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三母亲河2三峡之秋第二课时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7593738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母亲河2三峡之秋第二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母亲河2三峡之秋第二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母亲河2三峡之秋第二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母亲河2三峡之秋第二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母亲河2三峡之秋第二课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母亲河2三峡之秋第二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三母亲河2三峡之秋第二课时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信息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教师李彩霞单位党寨中心学校课题名称六年级语文上册三 母亲河2 三峡之秋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体会“双关”“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2、 学习诗画相结合的传统书画艺术基本的欣赏方法; 3、 感受诗、书、画传统艺术魅力,使学生受到坚韧不拔之气节的熏陶。学情与教材分析墨竹图题诗是北师大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八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首诗是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郑燮的一幅墨竹图上的题诗。经过五年以来的学习,学生已经大体掌握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从教材的编排意图上来看,本课不同于以往的古诗教学。按照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

2、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本单元承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在读懂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还要体会和感悟“双关”“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感受诗书画印于一体的中国书画的艺术魅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这也是落实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具体体现。教学重点: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编排意图,我将1、 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体会“双关”“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2、 学习诗画相结合的传统书画艺术基本的欣赏方法;作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由于小学阶段的学习经历所限,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相关历史背景了解不够充分,会导致与古诗所表达情感产生距离。教学过程与

3、方法1、导入:从解题入手,通过师生对话运用文中插图引导学生理解诗题“墨竹”“题诗”的意思。(导语设计的思路:一是导入本课学习内容。二是使学生意识到插图也是学习的资源。) 2、学习新课: 运用插图,引导学生质疑,同时公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解决疑问,学习诗画欣赏的方法。 学生自读古诗及“诗画欣赏”,教师巡视。针对学生自读遇到的困难,教师组织大家进行交流解决。(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目标去学习,体现学习的核心价值,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通过巡视观察,搜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为下一步教学做准备。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能够解决的问题,老师不讲,落实高效课堂的理念。)教师总结方法并板书:了解作者 (板

4、书)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背景资料、指导学生诵读古诗,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意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很困难,我重点说说通过朗读指导,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环节。)读正确做到读音和节奏都正确,划出节奏线。教给学生传统吟诵当中最基本的方法“平长仄短”。(师配乐示范)学生练习,然后请3人在老师语言创设的氛围中朗诵。师引导:在衙斋中,面对着刚刚完成的作品(指大屏幕),面对着那散发着清香的未干墨迹,郑燮沉重地吟诵道:生吟诗。天刚蒙蒙亮,心情焦急的郑燮已经在赶往上司衙署的路上了,当他看到路边鳏寡孤独的老人,无依无靠的孤儿,他伤心地流着泪吟诵道:学生吟诵当他赶到上级的衙门,面对着的都是冷漠的官

5、吏,轻蔑的目光时,他的心中充满了强烈的愤怒,但他强忍怒火吟诵道:生吟诵师生齐诵:师画竹子(板书)(通过这种形式的朗诵,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抑扬顿挫的音律美,节奏美。同时体会到作者那心系于民,高标挺立的情感和人格魅力。这种理解和感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积累和叠加,而是调动了学生内在的意义建构。不但使学生知道怎么读,而且使学生在意义构建的过程中认识到为什么这样读。) 体会表达方法在学生充满情感的诵读以后,我运用墨竹图引导学生体会“象征”和“双关”的表达方法理解了诗意,我们再来看这幅墨竹图,用心聆听,好像有声音从图上传来,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风吹雨打竹叶声 饥民的哀嚎声)师总结:这风吹雨

6、打之声、饥民号寒之声,全在这“一枝一叶”中了。(板书:双关)。表面上写竹子,实则指百姓,这就是“双关” 总结诗画欣赏方法并板书:结合背景(书画艺术的魅力在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相得益彰。其艺术魅力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老师又不能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我基于学习的引导者身份,引领学生自己发挥想象,直接与诗画作品展开对话,透过作品与郑燮相隔二百多年的时空进行心灵交流。使其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同时,灵性和心智得到激活和提升。) 深化体验,升华情感。幻灯 难得糊涂体会难得糊涂:遗憾的是郑燮拯救灾民的行为不但没得到上级的支持,反而因之罢官,你们认为郑板桥糊涂吗?他的朋友为什么说他

7、糊涂呢?从那倔强的笔法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正像郑燮的另一首诗所表达的那样。 幻灯 竹石 师生和着伴奏齐诵,感受郑板桥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板书:品味诗画 运用板书总结诗画欣赏的步骤:一、回顾引入:1、出示美丽的大兴安岭一课中“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群,还穿着绣花鞋。” 2、结合美丽的大兴安岭说说“白桦”是什么样的?3、找找文中的段落哪些句子在描写“白桦”?指名读。4、理解“低吟浅唱” 二、揭示课题: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三、学习课文(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3、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二)

8、深入理解文章1、自由读课文。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话林低语吟唱呢?2、“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3、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

9、了什么?(2)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指生读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指导学生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3)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利,在岗位上绝不抽烟、限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4)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5)指导朗读本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4、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1)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

10、存的远大的目光。(2)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3)指导朗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四、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1.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谁在低语?他在低语什么?2.总结启发想象。是啊,有多少边疆建设者,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了他人,甘于牺牲自己,默默奉献,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人呢?3.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有得到了什么启示呢?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双关”“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诗书画传统艺术魅力。导师评议: 单位:姓名: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