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7744641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2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童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童谣,自己读读: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2揭示课题,简介作者。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

2、,理清线索1认真默读全文,想想本文的记叙线索。(本文以时间(腊月元宵节)为线索,或是以春节的过程为线索)。指名交流,根据学情顺势而导。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北京人过春节哪些地方你最感兴趣?预设一:生在练习纸上完成表格,师引导理清时间顺序。预设二:在交流中,学生贴纸条(黑板条)、作记录,师引导理清时间顺序。(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一种操作策略。)三、分清详略,合作研读1引导找出写得详细的部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2四人一小组,自选一个部分展开研究,研究问题如下:(1)作者如何将叙事与风俗的介绍穿插进行的?(2)作家采用什么手法说明元宵节是“新年的高潮”?结合文章加以分析。学生合作学

3、习,教师巡视了解情况。(3)文中说:“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那么元宵节美在何处呢?(4)作家抓住一个“灯”字做足了文章,请问他是从哪些方面写灯的?(5)“在旧社会里,女人们轻易不出门,她们可以在灯节里得到些自由。”这句话有何含义?3交流研讨:分四个小队展开竞赛。(1)解决第一个问题。举例: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神祭祖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作者将传统旧俗赋予时代内涵。送灶: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有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动刀剪不吉利的迷信”,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2)解决第二个问题。通

4、过与元旦的对比来说明元宵的热闹非凡:“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先肯定除夕的热闹,再跟元宵节比,说出它的缺陷。因为除夕没有月光,元宵节则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可是它还不够美”,作者先说元旦好,因为元旦“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尽管如此,元旦还不够美,由此可见元宵节是何等美丽。(3)解决第三个问题。美在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4)解决第四个问题。作家抓住一个“灯”字做文章。围绕“灯”,先写“灯展”,再写“观灯”。写灯展,先写哪些地方有灯:商店里、大街上、家中庭院、到处是灯,真是灯的世界、灯的海洋。再写灯的用材:有名的老店的灯常常有几百盏

5、,“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还有“制成各样的冰灯”。然后写灯的形状:“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最后写灯的种类:有“悬灯”、“花盒”、“火判”、“天灯”等。(5)解决第五个问题。一是通过对比说明旧社会女人们平时没有自由;二是说明新社会元宵节的热闹非凡。4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能表现对新社会春节喜爱之情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统领全文材料,是选材的标准,是散文的“神”。)四、拓展延伸,读中学写1快速浏览,找出描述小孩过春节的地方,指名读。2结合“元宵上市-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段,跟着作者学习场面描写! 从几个方面来描写:家庭,店铺,广场,城隍庙,公园,男男女女,小孩等多方面来描写。 描写的特色:具体,形象,逼真,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描写。3.学生说说家乡过春节时有趣的地方(可片段),教师巡视。指名交流,教师评价时注意学生是否用上了书上的写法,及时点评、表扬。五、总结全文。1.总结全文,复现童谣。2.将刚才口头表达的“家乡的春节习俗”写成200字左右的短文,小组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