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实验课题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7842693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实验课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实验课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实验课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实验课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实验课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实验课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实验课题报告(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的研究课题实验报告浙江省上虞市华维文澜小学数学课题组课题组长:韩洪刚 副组长、执笔人:陆潮江第一篇 实验背景1、这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殷切召唤。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综合运用已有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的学习活动。这样的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发展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促其数学经验的积累,发展其创新意识和数学实践能力。从数学实践活动的特点来看,这样的活动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关注活动的结果,而是要结果与过程并重,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思维、方法与情感等,才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

2、水平作出较真实的评价。而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偏重于注重结果,难以体现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过程,不适于评价小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2、这是打破传统评价格局的现实需求。传统的学生评价绝大多数都是纸笔测验或标准化测验,从而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但在信息化时代,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在学生评定的发展中,如何评价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20世纪90年代,美国教育界构建了新的学生评定观表现性评定(performance assessment)。表现性评定以其明确的评价标准,客观的评分规则,灵活的评价方式以及有效的评价结果为教育界所推

3、崇。作为一种发展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它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质性评价、重视非学业成就评价。表现性评价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既可以给学生评分,更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2)所关注的不是知识和技能的回忆与再认,而是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3)问题情境是比较真实的,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是现实中的问题,而不是脱离现实情境的抽象问题;(4)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允许甚至追求答案的多样性。表现性评价的这些特点与教师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的关注点能较好吻合,正好可以弥补传统学业评价之不足。将其作为现有评价制度的一种补充,在小学

4、数学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其评价功能,能较好地评价学生在数学创新能力、数学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表现性评价,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殷切召唤,是打破传统格局的现实需要。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表现性评价?这是一个既需要“观念思辨”、更需要“实践探索”的研究命题。第二篇 国内外同类的研究综述1、在国外,表现性评价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今天国外在学校课程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独立的学生评价方式;在国内,在职业教育、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中对表现性评价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运用,但在传统学

5、科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评价中较少使用,如何在这些学科中使用表现性评价方面的研究经验比较缺乏。2、而在小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这方面,精彩的活动设计屡屡见于报刊杂志,但其中涉及到如何评价的则较少,就算有,也缺乏系统性。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个层面上来说,研究表现性评价在小学生数学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具有现实的、真实的价值。第三篇 实验的内涵本质1、所谓“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相对于数学学科教学而言,它是一种以数学知识的教学为基点;以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为重点;以个性化的思维展现为特点;以活化的实践应用为焦点的教学活动。具体来说:(1)“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领域,并不是在其他领域

6、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整体性。(2) “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指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学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是指应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方法、活动经验、思维方式等解决实际问题或探索数学规律。(3)数学综合实践学习不是单纯的指某种学习的方式,而是作为一种借助数学课程的组织形态。它强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综合性。超越了传统知识学习的界线,将人类社会的现实性课题,学生关心的问题,然后借以所学的知识进行相互整合,通过学生主体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过程,有机地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7、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发展。(4)它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开放性、统整性、弹性、主体性、合作性等特点。(5)它需要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提供学生多元自主的学习机会,从而满足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专长的需要。(6)它倡导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保证活动的持续进行,拓宽学生的思维,将体验与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同时指导学生对数学实践活动进行适当的反思。2、所谓表现性评定。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它是建立在对传统的学业成就测验的批判的基础之上的。根据表现性评价的特点和小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学习情况,我们认为,小学生表现性评价

8、就是对小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情感态度或学业成果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3、课题研究的实质。本课题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深入研究小学生表现性评价的理论,补充和完善现有的评价方式,构建出较为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促进表现性评价理论之本土化。通过小范围实施表现性任务,评价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以案例研究为主要手段,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如何有效地利用评价结果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完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表现性任务资源库。依托上述“五大板块”的实践研究,制定出适合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运用的表现性评价体系标准,形成具

9、有推广价值的、比较完备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表现性任务资源库,同时切实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自我反思、评价能力。第四篇、实验研究的目标内容(一) 研究目标:1、深入研究小学生表现性评价的理论,补充和完善现有的评价方式,构建出较为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促进表现性评价理论之本土化。2、制定出适合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运用的表现性评价体系标准,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比较完备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表现性任务资源库。3、进一步完善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方法。4、探索表现性评价对小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二)研究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表现性评价本身的特点,结合现行教材的实际内容

10、和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实施表现性评价:(1)开发一至六年级各册教材中的“数学实践活动课”。(2)探讨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理论。(3)完善关于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表现性任务资源库及实施表现性评价的方法。(4)如何有效地利用评价结果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数学综合能力、自我反思及评价能力的发展。第五篇 实验的对象与方法一、实验对象本实验在一至六年级全面展开。其中13班为实验班,其余各班为对照班。二、实验方法(一)开展表现性评价的过程与方法实验方法的确定我们是根据本课题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主要有:经验总结法、文献检索法、对比实验法、

11、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在具体实施表现性评价时,我们组教师坚持行动研究法,不断地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修改、在修改中再实施再完善。1、经验总结法。即在实验过程中,认真总结过去成功的做法,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中开展表现性评价方面的成功经验。收集资料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把经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僻如:以下经验是我们在实验过程不断总结累所得。 表现性任务设计要确保任务与评价目的的高度相关。 表现性任务设计要尽量真实。 表现性任务中的指导语要求表述清晰、简洁易懂。表现性评价的一个最大的不足就是评估主观。在实际操作时,如果有可能,最好请多位不熟悉学生情况的教师或专家评分,以避免“

12、晕轮效应”;再者,如果对学生的评估有分数,最好对学生的分数进行统计处理,将评分者所带来的误差降到最低。2、文献检索法。主要是指对当前“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及“表现性评价”的研究水平、科研成果作出较为全面的收集整理和综述解读,以尽可能地为本课题实验提供更为丰厚的资源支持。课题开展之初,由于对表现性评价知之甚少,因此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先后学习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新课堂新评价:新课程小学教学评价案例、发展性评价的认识、表现性评价:一种高级学习的评价方法、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类型、课改理念下小学生评价实施方案研究、数学学习中的表现性评价等书籍或文章;积极开展校内研讨及与专家

13、对话,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学习了国外的一些表现性评价案例。通过这些学习,我们对表现性评价的意义、特点及操作模式了解得更加深入,为自己的研究拟定了初步的思路。在课题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又根据实际情况,不但多次重温了这些学习资料,又学习了一些新的书籍,为研究工作的持续顺利开展提供了理论上的保证。3、对比实验法。主要是加强日常实验中的细化比较,包括表现性任务设计的比较,评价方法的比较,教学效果的比较等。并将这些比较所得及时进行记录,为课题顺利进行积累资料。例如:我们在表现性任务设计时,采用相同内容不同设计的方式,或者不同设计相同评价的方式进行实验对比,来判别几种任务与评价方式的优劣,不断地在行动中研究修改

14、完善。4、个案研究法。主要对实验课进行了有重点的个案研究,通过观察、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从中归纳出相对合理的评价模式。5、问卷调查法。即对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反应(知识技能层面、活动思考层面、解决问题层面、情感态度层面)进行问卷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对实验进程进行随机调控。6、行动研究法。在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边研究、边总结,边实践、边修正,边研究、边推广,使整个研究成为研究培训、学习提高相结合的过程。第六篇 实验的操作方略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实践研究基于如下基本理念: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性任务的设计要以学生的

15、知识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性任务的设计与评价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性任务设计与评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

16、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方式的变革。4、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数学学习评价应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帮学生找回失落和自信。数学学习评价要科学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多一点,多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5、建构主义评价观:以知识的建构为评价标准,重视对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评价。6、多重成功智力学说的评价观:每个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是“不容易被测量的”;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是多元智力之间不同的组合而导致的,每一个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