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植物角引发的思考公开课.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8052174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片植物角引发的思考公开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片植物角引发的思考公开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片植物角引发的思考公开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片植物角引发的思考公开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片植物角引发的思考公开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片植物角引发的思考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片植物角引发的思考公开课.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片植物角引发的思考-浅谈大班幼儿如何开展对比性种植活动【内容摘要】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动材料,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生活中有很多自然资源:有景色分明的四季,有辽阔肥沃的土地,有种类繁多的作物等,如何利用好这些自然资源,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为孩子的素质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是值得我们幼儿教师去探讨、研究的。对比性种植活动的开设不仅符合纲要的精神,而且也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和“做中学”的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就意味着学习是

2、主动的,而种植活动正是让幼儿在亲身感知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对比性种植强调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动手动脑,亲自实践,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从而发展幼儿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比性种植活动正是能让幼儿动手又动脑的活动。【关键词】 大班幼儿 对比性种植 一、大班幼儿开展对比性种植的价值我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陶行知先生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小孩子的空间”就是其中之一,他说:“空间放大了,才能各学所需;扩大了空间,才能各教所知;扩大了空间,才能各尽所能”。幼儿对种植活动充满着兴趣,他们在活动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新发现,又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其中很多问题的提出

3、正是孩子们当前发展所需的,应该说在大班尝试对比性种植活动是一种全新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能为他们乐于接受的、感兴趣的活动,定能使幼儿的体验、发现、探究、交流走向深入。幼儿对种植活动充满着兴趣,他们在活动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新发现,又有问不完的为什么。那么如何进行更加有效的大班种植活动呢?我觉得要变被动种植为主动种植,在主动探索中获得科学经验,尝试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和生活化的方式来展开,在种植实验中允许幼儿“犯错误”,鼓励教师虚心向幼儿学习,打破师生学与教的关系,而是相互协助的关系,让体验带上主观想象的色彩,让发现呈现多种多样的层面,探究有可能是冒险或大胆的创造或激烈的冲突,包容各种有教育价值的资

4、源,形成一个能促使幼儿主动去体验、发现、探究、交流的弹性空间,给每个幼儿活动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亲身的体验来确定自己需要什么,获得什么,创造什么,享受什么。我想通过对比种植实践活动走向深入,寻找到一条突破旧模式的新道路。二、 大班幼儿开展对比性种植活动的内容菜名对比性种植内容幼儿的猜测萝卜密集种植萝卜观点1:萝卜苗肯定长的密密麻麻的。观点2:我觉得会长的高高的,大大的,粗粗的。稀疏种植萝卜观点1:我觉得会长得比另一组的萝卜苗长的好,因为我听奶奶说萝卜苗不能挤在一起的,否则会长不大的。观点2:我想想会不会长萝卜啦。青菜浇水的青菜观点1:我们组的青菜肯定会长的很好,因为我们给青菜喝水了。观点2:我想

5、会不会有虫子咬我们组的青菜啊。观点3:我们组的青菜会不会叶子变黄啊。观点4:我们经常浇水,青菜会不会有些死了。不浇水的青菜观点1:我想我们组的青菜长的不好,因为天气那么热,会晒干的。观点2:天会下雨,晚上也有露水,应该能长大的。路旁树也不是不浇水吗?黄豆露天黄豆观点1:上周我们去看的时候只长出来没几颗,我想现在应该都长出来了吧。观点2 :叶子也应该变大了吧。大棚黄豆观点1:我觉得叶子肯定变多了。观点2:我觉得我们组的黄豆苗应该长高了。观点3:我们组的黄豆苗肯定长得比大棚黄豆组好,因为上次我们组都长出来了。三、大班幼儿开展对比性种植活动的发现(一)萝卜的疏密对比性种植。幼儿天生好奇,爱用各种感官

6、去探索周围世界。9月底的时候,我们大班带着萝卜种子来到种植园,我告诉孩子们每个坑里只能播下三至四颗种子,孩子们蹲下身子,口中数着:“1、2、3,”,也有的孩子凑着近近的说:“种子宝宝,我给你盖上厚厚的被子,你要快快的长大哦!”也有的孩子给种子洒水时,说:“喝水喽,快快出来吧!”国庆回来时,孩子们惊喜的发现萝卜种子已经破土而出了,长成了绿油油的秧苗了,我告诉孩子们萝卜秧苗太挤了,我们得把萝卜秧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不动,另一部分删除一些多余的萝卜秧苗,每个坑留下两颗左右的秧苗。删完后,我又觉得把萝卜秧苗丢弃了可惜,于是问孩子们该如何处理这些秧苗,孩子们讨论开了,有的孩子们说:“送给附近的爷爷奶奶吧

7、,让他们去喂鸡吃。”有的孩子说:“可以烧菜吃。”也有的孩子说:“我在家里看到奶奶都是把萝卜秧苗用盐腌腌的。”于是我们引发了一系列的活动:第一次删菜第一次拣菜第一次腌菜。在一次次的观察中,孩子发现(种的比较密的萝卜):“萝卜怎么还没有长大啊,总是瘦瘦的。”“可能是没有营养吧,我们多给他浇点水吧,这样可能会好点!”“我们还要给它多施肥,这样萝卜有营养就会快快长了。”有的孩子发现:旁边种的比较稀疏的萝卜长大了很多,而且有些萝卜已经露出一半了在这一系列的观察、记录、交流中,孩子们发现了问题,于是提出要给萝卜删除多余的秧苗的想法,教师不加干涉,鼓励幼儿进行实验,并帮助幼儿进行删除,结果事实证明了孩子的成

8、功。教师通过科学的指导策略,从情趣诱导开始,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启发幼儿设疑表述、感知操作,最后获取探究结果。也使小朋友们明白了,原来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和作用,都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仅增强了幼儿对植物的好奇心、求知欲,还帮他们自己积累知识经验、掌握了学习科学的技能和方法,更促使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最后,当老师把孩子们在活动中一些专注的照片、以及萝卜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照片逐张回放的时候,小朋友们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二)青菜的浇水与不浇水对比性种植。10月天气比较炎热,植物每天受到阳光的照射,所以需要每天为植物浇水,以补充

9、植物的水分。我们在两块青菜地里,插上“浇水”与“不浇水”的牌子,以便幼儿的操作。每天早上,幼儿轮流为有“浇水”标签的植物浇水,观察两组盆栽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对比性的种植后,幼儿观察到植物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组“浇水”标签的植物依然是绿的,生命力旺盛,叶子长大了许多;而另一组“不浇水” 标签的植物土壤已裂开许多小缝隙,植物已缺水干得瘪下去了。通过这一实验对比观察,幼儿知道了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为植物浇水间隔天数多与少的对比性种植在第一个实验得出结果的基础上,我们进行第二个实验,其中一块土地隔12天浇水每一次,而另一块土地我们每隔一星期浇水一次。为了便于孩子的区分,隔12天浇水的土地上我们插上

10、红牌子,而隔一星期浇水一次的植物插上绿牌子,每个星期一让幼儿浇水比较两组植物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性的种植观察后,孩子们发现两组植物的区别:隔12天浇水植物的叶子明显比隔一星期浇水一次植物的叶子大一些,而且浇水间隔天数多的盆栽植物因为长时间不浇水也有些干枯。通过这一实验对比观察,小朋友知道了植物的浇水养护是有时间安排的,不能每天经常给植物浇水,也不能长时间不给植物浇水。可是植物到底需要喝多少水呢?每次浇水的时候,一些小朋友都会浇许多水,于是我们进行第三个实验:为植物浇水多与少的对比性种植。在两组盆栽植物的旁边,我们放置了大小不同的瓶子,一组植物采用100ML的小瓶子为植物浇水,另一组采用3

11、00ML的瓶子为其浇水。小朋友每次浇水的时候观察到:小瓶子浇水的盆栽水都渗到土里去了,而大瓶子浇水的盆栽植物水都满出来了,小朋友看到都说:“好多水,老师这个太多水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结果:小瓶子浇水的植物生长的比较好,而浇水太多的植物叶子和根都开始腐烂了,说明植物浇水的多和少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以上三个对比性种植的实验,孩子们在浇水养护植物的过程中通过亲自实践,观察获得了相关知识经验,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和经验得到了生成和深化,对对比性种植的兴趣也在不断加深,收到了预期效果。(三)大棚与露天黄豆苗的对比性种植。放假回来,孩子们纷纷在猜测自己组的黄豆肯定都发芽,甚至为争哪组长得快而面红

12、耳赤。我带着孩子们来到种植园,大棚黄豆组的孩子们欣喜的跳了起来,大声的说:“快看,我们组的黄豆苗长得多大啊!”“老师,我们组的黄豆苗怎么不见了,放假前不是都发芽的吗?”“对啊,老师,怎么只有泥土啊?”听到露天黄豆组的孩子们在说,大棚黄豆的孩子也都静下来看着,个个歪着脑袋看着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于是对孩子们说:“老师也没有碰见过这样的事情,要不,今天我们回家去查查资料看,或者问问大人,明天早上我们一起说说。”第二天早上,孩子们聚集在教室里,我问道:“孩子们,有谁知道为什么我们种的黄豆苗不见了呢?”欣欣说:“我昨天让爸爸帮我网上查了,可是爸爸告诉我网上没有答案,我的爸爸妈妈没有种过菜所以不

13、知道。”笑笑站起来说:“我昨天回家问外婆,我外婆说黄豆苗是被青蛙吃了。”“青蛙怎么会吃黄豆苗呢,它为什么只吃我们组的。”我告诉孩子是因为大棚黄豆只中在大棚里的,青蛙进不去。“那有什么办法不让青蛙吃呢?”鹏鹏问,在一旁的金老师笑着说:“如果在放假前洒上蚂蚁粉,那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露天黄豆组的孩子们难过的问我:“老师,怎么办,我们都没了,就不能继续观察了啊?”“要不我们再种一次吧!”“现在种的话,我们肯定输的啊,他们组的黄豆苗都长那么高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了起来。“那你们想想种黄豆除了可以以大棚和露天进行对比,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对比呢?”我进入了孩子们的讨论活动中。艺祖说:“阳光和没

14、有阳光的对比。”“我觉得可以分浇水和不浇水的。”最后经过讨论我们决定以泥土种植黄豆和沙种植黄豆进行对比。可是,我们班只剩下一块土地了,怎么办呢?这下孩子们又歪着脑袋想了,有的建议分一半的种,有的建议问中班借土地,并洒上沙,这样就有一块土地和沙地了,也有的建议用盆子裝沙。我说:“孩子们,你们看看我们的植物角一点生气也没有,我觉得我们可以把黄豆种在植物角,这样还方便我们观察。”讨论互动,探索新知,交流信息是讨论探索的主要形式。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索知识,从知识的灌输、积累改变为知识的探索、发现、再探索、再发现,达到知识的掌握和迁移;教师要引导幼儿在探索与经验相互作用中重组知

15、识,学会质疑,发散思维,从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去分析解决问题。四、大班幼儿开展对比性种植活动的收获(一)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幼儿在种植活动中能积极主动地交流、讨论,共同合作完成任务。通过种植园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责任心、合作精神,同时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也体验了种植及观察记录的乐趣。种植园地是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宝贵资源,在这里,我们的孩子通过亲自播种、亲眼观察记录,亲身体验收获,初步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养成爱劳动、与同伴合作等品质,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 (二)提高了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对比种植园地把幼儿科学活动的课堂做大了,不再局限于教室,让幼儿走出课堂做实验

16、,强能力。突破知识教学狭窄、单线的渐进式推行,拓展教学的时空、渠道,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幼儿感受到植物世界的广阔和奥妙,体验到学科学的无限乐趣,使幼儿对种植活动充满了期待,最终开阔了幼儿的视野,使幼儿学会探索的思路和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了交流合作意识,培养了幼儿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幼儿的探索能力迅速发展。比如:科学活动黄豆发芽,我们就把实验课堂搬到了植物角,通过对比种植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相信这样的活动让幼儿难忘。 (三)转变了幼儿学习的方式通过对比种植实验,大班幼儿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方式转变。在“萝卜的疏密对比性种植”活动中,引导幼儿开展对比探究学习,使幼儿感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