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9讲:箭与歌、别离(教师版).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7592739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9讲:箭与歌、别离(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9讲:箭与歌、别离(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9讲:箭与歌、别离(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9讲:箭与歌、别离(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9讲:箭与歌、别离(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9讲:箭与歌、别离(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9讲:箭与歌、别离(教师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箭与歌、别离_一、箭与歌1、能够理解诗歌的意象及其友情内涵。2、学习诗人借助于形象的语言、巧妙的构思和极普通的意象传达深刻的内涵的技巧。二、别离1、加强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2、体会诗歌内在的情绪,深邃的哲理。3、体会诗歌严谨的结构。一、箭与歌(一)文体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详见第八讲旧日的时光)(二)介绍作家及作品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HenryWadsworthLongfellow,1807年2月27日1882年3月24日),美国诗人、翻译家。出生于美国波特兰,在波士顿坎布里奇逝世。在他辞世之际,全世界的人都视他为美国

2、最伟大的诗人。他在英格兰的声誉与丁尼生并驾齐驱。人们将他的半身像安放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在美国作家中他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三)写作背景箭与歌(The Arrow and the Song)是美国诗人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的作品,歌颂了友谊的地久天长。(四)结构分析全诗共三个小节:第一节:“我”曾经随意射出一枝箭,眼睛跟不上箭飞翔的速度,所以不知道它落到哪里去了。尽管写的是生活中普通的小事,但细细品味,我们会发现它寓意丰富,耐人寻味。第二节:随随便便哼支歌,歌声飘扬,自认为没人会记住它。第三节四句诗画龙点睛,在前两节貌似平淡的叙述后,忽然出现转折:很久以后,发现箭插在一棵橡树上,同样,

3、那支歌也自始至终活在朋友心中。诗人将“箭”与“歌”的相似关系扩展到新的层面:很久之后诗人在一棵橡树上找到了那枝箭,同样,也在朋友心中找到了那一支歌原来朋友一直在(五)艺术特色作者以“箭”与“歌”为意象,巧妙而含蓄的赞美了友谊的地久天长,那是一种在时光的长河中,历尽岁月沧桑却永不褪色的惺惜与高尚。朗费罗善于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种种细腻悠长的情感,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的短诗创作中。箭与歌是朗费罗歌颂友谊的一首著名抒情短诗,被选入过多种英语诗歌读本,在西方几乎家喻户晓。不过,该诗的成功之处显然不在于它的主题,而在于它的巧妙的构思。首先,就该诗的题目而论,我们看不出诗人的任何意向性,两个名词“箭”与“歌”的

4、并置也显得很突兀,诗人似乎有意在给读者设置一个悬念。这种悬念待到我们读完前两节时才有所缓解:在第一小节中,诗人表现了箭的意象,以自己眼睛无力捕捉飞箭的踪影来衬托一种潜在的无奈心境;第二小节中,诗人以吐出一支歌来代替第一小节中射出的箭,意象显然进一步内化,因为歌声来自歌者的内心,然而,歌的飞颺更是眼光无法追随的,无奈的心境反而进一步加重了。我们在这两节中轻易地窥见了内在的关联,即箭与歌的相似性,由此对题目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不过,我们依然看不透诗人的意图,难道他只是在表露自己的无奈?第三小节则完全颠覆了我们的揣测和印象,那支射出去的眼力无捉的箭居然出现在诗人和我们的面前,好端端地插在橡树的枝干上

5、;但更让人奇怪的是那支无形的早已散失于空气中的歌儿竟然也完好无损地存在着,原来它在诗人朋友的心间找到了美好的家园。诗人在最后颠覆我们的想象的同时也彻底荡除了前两节中的那种无奈的情绪,而该诗的主题也就水落石出。诗人用保留在朋友心间的歌声来象征“我”与朋友之间长存的友谊,他并未直接点明自己的主题,而是让读者去细心地体会,体现了诗歌的含蓄特点,而我们上面提到的该诗在构思上设置的悬疑其实也是这种含蓄性的表现。另外,该诗的含蓄性还表现在它对多层次比喻修辞法的运用上。首先,“箭”是“歌”的喻体,诗中第一小节对“箭”的描述不过是对一个喻体的描述,其目的是引出对本体“歌”的描述。其次,“歌”又是“友谊”的喻体

6、,对“歌”的描述是为了转喻友谊的存续状态。所以,在这首诗中,“歌”既作为本体存在,又作为喻体存在,表现出诗歌语言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该诗含蓄隽永的风格与其明晰轻快的节奏相得益彰,它属于英语诗歌中常见的四音步抑扬格四行诗体,在尾韵上采用两行转韵的aabb形式,如第一小节的air,where,sight,flight,押的是典型的单韵或男韵,每一个韵音放在诗行重读的末尾音节上,好像作者在向我们倾诉和坦白自己的苦闷,但这一切又都瓦解在最后一轻一浊的音调中。无论是该诗的主题、格律还是语言,都可以说是极为朴素的,但诗人的过人之处就在于用最朴素的材料写出最让人难忘的诗歌。二、别离(一)文体诗歌:用高度凝练的

7、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详见第八讲旧日的时光)(二)介绍作家及作品冯至(1905年1993年),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冯家为天津著名盐商,盐引在直隶涿州,八国联军侵华后避难于涿州,故生于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四中。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三)写作背景别离,和其他十四行诗一样,均作于1941年

8、。原是作者在昆明时送给朋友的。那时,为躲避日寇的飞机轰炸,诗人从昆明来到近郊的一座深山。他虽然离开了闹市,身居茅屋,但仍关心着天下大事。他的眼睛专注着多难的人生,“担负着工作的辛苦”。由于有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他即便是抒发个人的感受,写别离这样的题材,也没陷入李义山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窠臼,而是道出暂时的别离与永存的友情的辩证关系。作为友情颂歌,它宛如熊熊跃动的火苗,暖人肺腑;作为精神营养品,它又好似澄明晶亮臻于纯青的炉火,逗人思索。(四)结构分析第一节:分别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在把世界劈成两半。诗人的这种奇想,完全有现实依据。因为彼此工作都很忙,再加上相距遥远,相聚的机会就

9、更少了。想到这里,一股悲凉的情绪不禁涌上心头,浑身骤然感到寒冷起来。别离是痛苦的,但诗人并没有悲观厌世。诗人用“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这样奇特的比喻来表达分别后的感受:眼前的世界一下子空阔起来,一种新奇感油然而生,获得全新的生命感受。第二节:这一节诗人承上把别离看成是“降生”,看成是新生活的开始,一切从零开始,投人生活,努力工作,“担负着工作的辛苦”“把各人的世界耘耕”,这样不仅可以排遣别离的痛苦,更可以使友情有新的发展。第三节:诗人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内涵。诗人认为:人间只要有友情的存在,有彼此的勉励和相互支持,寒冷的可以变成温暖的,陌生的可以变成熟悉的,离别的痛苦也可以化为前进

10、的动力,并使每次重逢都有初次见面的新鲜感,使从前的体验也因为距离而成为刻骨铭心的记忆,使友情永不衰老。第四节:诗人的思考进一步升华:我们的人生仿佛是由一次次别离和欢聚组成,既彼此融合又各自独立,只要保持精神状态的年轻,会使人觉得不知老之将至,“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友谊常青,人生不老。(五)艺术特色这首诗从“招手”的具体描写开始,以抽象的感悟结束。淡化具体的离别场景描绘和过程交代,侧重表达内在的情绪和深邃的哲理。比如别离的地点、“我们”之间的关系(是老同学,还是老同事),都不明确。彼此间担负的是什么工作,这次相聚谈了些什么,也不清楚。这种情节的淡化,造成了主题明确性的减弱和诗意的艨胧。由身

11、边感到冷忽然又感受到眼前辽阔,这种跳跃也是造成此诗难懂的一个因素。然而难懂不等于不可解。只要我们抓住此诗的重点不在交代事实,而是刻画内在情绪和表达深邃的哲理,便可品尝这首“思与诗相结合”的“沉思的诗”的韵味例:阅读箭与歌回答问题1.下面对全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用形象的语言概括了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揭示了道理,毫无说教之感。B. 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名篇,不仅由于它歌颂了深厚的友情,而且由于它构思巧妙,诗人把“箭”与“歌”以同样的结构、同样的语气叙述出来。C. 诗可以说是“卒章显志”,指出箭与歌的归宿,让人豁然悟出诗的主题。D. 这首诗选取生活中的普通事情,信手拈来,用浅近的事物表

12、达出浅近的道理,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解析:这首诗看似意思浅显,其实内容深刻;看似素材是信手拈来,其实运思独到。答案:D2. 下面对诗的有关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第一节是写箭,第二节是写歌,这是两种毫不相干的事物,这类似于中国诗歌中的比兴手法,写箭只是为了写歌。B. “也找到那支歌,首尾俱全,一直藏在朋友的心间”一句类似于流行歌曲中的“当你遗忘的时候,我依然还记得”,说明了人们会永恒地记住你不经意的友情。C. 这种信手拈来的运思正是从生活的普通小事中表现出来的,也在告诉人们,对于生活中的小事也要慎重,不可过于随意。D. 诗人用了类比的手法,用形象的语言告诉人们,许多事情都存在着

13、相同的道理,正如人们唱出的歌和箭一样,飞逝了,再也寻它不着。这里也隐含着时光匆匆的意思。解析:A项,此诗并不像中国诗中的比兴手法,“箭”与“歌”之间是喻体与本体的关系;C项,诗的意旨并不是说人们要注重小事,而是说人们在不经意中善待他人必然会得到别人的友情;D项,不是类比手法,而是比喻手法,用箭与歌比喻朋友间的情谊,诗中也没有告诫人们“时光匆匆的意思”。答案:B3诗人运用意象写出一种人生情感,这两个意象构成比喻关系,其中_是喻体,二者的相似点是_。解析:分析比喻句,本体喻体是比较好找的,比喻也是诗歌常用的修辞之一。答案:箭都送入“空中”,都是“不知落于何方”,都是眼睛跟不上的。4诗的前两节可视为悬念,第三节是释疑,也表现了主旨,请分析理解本诗的主旨。答:_ 解析:文章的中心比较好掌握,围绕友谊回答即可。答案:歌颂友谊,表达友谊的深沉与真挚。例:阅读别离回答问题1.“别离”是痛苦,让人“身边感到冷”,为什么却又说“眼前突然辽阔”,“像刚刚降生的婴儿”?答:_ 解析:作者认为别离不该是消极的,离别如同获得全新的生命。答案:诗人没有因“别离”而悲观消极,而是认为“别离”尽管痛苦,却可以使各自面临新的世界,获得全新的生命感受,所以说又“像刚刚降生的婴儿”。2.为什么“别离”后“担负着工作的辛苦”,“各自把个人的世界耕耘”?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