“向宗教神学宣战”这一主题呢?我想设计提问的方式,但提问的效果取决于提问的品质,问的过于浅显,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问的太难,学生摸不着头脑。我权衡了很久,设计了如下问题,导入到“三位科学家”这一主题中。1、为什么我是站在地面上而不是飘在空中的?2、为什么拍打别人手心的时候,我们的手心也会感觉到痛?3、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如果遇到急刹车,我们的身体总是往

6、前冲,为什么? 这样的问题,关注到了学生的生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进一步思考、积极主动地学习。四、对于学生的学习的评价,教师要花心思,才能既让教学出彩,又能正真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吸收需要有学生自己内化的过程,教师简单的讲述还不如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主动交流展示,如,在处理“科学家的科学成就”这一问题时,我想到,让学生自主学习,把科学家的成就归纳罗列出来,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交流,因为只有经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而得到的知识印象才会深刻。再如,在课堂练习题中,也可以动脑筋,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价值,不求多但要精,而且设计的问题要符合教学目标、重难点。可以多样化,我设计了连线题和材料题,

7、并让学生上台交流、讲解,做到能真正地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重难点的理解、掌握程度。五,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完成练习题等,还可以使学生全员参与,人人可以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知识、体验知识,同时感受和体验获取知识的方法,这符合了课程改革的宗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创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六,精心挑选,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史料。如,在处理伏尔泰的思想主张、科学家对社会的进步作用等环节,我给学生提供了丰富且有价值的材料,这样可以使学生从这些材料里清理出准确的历史,并通过解读使认识更加的深刻。七,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多给于引导和点拨。科学家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是本课的

8、又一难点,通过教师提供材料,学生自己总结、交流,这样对科学的力量的体会会更加深刻;针对学生的回答,对学生进行追问,如,除了这个贡献之外,材料还体现了那些贡献?这样可以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培养学生全方位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八,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人物细节,形成正确的“人格”。我让学生自己主动讲述科学家的相关故事,激发学生关注历史名人细节,体现了“历史眼中有人”的特点,也培养了学生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在书中学习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学习做人,激起学习、探究历史的欲望,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成长观。九,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史观。在“向科学和思想致敬”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辩论赛,辩论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正

9、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发明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没有哪个比哪个更重要一说,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走极端。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悟思想和科学的巨大力量,同时,领悟启蒙思想家和自然科学家的质疑和创新精神,向科学和思想致敬。最后,我想说,读书是自育和他育的统一,历史教师既能在读书中学习、加强自己的知识学习,修炼自己的素质,又能够通过自己的示范性言行和教学活动传承做人的方法和准则。在读书这方面,我做的远远不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执教生涯中能确立“终生读书”的目标。本课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继续探索:一是,给与学生检测反馈的时间不够。学生在自己做材料时,应给与学生充足思考的时间。教师集体讲解后,应在给学生必要的时间消化、吸收。二是,对于学生的展示交流的有效性评价有待提升,小组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观点交流、汇总、整合的过程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结合这节课,我想说,课堂就是舞台,导演和演员的角色不能由教师独占,好“戏”是由师生共同演成的。如何用好这个舞台,就看我们教师的智慧和创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