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 如何阅读和写作散文.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7591762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 如何阅读和写作散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教学 如何阅读和写作散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教学 如何阅读和写作散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教学 如何阅读和写作散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教学 如何阅读和写作散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 如何阅读和写作散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 如何阅读和写作散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散文漫话 散文,诠释有二:指不讲究韵律的文章(区别于韵文)。 指除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随笔、特写等。(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2月北京第139次印刷)由于散文概念内涵丰富,外延宽泛,所以它自远古产生以来,便富有生命力比较活跃。 中国是散文的国度,散文是中国文学的母亲。 “宇宙悠邈,造物神秘。尘寰奥博,世象纷纭。人生匆遽劳瘁,命运莫测高深。充满灵性的祖宗写忧而造艺畅怀以成文。”(引自李存葆也说散文大众日报2002年6月23日) 散文举要治繁,含宏万汇,高可到九天摘星,深可到沧海猎珍,大可拥抱三山五岳,小可掇拾泪珠一滴。散文情感的触角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亲。 不论是记、

2、传、书、札、柬,还是疏、论、序、跋、碑,先人都留下了震古烁今之作。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便产生了所谓的先秦诸子。诸子散文富有个性,各自发表创见,所以先秦在散文上也就成为一个富于创造性的时代,“一般的则莫不以散文的生动形象为后人所传诵,其中首推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50页)说理论世,自成一家。 论语是语录体,所记多为片断对话,并没有长篇大论。孔子述而不作,论语所以是并其言行而记载的,在散文上乃正是以能写出对话者的神情,活现地表现了每个人的个性与思想感情。论语正以此乃成为绝好的散文,也成为我们国学的清溯源头。 孟子是以雄辩出名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直逼得那些君

3、主们不得不“顾左右而言他”。孟子的散文头头是道,穷追不已,给人以无往而不利的印象,这正是孟子的特色。 庄子的散文以颖悟见长,所谓“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他不重逻辑上的辩论,而诉之于感性的直觉,所以庄子也最善于运用寓言的形式,使散文丰富生动,处处使人感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韩非子的散文痛快淋漓,明确肯定。先秦诸子中,法家的思想本是要立竿见影,马上解决问题。韩非子就以这样的一个精神表现在散文上,大刀阔斧,当机立断,正是韩非子散文的特色。我常惊叹,古人谋篇钩深致远,若无春蚕吐丝之累,杜鹃啼血之苦,焉能有那令人扼腕的天章云锦。 中国是个散文的国家,有悠久的散文传统。从诸子百家到唐宋八大家;

4、从“五四”时期的鲁迅、茅盾、朱自清、叶圣陶、巴金、冰心到当代的季羡林、余秋雨、余光中、卞毓方等诸多散文家,给我们贡献了诸多传世名篇佳作。当然,我们今天通常讲的“散文”,是指自由的抒写性灵的“纯散文”或说“狭义散文”。 文学大师们的艺术文本和精神资源,始终潜移默化地充实和滋养着当代散文家,对散文创作以烛照和启示。 经典的散文作家,常常能站在比较高的精神视点上,回应时代潮流,思索历史走向,关注普遍意义上的人类命运和人性状态,追求大向度、大命题之下的道义承担,努力服务于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培根在致友人的书信里说过这样的话:我写书不是为了消度空闲时间和供人娱乐消遣。我所关心的是人类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5、和困难。这是我愿意借助于正确和健全的理智思考来加以改进的。培根的随笔集人生论,即是关于人类生活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的分析和议论。”(徐鲁午夜时分,天使降临都市美文2003.11期12页)人生论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社会与道德方面的忠告”。培根的这些随笔是他的人生智慧和独到思想的浓缩,是他的人生练达和通晓人性世故的处世哲学的精华。 我们读培根的随笔集、季羡林、余秋雨、余光中、卞毓方等的散文精品力作,不难体会到:这样的价值趋向同我们散文作品中过多的小草小花、小情小调,过分的逍遥散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大向度、大命题的散文是一种以灵魂创造与精神裸现为基本点的,把目光投向更为开阔也更为博大的历史天地与

6、思想空间,进行积极的搜寻和细致的探照。把散文创作当作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创作兼有历史意味和现代特性的真正散文作品,从而使“民族的心灵之音散文”成为人类的精神财富。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散文凭借传统的支撑和时代的呼唤,一向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尤其是近10年当中,在文学总体上处于“低谷”“退潮”的情况下,散文竟然一支独秀。 散文贵有真情实感,这是散文的“魂”。散文写作不同于摄影,只是将生活情景画面写出来,要有自己的感想、视角。切忌沉醉于“风花雪月”之中,错误地以为散文必须是作者“围绕湖边、黄昏、落花、流水中呻吟”(秦牧语)才能写出。无病呻吟是散文之大忌。重要的是有感而发,写出真情、真性、真理、真趣

7、。 文章之道无穷,尤其是散文写作自由灵活,无一定规,无一定法,无一定式。它可以无拘无束的写景状物;可以自由随意地抒发感情;可以痛快淋漓地发表议论;也可以别出心裁地创造意境。散文写作看似容易,实则困难。“易学而难工”(王国维语)。此话千真万确。因为,好的散文是作者才赋、阅历、修养和学识的艺术结晶。将没有呼吸没有知觉的汉字小方块,排列成少大一点的方块,并鼓捣的活蹦乱跳,明智达理,魂牵梦绕实在不易。欲写好散文,除读书学习知识积累外,必须多多地留意社会生活,对周围的人和事注意观察、分析、研究。观察多了,生活积累厚实了。这样可以进行比较,然后去伪存真,选择有意思的,能给人以启发和深省的东西来写。“厚积薄

8、发”,写的东西就有内容,甚至充实有分量。 八十年代,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位资深编辑,唐韬先生(解放后,曾在上海邮政工会、全国文协上海分会、复旦大学等处任职。1953年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并任文艺新地、文艺月报副主编。1956年兼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1959年起调北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至今)的研究生, “他曾说过:五四以后的新文学界,朱自清等都是专门写散文的,不写小说;而在八十年代散文似乎变成了小说的副产品一个作家写小说累了,随便涂鸦即成散文,但他的主要创作还是小说能在学术史或文学史上奠定地位的散文很少。通常这样。这位编辑还说,目前小说是主流,文学讨论会都以小说为对象,说明这

9、个民族当前的文化素质不高。这不是说小说读者的文化素养差,读散文的人文化素养就好。但从民族的整体来看,能创作和欣赏真正优秀的散文,所需要的文化修养确实比小说多。”(陈思和漫说散文载都市美文2003.7期) 我学着涂鸦文学性的散文,对于往前的读书学习暂且不说,最直接的是得益于学贯中西的余光中先生的启示。2001年我看了于光中先生来山东大学参加100年校庆之际所写的山东甘旅爱不释手,一口气读了几遍,被大家讽范所感动。转年春天去泰安开会,泰安是我的故乡,在乡情的涌动下,于是写下了故乡抒怀一文。文章片幅比较长计9600多字,其中“泰山一掬”“同学相聚”“缅怀将军”三部分命题为故乡三章,2002年9月刊发

10、在胜利石油管理局文联举办的太阳河5期,同时看到中华当代散文大观征稿启事也有达无达的寄了出去,并没有抱希望,因我寄发的时间与截稿时间已迟晚了半月。可大约过了半月的时间,竟然收到入选函及荣誉证书。被北京瀚海图书编著中心入选编录大型散文典籍中华当代散文大观,由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发行。后来文章由泰山文化转载。本文乘故乡开会之行,触景生情,言泉流于唇齿,内心感受发而为文。所撰三章可独立成篇。“泰山一掬”表达了对故乡冲腾着的一腔施爱不尽的情怀。面对闻名遐迩的泰山,讴歌了泰山文化一个民族精神的家园。借取“万丈碑” 与刘伯温的一段传说,鞭挞了目前“跑官”“行受贿赂”腐败之象。“同学相聚” 既反

11、映了人们自然的某种常情,也斥责了目无组织纪律的拉帮接派,有害社会的不良风气,呼唤“五湖四海”精神。“缅怀将军”一章通过缅怀冯玉祥将军的丰功伟绩,讴歌了戎马将领,平民化的追求,高尚思想境界的人格美。我主张散文写作要给人美感,要注重反映现实,更要“鼓与呼”的思想精神,思风发自胸臆,自然激荡。正如中华当代散文大观序言中写到:“读这样的文章可以启心明智,陶冶性灵,凝聚意志,感怀于心,从而唤出人性中善的亮点。” 2006年暮春有机会去“新、马、泰”一游,又随际写下了南洋三国记游,其中“新加坡繁荣的绿洲”部分,被联合早报刊发在早报网“论坛”栏目中(2006-07-31)。编辑称赞道:“所写游记厚实稳重,有

12、着浓郁的文化气氛与亲切感。” 2007年8月有幸去俄罗斯圣彼得堡文化七日游,于是又写下了俄罗斯风情一瞥散文,发往太阳河后,编辑部卫良主任回邮件说:“美不胜收。”也几乎在这同时,经山东省散文学会秘书处、当代散文编辑部报送山东散文选终审委员会通过,同意入选山东散文选(19782008三十年散文选),此书拟于2008年12月底前后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面对全球化语境的中国散文作品不断出现,我们无需一味妄自菲薄,相反倒应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当下国内有利于散文创作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环境,努力去创作兼有历史意脉和现代特性的、融民族风范和世界胸襟于一体的散文作品。 岁月的河流奔腾不息,文学的河流不息奔腾。历史的文化长河是无情的,它自然的奔流奠定了筛选、沉淀、滚动向前的态势。也许我们穷毕生心力也难留下一点为后人称道的文章,但我们仍会像苦行僧那样去跋涉,去探索,因为探索的过程也是美丽的。 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