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市慈溪技师学院(慈溪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招聘编外教师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6套)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780981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11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宁波市慈溪技师学院(慈溪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招聘编外教师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6套)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浙江宁波市慈溪技师学院(慈溪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招聘编外教师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6套)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浙江宁波市慈溪技师学院(慈溪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招聘编外教师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6套)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浙江宁波市慈溪技师学院(慈溪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招聘编外教师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6套)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浙江宁波市慈溪技师学院(慈溪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招聘编外教师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6套)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宁波市慈溪技师学院(慈溪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招聘编外教师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6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宁波市慈溪技师学院(慈溪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招聘编外教师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第6套)(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宁波市慈溪技师学院(慈溪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招聘编外教师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合计统分人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甲某因抢劫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服刑期间,由于有立功表现而被假释。假释考验期满之日前一天,几个朋友邀请甲某到一饭店摆宴庆贺他获得新生,甲某喝酒较多。饭后,甲某驾车回家途中撞倒一人,甲某下车一看人已死亡,酒顿时吓醒,驾车逃离现场,后被查获。对甲某的行为应_处理。A: 按照交通肇事罪B: 按照累犯C: 按照数罪并罚中先减后并的原则D: 按照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罚参考答

2、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答案解释:C。解析:刑法第八十六条: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材料中,甲某还处在假释期限内,又犯新罪,根绝刑法第八十六条第一款,应按照数罪并罚处罚。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江西的汉语方言有赣语、客家话

3、、官话、吴语和徽语,其中_是江西最主要的语言。A: 吴语B: 客家话C: 赣语D: 官话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江西省的汉语方言主要有赣语、客家话,另有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和徽语分布。其中,赣语是江西省最主要的方言。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下列情形,可以绝对终止债的关系的_。A: 免除B: 部分履行C: 债务转移D: 债权转让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债的消灭问题。部分履行只能部分消灭债的关系,债务转移和债权转让只能相对消灭债的关系。故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4、”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_。A: 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 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 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 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B项是表象,是对鼎器生活功能的叙述。D项是本质,是对鼎器政治功能的本质反映。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近代史上,对儒家思想冲击最大的是_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儒家思想造成很大的冲击。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6.20雅安地震,雅安处于四川的_。A: 中部B: 东部C: 西部D: 南部参考答案: A

5、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雅安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缘,东靠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下列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_A: 国有企业B: 集体企业C: 私营企业D: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个人所得税。本题所属考点-经济法8.今年财政部和全国人大预工委共同编写了(政府预算解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漫画等方式,图文并茂地向每位代表介绍“财政收人怎么取得”、“财政支出怎么安排”、“人大审查预算怎么开展”等情况,并解答了大家关心的

6、热点问题。这一举措_。A: 拓展和丰富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和形式B: 表明民意是人大行使监督权的重要信息资源C: 打造阳光财政,促进政府预算编制的科学和民主D: 促进人大代表与政府良性互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财政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漫画等方式,向每位代表介绍“财政收入怎么取得”、“财政支出怎么安排”、“人大审査预算怎么开展”等情况,有利于维护和保障人大代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是打造阳光政府的表现;有利于促进政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民主性,C项正确。A项错误,该措施并不是针对普通公民;B项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人大的监督权;D项说法错误,政协才具有参政议政的

7、职能。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经典名曲往往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和标志,在歌剧图兰朵和我国申奥、申博宣传片中,以及在2008年奥运会会徽隆重揭晓时,都选用了同一首中国民歌的音乐素材,它就是_。A: 康定情歌B: 茉莉花C: 半个月亮爬上来D: 小河流水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茉莉花是中国著名民歌,在国内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A: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B: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

8、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C: 判决死刑立即执行的,由最髙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授权的部分高级人民法院核准D: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这是最严厉的一种刑罚方法。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A项正确。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包括不适用死缓)。B项正确。死刑有两种执行制度,一种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另一种是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简称死缓)。死刑立即执行除由最高人民法院直接判决的外,依法都应当报最髙人民法院核准,对于被

9、判死刑缓期执行的各高级人民法院有权直接核准,无需上报。因此C项说法错误。刑法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进去,只留下脚印;出来,只带走照片”,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却包含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它直观地提示我们,依托生态发展旅游,必须_自然规律,_保护生态环境。_A: 遵循 注重B: 遵照 强调C: 遵守 注意D: 尊重 重点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A考点混搭填空解析本题考查实词词义侧重的辨析与填空。本题的突破点在第一空,“遵守”是指按照规定行动,遵守规定或制度,侧重点在“

10、守”;“遵循”表示遵照,依规律行事,多指对规律性东西;“尊重”通常只是停留在思想意识上并没有付诸行动。由后文的“自然规律”可知,括号内填“遵循”最恰当。“注意”指把意志或者关注点放在某个方面;“注重”指的是重视,语义色彩比“注意”更浓。从文意看出,是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而不单是关注保护生态环境。故正确答案为A。标签近义实词 近义虚词12.下列对循环经济理论理解错误的是_。A: 循环经济节约了资源,但制约着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B: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C: 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D: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

11、析】BCD选项正确,A项“循环经济节约了资源,但制约着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说法错误。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以下是对抗战时期大生产运动的评述,其中不准确的是_A: 克服经济困难B: 提高了干部综合素质C: 改善了军民关系D: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抗战时期中共采取的是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封建剥削仍然存在。1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_。A: 1949年新中国成立B: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C: 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D: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

12、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下列关于法与道德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_A: 自然法学派认为,实在法不是法律B: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没有必然联系C: 中国古代的儒家认为,治理国家只能靠道德,不能用法律D: 近现代的法学家大多倾向于否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说法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对于法在本质上是否包含道德的问题,西方法学界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肯定说。以自然法学派为代表,认为法与道德存在本质上的必然联系,认为法在本质上是内含一定道德因素的

13、概念。实在法只有在符合自然法、具有道德上的善的时候,才具有法的本质而成为法,“恶法非法”。因此认为实在法不是法律是不对的。另一种学说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否定法与道德存在本质上的必然联系,认为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时代、民族的永恒不变的正义或道德准则。而法学作为科学无力回答正义标准问题。因而是不是法与是不是正义的法是两个必须分离的问题。法与正义(道德)在本质上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中国古代的儒家认为,治理国家靠道德和法律。近现代的法学家大多倾向于肯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说法。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根据我国的侵权责任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A: 因交通事故等侵权行为造成死亡人数较多的

14、,以同一数额定死亡赔偿金B: 保姆、装修工人在工作中造成他人损害或者自己受到伤害,雇主将担责C: 患者或其近亲家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诊疗造成损害的,医疗机构不担责D: 遗弃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原饲养人不应承担责任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题干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侵权责任法第82条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故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_犯罪是属于“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A: 盲人B: 醉酒的人C: 未成年人犯罪D: 聋子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 A解析:A、D选项,我国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选项,刑法第19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C选项,我国刑法第19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