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最为出名的成语故事.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799863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最为出名的成语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最为出名的成语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最为出名的成语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最为出名的成语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最为出名的成语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最为出名的成语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最为出名的成语故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历最为出名的成语故事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到处留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疑邻盗斧:不注意事实依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2.揠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日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似乎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方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

2、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快乐。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日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忙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发觉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3.不行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擅长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非常厌烦,从今,*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非常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臣说:“作恶多端,不行救药!”“不行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方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4.乘风破浪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

3、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英勇,也很有理想。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答复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肯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5.一衣带水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莫非能由于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挽救他们吗?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方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特别近的两地。6.高山流水春秋时

4、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超群,是当时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到达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教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观赏大自然的风光,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远眺,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异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悦耳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便转,把大自然的奇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地。教师告知他:“你已经学了。”一夜伯牙乘船巡游。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

5、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听见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宏伟而庄重,似乎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似乎观察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感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今二人成了特别要好的朋友。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方知己或知音,也比方音乐美丽。7.一字之师指改正文章中一个特别关键的字的教师。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进展中一个特别富强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兴旺

6、,其中以诗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特别满足。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荆于是,他经过反复思索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由于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善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特别佩服,当时即称郑

7、谷为自己的一字师。8.用心致志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特别超群。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特别用心集中精力跟教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简单,用不着仔细。教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似乎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由于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教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领。答复者:_雯_WEN_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25 13:299.按图索骥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简单,就拿着这本书处

8、处找好马。他根据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终发觉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快乐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惋惜这马太喜爱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慨道:“所谓按图索骥也。”10.南柯一梦成语释疑: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方一场空高兴。成语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成语故事: 淳于棼是唐朝人。有一次,由于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树下休息起来,没想到他因此就睡着了。在梦里,他看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随后把自己心爱的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当

9、南柯郡的太守。在这段时间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观赏他。他五个儿子都有爵位,两个女儿也嫁给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国的地位特别高。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军队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这一切的不幸,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连续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里,有人在国王面前说淳于棼的坏话,国王没有查证,就把他的孩子抓起来,还把他送回原来的家乡。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不久,淳于棼发觉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宫殿汉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应当就是这个蚂蚁洞。而槐树的的树枝,可能就是他当太守的南柯郡。淳于棼想起梦

10、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特别无常,所谓的富贵功名实在很简单就消逝,于是,他最终就归隐道门了。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方机械地照老方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方根据某种线索去查找事物。(完)11.班门弄斧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这是明朝一个诗人题李白墓。李白是举世着名的唐代大诗人,死后名传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诗抒发内心感受。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鲁班门前班门弄斧”,太不自量力了。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擅长制作精致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

11、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事,这种太不虚心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领,脸皮也太厚了。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事。12.杯弓蛇影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观察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

12、究竟不拘束,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缘由。乐广心里想:“酒杯里肯定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观察。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缘由以后,病就立即好了。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13.伯乐相马传奇天上治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讨论特别精彩,人们便遗忘了他原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始终到现

13、在。一次,伯乐受楚王的托付,购置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简单,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焦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认真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觉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非常困难。伯乐对马一直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似乎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推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14.不行多得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殊赏识,把他推举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特

14、别之宝。若衡等辈,不行多得。”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操。曹操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操,对他很不礼貌。曹操就派祢衡当鼓吏,在大宴来宾时,命他击鼓助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操,使曹操非常尴尬。曹操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公布文告,都得由祢衡表态。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那里当书记。祢衡恃才高傲,特别傲慢,后来,最终被黄祖所杀。成语“不行多得”由此而来,形容特别稀有、特别难得。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15.不行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擅长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

15、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非常厌烦,从今,*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非常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臣说:“作恶多端,不行救药!”“不行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方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16.不学无术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把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时机,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知他。霍光特别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揭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