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王长路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7962462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王长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认识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王长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认识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王长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认识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王长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认识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王长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王长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王长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体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背景】教材分析:认识体积单位一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从知识体系,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和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进一步认识其它立体图形和学习有关体积计算及应用打好基础。学情分析:“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跨越。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等问题,都不易理解。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是教学难点,所以本课教学应用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三个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在观察、触摸中建立相关的表

2、象,为建立体积单位的概念及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常用的体积单位;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表象;初步估算物体的体积。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类比、举例、操作等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通过数学训练,增强空间观念和想象力,发展数学思考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探索知识的兴趣与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概念。【教学难点】

3、帮助学生建立1 m3,1dm3,1cm3的大小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的物体的体积。【教学资源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米尺、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各1个、实物若干。学生: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各1个、实物若干。【教学策略】(1)故事激趣策略: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 (2)自主学习策略:采用实验法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合作学习策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一)播放乌鸦喝水视频,学生观看后提问。师:乌鸦是怎么

4、喝到水的?生1:乌鸦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师: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回答:因为石头有一定的体积,占据了空间,使水面上升,所以乌鸦能够喝到水。【设计理念:通过视频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并使学生产生疑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从而建立学习动机。】(二)抛出新问题,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块石头,如果你是那只乌鸦,想尽快喝到水,你会选择哪块石头?生:选择大块的。师:为什么?生:因为大石头体积大,能使水面上升快,就能尽快喝到水。师:真是只聪明的“乌鸦”!这个问题说明我们生活中物体的体积有大小之分。大的物体,占据的空间就

5、大,所以体积就较大;小的物体,占据的空间就小,所以体积就较小。(三)导入新课,提问:如何比较体积的大小呢?1、课件出示:电视机,影碟机,手机。(让学生用眼力比大小。)2、课件出示:大小相当的长方体,正方体,如何比较出大小。(一眼无法定大小,引起学生争议,感悟统一体积单位的必要性。)师:看来有些物体具体的体积大小是无法靠眼力判断的,需要测量计算,测量物体体积的大小,需要用什么单位呢?【设计理念:教师通过大、小两块石头的选择问题及两个长方体体积大小的比较,使学生发现体积有大小之分,难于比较,从而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生:体积单位。(师板书课题)二、探究新

6、知,概念建模(一)认识立方厘米。1、师提问:同学生猜一猜,测量体积可能会用到哪些单位呢?2、 师出示小正方体,告诉学生小正方体的大小是1立方厘米。让学生从学具中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观察比划,并让学生测量得出: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教师板书) 3、小结:课件出示几个1立方厘米大的物体。(引导学生表述:一个手指头的大小约1立方厘米,一料花生米的大小约1立方厘米。骰子的体积约是1立方厘米。拿来实物给学生充分感知1立方厘米的大小。)4、讨论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立方厘米去测量,学生交流。(二)认识1立方分米。1、师:(手拿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同学们觉得1立方厘米的大小怎么样?(

7、好小)如果老师让你拿1立方厘米去测量你的课桌的体积,你有什么感觉?(单位太小,太难测量了,老师为难学生了。)师:那你有什么好办法,你能创造出实用的体积单位吗?生:立方分米。(师板书“立方分米”)2、教师拿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同时让学生也拿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学具,让学生测量,得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充分感知1立方分米的大小,想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大小约是1立方分米,小组交流。指名说说。3、课件出示1立方分米大的常见物体。4、讨论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立方厘米去测量,学生交流。(三)认识1立方米。1、师:老师想让同学们帮忙测量我们教室的体积大小。你打算如何测量?你有新的创意吗?生

8、:测量课室的体积大小,用1立方分米也太小了,要用1立方米恰当些。师:板书“1立方米”。2、师拿出米尺,让学生合作在墙角量出1立方米的大小。得出: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然后让学生进去试试能容纳几个人。3、学生交流,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小是1立方米。4、课件出示约1立方米的物体。讨论交流哪些物体可以用立方米去测量。5、认识测量液体的体积单位升、毫升。【设计理念:通过学生操作实验和想象,联系生活中的物体,亲身体验体积单位的大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三、运用知识,回归生活(一)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三个常用

9、的体积单位,初步感知了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同学们有什么感想?(二)生1:1立方厘米用于测量很小的的物体,1立方分米用于测量相对较大的物体,1立方米则可用于测量较大的物体。师:今天学的体积单位与以前学过的什么单位很相似?生2:体积单位与我们之前的长度、面积单位很相似。(三)课件出示:比较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 【设计理念: 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强化对长度、面积、和体积计量单位的认识,更好地构建认知结构】(四)课件出示练习:1、基本练习:填单位。(1)一只电冰箱的体积大约是1.2( )(2)一台电视机的体积大约是120( )。 (3)一只手机的体积约是33( )。(4

10、)我们班教室的体积约是280( )(5)一个正方体,它的棱长是1厘米,它的表面积是6( ),体积是1( )2、操作练习:让学生用手里的小立方体搭建大的立方体。如由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由3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体积是多少?由4个、5个、呢,体积是多少?结论:物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3、拓展练习。用12个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学生合作,动手摆摆。课件出示结论:都是12立方厘米,不论物体是什么形状,含有几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物体的体积不随形状的变化而变

11、化。4、应用练习:修改“懒羊羊的数学日记”。我们的教室占地面积约是60立方米。我的身高只有1.4厘米,所以被安排在第一桌,离老师的讲台最近,老师的讲台上放着一个体积为1立方米的粉笔盒,里面放了不少粉笔,一支粉笔的体积约为7厘米,粉笔盒的旁边是一瓶容积为50升的红墨水。在教室的前面有一块面积是6立方米的黑板,黑板旁边还有一台体积是200立方厘米的电视机和一台饮水机,一桶容积是18毫升的纯净水够我们班喝上两天呢!(先让学生谈谈看完日记后的感想,再发给每个小组一份日记,讨论修改。)【设计理念:通过基础练、变式练、拓展应用等练习,既使学生巩固知识,又能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从而更明

12、确学习数学的目标与乐趣。】三、课堂总结,升华知识师:本课中你认识了哪些新的体积单位?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四、作业: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写一篇数学日记。【教学反思】在讲授认识体积单位一课之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关注学生特征,重视直观演示。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具有很强的直观依赖性,比较容易感知的是图形的外显性属性特征。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这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内容较抽象,介于学生的空间观念弱,对体积单位生疏,我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列

13、举生活中实例,如:找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物体,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积累经验,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大小。二、关注习得过程,重视方法指导。在认识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新知教学中,我采用了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我先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举个例子等学习活动,认识并学习1立方厘米。然后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认识1立方厘米的方法在小组内自主活动,认识1立方分米,最后认识1立方米。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其参与尝试的兴趣。三、关注知识应用,精心设计练习。完成3个体

14、积单位的学习后,我先出示了一道填写合适单位的练习,及时巩固了知识,加深理解;然后又让学生通过操作理解了“物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深化了对体积单位的理解以后,又通过拓展练习用12个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想想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让学生明白“不论物体是什么形状,含有几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物体的体积不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层层递进,既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又为下一节课体积的计算打下基础。最后一篇懒羊羊的数学日记,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使学生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明确了我们学习的要求,建立学习信心。本课还有做得不够好的方面,如语言表达不够精练,面向全体及关注学生情感方面有所忽略,课堂评价不及时等不足,另外学生列举实例偏多较烦琐,没控制指名回答的量,导致后面学习时间紧,学生练习时表达不够充分。因此,如何合理的设计数学活动,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