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可行性投资报告.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7738780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可行性投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可行性投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可行性投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可行性投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可行性投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可行性投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可行性投资报告.doc(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齐巴尔吉迭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建议书目 录第一章 总 论21.1项目概要21.2项目背景3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5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7第三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93.1自然概况93.2社会经济概况123.3项目区概况13第四章项目编制依据15第五章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165.1指导思想165.2建设思路及原则165.3建设目标17第六章 工程设计186.1总体规划186.2牧民定居点的规划与布局196.3住房设计196.4棚圈设计196.5青贮窖设计236.6饲草料地建设方案256.7 改良草场设计方案286.8防护林技术设计296.9饲养管理316.

2、10草畜平衡分析326.11渠道工程设计336.12田间道路设计34第七章 水土平衡分析367.1灌溉设计保证率367.2灌溉面积及灌溉制度367.3项目区供需水平衡分析39第八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408.1概述408.2项目投资估算408.3资金筹措418.4项目实施进度计划41第九章 项目管理与措施439.1组织管理439.2资金管理439.3质量、进度管理449.4建成后管理44第十章 工程招投标及进度计划4510.1招投标依据4510.2招投标的组织4510.3招投标方案47第十一章 环境影响分析4811.1项目建设对环境主要影响因素4811.2治理措施48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50第十

3、三章 结论53附表:1、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表 2、经济效益评价表附图:1、 建设位置示意图2、齐巴尔吉迭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新疆xxxxx地区xxxxx市齐巴尔吉迭牧民定居工程1.1.2项目主管单位:xxxxx市人民政府1.1.3主管单位负责人:穆合亚提(xxxxx市委常委)1.1.4项目建设单位:xxxxx市畜牧局1.1.5建设单位负责人:李先云 (xxxxx市畜牧局书记)1.1.6项目建设地点:齐巴尔吉迭牧民定居点1.1.7项目建设年限:3年(2007年-2009年)1.1.8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9项目总投资:总投资9564.245万

4、元,其中:申请国家资金20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147万元,农牧民自筹6417.245万元。1.1.10建设规模与内容:建设规模:将xxxxx市窝依加依劳牧场、也门勒乡、喀拉哈巴克乡、恰合吉牧场、阿西尔乡、恰夏乡和阿不都拉乡7个乡14个牧业村的1091户牧民,搬迁定居至xxxxx市齐巴尔吉迭牧民定居点,建成1个集养殖基地、饲草料基地、牲畜品种改良基地、奶业基地等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新建高标准牧民定居抗震安居房1091栋,砖混结构, 80平方米/每栋;建棚圈1091座,120平方米/座;建青贮池1091座, 150立方米/座;建鱼骨式挤奶厅和畜牧兽医工作站各1座。配套饲草料地5.

5、455万亩,达到户均50亩标准;围栏草场4万亩。修建砂砾道路40公里,防渗渠道50公里。1.2项目背景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是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牧民生活质量、结束游牧历史、减轻政府压力、推进牧区走向小康的重要途径。牧民定居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居住方式的改变,更是生产方式的跃迁,社会观念的变更。xxxxx市齐巴尔吉迭是我市原牧民定居点,也是我市牧区牧业生产的重要区域,目前该区域牧民牧业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为改变这种原始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自1998年开始在以工代赈资金的扶持下,xxxxx市政府着手实施牧民定居工程,至2006年已有部分牧民在此定居。实践证明牧民定居可以缓解草畜

6、矛盾,有效遏制草场退化,有利于提高牧民生活水平,改善牧区综合效益。但是,由于受自然、历史、文化、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和缺乏固定的生产、生活场所,目前,xxxxx市牧民定居点在建设规模、建设速度等方面与畜牧业发展速度相比较仍很滞后,以至严重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2007年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xxxxx地区地委行署为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进程,2005年提出了将今后三到五年作为地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年,重点建设和完善畜牧业基础设施。xxxxx市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精

7、神和地区提出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就如何切实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牧民增收,多次召集各方面专家召开专题论证会,专家们一致提出推行牧民定居工程。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牧业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1实施牧民异地搬迁定居项目是一项德政、民心项目,市委、政府以创造和改善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主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多元化融资补充,建设牧民新村,实现牧民和贫困户定居,将使农牧民过上美好、和谐的日子。2.1.2

8、截止2006年末,全市共完成高标准配套完善牧民定居1079户,尚有多数牧民需要实施定居建设工程;同时,由于牧区乡镇(场)地处山区,地广人稀,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已定居的部分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仍然较为恶劣,部分村队至今没有自来水,严重影响了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牧场社会经济的发展,牧户因没有脱贫致富的条件,致使常年贫困的局面一直无法改变。实施牧民易地搬迁定居,是改善当地农牧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当务之急。2.1.3长期以来,由于农牧民四季游牧、粗放经营的养殖模式,造成市域草场过度利用,保护不足,草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全市共有草场草地面积516.91万亩,现土壤中度侵蚀(退化、风沙、

9、盐害、水害)面积已达到155万亩。全市14个牧业村拥有草场面积260万亩,过冬牲畜14.66万只标准畜。由于牲畜未达到配套定居,牲畜主要由冬牧场承载,造成冬牧场严重超载过牧,产草量不断减少,部分草地退化,几乎变成荒漠。近几年,xxxxx市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约10万亩;由于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使xxxxx市草原水资源短缺和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改变传统游牧养殖方式,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2.1.4拟搬迁定居的七个乡镇(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牧区,又是比较贫困的地区,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牧民住房简陋,出行不便,一直存在着生活动荡、就医难、上学难、

10、吃菜难、交通闭塞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改善牧民生产和生活条件迫在眉睫。实施牧民易地搬迁定居项目,使牧民在相对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齐全的定居点集中居住,改善牧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是促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文化,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发展观的客观要求。2.1.5全市14个牧业村的牧民虽已达到定居半定居的生活方式,但牧区冬牧场牲畜越冬问题仍是历年来春季安全生产的重点问题,牲畜饲养未形成舍饲圈养,在春季出现雨雪灾害天气,牧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往往出现被动抗灾的现象。实施牧民定居工程,完善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是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的可靠保障。2.1.6因多年以来山区乡镇(场)的畜牧业以传统的游牧方式为

11、主,牲畜随水草而居,常年转场,给及时实施牲畜重大疫病防疫、品种改良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同时,牲畜饲养地距离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及加工企业较远,使牛奶、育成畜及皮毛等农牧产品销售不便,销售信息闭塞,农牧民养殖产品无法及时转化为经济效益,以至阻碍了牧民增产增收。通过本工程的实施,新建一个牧民新村,配套完善的防疫体系和销售网络,可有效的促进畜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致富进程。2.1.7牧民受传统的追求数量、存栏的思想主导,牧区牲畜出栏率、商品率一直在60、50之间徘徊,牲畜单体产肉(奶)量与农区相比,仍维持在较低水平;同时,牧民在饲养过程中,饲养技术水平难以提高,牲畜饲养模式粗放,长草短喂、短草槽喂、三贮一化技

12、术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难度较大,普及率较低,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使养殖效益有所降低。实施牧民易地搬迁定居项目,牧民集中定居,大力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发展农牧业生产及提高农牧民收入奠定良好的基础,极大地促进全市各族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2.1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齐巴尔吉迭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现有可使用土地7.2万亩,地势相对平缓,可满足农作物和优质饲草料的生长,这为牧民定居以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今后生产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2.2.2项目区草场资源丰富。齐巴尔吉迭项目区草场资源较为丰富,可进行改良和围栏建设的草地面积达7.68万亩,经考察核实,齐巴尔吉

13、迭区域的草场使用权均属我市所有,且该地交通便利,又有部分引水工程,只要进一步做好续建引水工程,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和饲草料地的灌溉问题,完全可以进行牧民异地搬迁定居工程。2.2.3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市委、政府历年来对牧民异地搬迁定居工作非常重视,通过几年的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全市各族领导干部均对实施牧民定居工作的必要性达成了共识,同时也对搬迁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市、乡(镇)场两级政府部门都实行了领导责任制,组织机构健全,由专人抓落实,组织人员到位,并制定了专项优惠政策,市财政为成功实施配套完善的牧民每户补助资金2000元,各乡(镇)场也因地制宜的制定了补助建设用砖、配套饲草料地、

14、减免相关费用等优惠政策,使牧民搬迁定居工作顺利开展有保障。2.2.4群众积极性高。由于搬迁定居工程与当地牧民自身生产、生活条件有着直接的关系,现有的生产生活条件严重影响到了牧业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广大牧民对牧民定居问题非常重视,想方设法筹集建设资金,密切配合搬迁工作的实施。2.2.5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管理已逐步走上正轨。通过多年的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牧民定居工程在施工建设期均实行三项责任制,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在后期运行管理上,逐渐总结经验教训,各类运行管理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完善,新的管理运行机构模型逐步启动,为今后牧民定居工程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牧民异地搬迁

15、定居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为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坚强的后盾和保障作用,人民只有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才能上去。由此可见,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必要和可行的。第三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3.1自然概况3.1.1地理位置xxxxx市地处东经824l183141l,北纬462147141之间,东与额敏县毗邻,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为界,南至额敏河谷与裕民县接壤,南北最长90公里,东西最宽58公里,全市使用土地面积为653.041万亩。 xxxxx市地处塔额盆地的西北部塔尔巴哈台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南倾斜。中山区海拔1400米2300米,最高峰2836米,低山区海拔1000米-1400米,黄土丘陵区海拔800米-1000米,山前倾斜平原由海拔800米逐渐降到额敏河河谷的400米左右,坡降由15降至2。 3.1.2行政区划xxxxx市属农牧结合市,全市共辖五乡一镇,三个农牧场。 3.1.3气候条件塔额盆地三面环山向西开口,地势北高南低,为西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