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题验收材料7——《生活与哲学》引用语通解.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7860181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课题验收材料7——《生活与哲学》引用语通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政治课题验收材料7——《生活与哲学》引用语通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政治课题验收材料7——《生活与哲学》引用语通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政治课题验收材料7——《生活与哲学》引用语通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政治课题验收材料7——《生活与哲学》引用语通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课题验收材料7——《生活与哲学》引用语通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课题验收材料7——《生活与哲学》引用语通解.docx(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课题验收材料7生活与哲学引用语通解生活与哲学典故引用语通解上篇:中国传统文化部分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P3 杞人忧天 【原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列子【注释】崩坠倒塌,坠落。身亡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同“无”。寄,依附。 又有忧彼

2、之所忧者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晓开导。亡处亡气没有一处没有气。若你。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终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气体里活动。行止,行动和停留。果果然,果真。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星宿,泛指星辰。只使即使。中伤打中击伤。奈地坏何那地坏了怎么办呢? 地积块耳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四虚四方。躇步跐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走。跐,踩。蹈,踏。舍然释然。放心的样子。 【译文】杞国有一个人,整天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满脸忧愁的神色。他的一个朋友为他担忧,关切地问:“你有什么忧愁的事吗?”这个人叹了口气说:“唉!我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地会突然陷下去,我的身体到哪里去躲藏

3、呢?”他的朋友就开导他说:“这天,不过是一团气积聚起来的,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伸展身体、俯仰、呼吸,每时每刻都在天中活动,你 为什么还担忧天会塌下来呢?”这个人又说:“这天如果真的是一团气积聚起来的,那天上的日月星辰,不是都要掉下来了吗?”他的朋友又劝导说:“日月星辰,只是那一团气体中有光耀的一部分,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人的。”这个人又追问:“那么,地陷了,人又怎么办呢?”他的朋友又说:“这地,也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它塞满了四面八方所有空虚的地方,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土块,你跨步、跳跃,每时每 刻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忧地会陷下去呢?”这个人听后,才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欢喜的神色。他的

4、朋友看到这情形,也放心地笑了。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P11尚书洪范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原文】荀子礼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译文】这是荀况关于万物生成过程的思想。即天地间的万物都是天地结合的产物,并在阴阳二气的接触推荡中变化。他还具体指出,水火是有气的,而没有生命;草木是有气有生命的,而没有知觉;禽兽有气有生命有知觉,而没有道德;人有气有生命有知觉而又有道德,所以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是人。以上论述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从万物的共同性方面抽象出一个万物以构成的“气”。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概念,它相当于我们今日所谓的物质。另

5、一方面,从万物的差异性中提示出生命是气为基础的。这都是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荀子关于“形”,“神”问题的著名论断“形具而神生”就是从这里发展出来的。 【原文】王夫之思问录内篇:“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散而归于太虚,复其絪緼之本体,非消灭也。聚而为庶物之生,自絪緼之常性,非幻成也。”。【译文】关于对气、质、理的解释,唯心主义者把问题弄得很玄妙,认为物质是第二性的,王夫之非常反对这种说法。他认为理依凭于气,不能脱离气而存在,气是质的客观存在,理是气的内在规律,离开气就没有理。所以,他说气者理之依也。在理气关系上,王夫之继承发展

6、了张载的气一元论思想,认为气是宇宙的唯一实体。气是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物质实体,天地万物都是物质性的气构成的,其变化都不过是气的聚散而已。王夫之的气一元论,否定了理学的理本论和心本论的思想。 P12【原文】王守仁传习录:“先生曰:尔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什么叫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又问,天地鬼神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具无了 曰:今看死的

7、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第124页)”【译文】这几段话,我们可以知道王守仁的宇宙的概念。在他的这个概念中,宇宙是一个精神的整体,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的世界。这样,当然就没有朱熹着重强调的、抽象的理世界的地位。他强调审美活动中主客体间的意向性结构中的互动关系及其主体心灵的主导作用。天地鬼神万物的意义和生命是我的灵明的投射,是我的灵明的延伸和另一体。同时,作为有限的生命存在,我的灵明也只能是无限的天地鬼神万物的一部分,与其同体,一气流通,不可间隔。这里,王守仁对审美主体生命意识的感召,就表明其体验美学关涉到人的终极关怀。作为审美对象的天之高远和地

8、之深广,其自身是无法体认的。只是审美主体在“仰高”、“俯深”等超时空、冥物我的审美活动中,天地才生成了高远深广的审美意象。同时,审美主体也感到了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宇宙之无限。因此,他感叹“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第675页),但王守仁更要以渺小之灵明去征服、统摄那无限之宇宙。这是多么崇高、伟大的人类意识!如果没有人的意识(如死的人),天地万物还有何美丑可谈,更无生命意义可言,世界就永远只在吾心之外。 P13【原文】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

9、”;“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译文】理生万物,指的是万物的产生都符合理,没有理也就没有万物,就如同我们看到的万物的产生灭亡都符合一定的规律一样,不符合规律的事物怎么能产生呢?他把理看成是最高的范畴,以“理”为宇宙的根本。认为理气相依而不能相离,并断言“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明确提出“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是有气,但理是本”。但又认为“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绝不同也”。朱熹还建立了“理主动静”和“定位不易”的矛盾思想体系。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从一中看出两,从统一中看出对

10、立,从固定不变的外貌中看出消长流行的内在动力。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P31【原文】易系辞下“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之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如此,德之盛也。”【译文】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这是咸卦九四爻辞。意思是,心意不定,来来往往,朋友想你所想。天下何思何虑:天下事何必要思虑呢?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如果把

11、已往的看成是退缩,那么未来的就是进步。 屈信相感而利生焉:衰退与发展互相影响,各种利益此产生。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尺蠖把身子弯曲起来,是为了前进。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龙和蛇的隐伏,是为了保存生命。精义入神,以致用也:人们研究精微的道理,达到神妙的境界,是为了实践。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掌握事物的各种功用,安静身心,是为了品德的提高。 过此以往,未之或知:除此之外,还有未知的领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穷尽事物的神妙,认识事物的变化,就是品德的顶峰。 日往月来,形容岁月流逝。 【原文】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译文

12、】唯心主义的运动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慧能认为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我们的意识在活动。慧能的意思是:于理智往往执着于外境,迷恋于幻象,故而就不识真心、自性,无法领悟佛性常清静、万法自如的圆融实象。换句话说,慧能实际上是在提醒俩和尚:如果把世界看做自己的对立面,苦苦地执迷于外境,那永远不能开悟见性。只有将自己和世界融为一体,无念、无象、无住,方得彻底解脱。在此,唯物唯心姑且不议,作为禅宗六祖的慧能,给后人在认知的方法论上打开了一扇“洞天”,确是不争的事实。P32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既含动,动不舍静”。 【译文】表述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二者相互包含,不可分离,并进一步提

13、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的观点,把静视为动的一种存在形式,辩证地解决了动与静的关系问题。 【原文】庄子天下篇记载了十个论题,后被称为“惠施十事”。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译文】惠施把一切事物看作处于变动之中,太阳刚升到正中,同时就开始西斜了;一件东西刚生下来,同时又走向死亡了。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事物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但是他无条件地承认“亦彼亦此”,只讲转化而不讲转化的条件,这样就否定了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不免陷入到相对主义的泥坑中去。 【原文】僧肇:“旋岚堰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译文】僧肇是我国佛学史上的一位著名的高僧,在历史

14、上影响不小,并被后人誉之为我国的“解空第一人”。大意是:常常看到的动的东西其实是不动的,如吹着的风是静的,奔流的江河是不流动的,出于僧肇的物不迁论。物不迁,就是根本不动。时间是链状的联系,指这个链子解开,每个时间点上都有相应的东西,而且根本上没有动的。表面上看来,它似乎是先秦辩者“飞鸟之影未尝动”的命题,其实却是一种很典型的大乘佛教的观物法。认为过去不能延续到今天,今天也不是从过去而来,事物之间不相往来,也没有变迁,世界永恒寂静。僧肇对时间进行技术处理的方法是独特的,即将时间无限分割,从而使通常经验感觉上“流动”和“飞逝”的时间停顿静止下来。用这种无限分割时间法,僧肇很容易就证明了无限和永恒的

15、存在和常驻。这种方法被包括庄子、郭象和芝诺等很多中外哲人都采用过。无限永远是人类终极的和不懈的追求,这种方法也许能够帮助确立“无限”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的时间观是有用的,虽然在逻辑上可能讲不通,因为在运动和静止、时间的断裂性和连续性的对立统一中,单单强调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都是有失偏颇的。在人们的经验常识中,过去的事物和如今的事物是不一样的,常人以为这是过去的事物发生了变化,其实是过去的事物留在过去,如今的事物留在如今。换言之,时间并不是流动的,事物也并不是在流动的时间中发生变化,而是每一时刻都是一个独立的“平面”,事物在每一个平面上都是静止的,这是典型的将时间无限分割的方法。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P33【原文】荀子天论中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制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循道而不贰,则天下不能祸。”又云:“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译文】“行”即“道”,故“天行有常”即“天道有常”。这里的“道”,指的就是规律。在“常”表示自然界运行和变化的规律,“常道”、“常数”正表明自然界的运动有其客观必然性。荀子的话中蕴含着多重意思,首先,自然是在不断的运动中的。第二,自然是有不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