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珠海市教育科研课题.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7548574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7-珠海市教育科研课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37-珠海市教育科研课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37-珠海市教育科研课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37-珠海市教育科研课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37-珠海市教育科研课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7-珠海市教育科研课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7-珠海市教育科研课题.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7-珠海市教育科研课题珠 海 市 教 育 科 研 课 题 开 题 报 告 书 课题名称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课题类别 规划课题 立项编号 所属学科 历史 课题主持人 夏爱武 所在单位 珠海市实验中学 填表时间 二八年八月 珠海市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制2008年5月课题负责人姓名夏爱武性别女民族汉出 生年 月1973年 5 月 5 日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中级学科专长课堂教学与研究最后学历 研究生最后学位硕士工作单位珠海市实验中学联系电话办:8357096 传真:移动电话:13005794670通讯地址珠海市实验中学石花东路60号邮政编码519015电子信箱X第二负责人姓

2、名闫淑华性别女出 生年 月 1964年 8月 日 专业技术 职务中教高级 学科专长历史移动电话:13232290985电子邮箱:工作单位珠海市实验中学学历 / 学位本科、学士主要参加者姓名年龄职务职称学历学位在研究中任务分工工作单位夏爱武35中级研究生课题研究的方案设计珠海市实验中学阎淑华44高级本科组织实施、研究报告珠海市实验中学王晓敏45高级本科实验教学与研究珠海市实验中学李薇45中级本科实验教学与研究珠海市实验中学和玲霞39中级本科教学设计与案例编写珠海市实验中学王雪松38中级本科案例、课件设计制作珠海市实验中学郭春洁37中级本科资料筛选和课案设计珠海市实验中学张根存28二级本科案例设计

3、、课件制作珠海市实验中学黄小清27二级本科课件、教学设计汇编珠海市实验中学林小乔27二级研究生实验研究报告论文汇编珠海市实验中学课题第一负责人近3年科研概况承担或参与的市级以上科研项 目 课题名称课题类别立项时间批准单位是否主持人是否结题南国明珠珠海国家级2001年中央电教馆政史地学习小组组长结题珠海历史地方性课程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省级2003年广东省教育厅实验网站负责人结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2005年广东省教育厅珠海实验中学课题负责人否课题第一负责人近3年课题成果发表情况课题成果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情况 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发表或出版单位发表或

4、出版时间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2007年度珠海市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刊登在在研究中成长珠海市教育学会,珠新出许字第K01979号2008年4月浅谈网络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合理利用论文教育信息技术广东省电教馆教育信息技术杂志社 CN44-1529/G42007年第九期祖国统一大业高中新课程历史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7-5361-3165-82005年课题第一负责人近3年课题成果获奖情况课题成果在市级以上获奖情况成果名称奖项名称等次 获奖时间评奖单位南国明珠珠海全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主题网站展评一等奖2005年11月中央电教馆珠海历史

5、地方性课程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2005年12月16日广东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评奖办公室一、课题论证(以下三项内容9小项都必须填写齐全):(一)本课题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目的意义;本课题预期成果内容及其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1本课题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乌美娜教授主编的教学设计)。学习理论方面可以运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教学理

6、论方面可以主要运用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的理论;目前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泛能教学设计、贯一教学设计、基于活动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混合学习等。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更有效地实现历史学习的价值。2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目的意义。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主要有四方面的力量参与:电化教育(技术教育)界的研究人员是第一支研究力量,第二支研究力量是从事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邵瑞珍、皮连生教授十余年来致力于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也非常重视教学设计的应用。第三支研

7、究力量是教育论工作者。第四支研究力量是中小学教研人员。近几年来,关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应用研究又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更多这方面的专著、文章和教学设计案例。如由孙立仁著的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2004),作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心理学理论的中学各科教学设计的研究课题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皮连生、刘杰主编现代教学设计(2005)作为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开创了现代教学设计在我国大范围推广的先河;还有2006年钟志贤著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等等。在历史学科领域,有关新课程下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学科教学的专著,有赵亚夫主编的历史新课程研究系列,作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

8、列教材,其中张静、李晓风、姚岚、孙楠著的历史学习方略(2003),石蔷、齐渝华编著的历史教学课例分析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都有很好的启示意义;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是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主编的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2005),而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学的第一线,还需要大力推动历史教师真正自觉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进行实践。本课题是依据2003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通过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并结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实践应用研究的课题。研究的目标在于探求更科学有效的课程教学方式,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一次新课程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9、酝酿,2004年秋,高中新课程改革首先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开始试验,到现在只有两年多的时间,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进行高中历史新课程实践的研究还比较少。但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通过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切实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3本课题预期成果的内容目标(应用研究的成果目标尽可能采用便于评价的量化指标)、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过对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对历史课堂教学进行优化的实践,寻找将先进的教学设计转换为学

10、科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总结反思,促进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更优化发展。对于日后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预测,在新课程改革下,应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中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的认知过程,更不仅仅是外部种种环境因素的作用,应从人的整体发展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因素,诸如学习动机等情感因素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得到反映。同样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是课程重要的开发者,也应该注重教师的能力特征和个性特征在教学设计中所起的作用。(二)本课题的重要观点;课题研究的重点和基本内容;本课题的创新之处。1本课题的重要观点(即理论依据和在实践中的认识,以此作为指导研究的依据

11、):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教学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我国教学改革与研究中不断拓展,对发展教育理论和深化我国的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中,自觉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深入开展历史教学设计研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换为教学实验,对减少和克服传统历史教学僵化、呆板和面对新课程历史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和提高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四年来的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通过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切实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2课题研究的重点和基本内容(将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进行研究)。(1)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学习在教学设计

12、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的设计,通过规定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来引发学习者内部的认知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习者心理机能的目的。(2)重视学习资源的设计。通过内容给学生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培养学生选择和利用资源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资源能够学会自主学习、自适应性学习等。(3)有特色的目标体系选择依据和实施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评价标准。(4)对学生采用新的评价机制。即采用多元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3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与传统备课相比,现代教学设计对我们教

13、学的启示和要求不仅仅是教育技术方面的,其中蕴涵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值得我们借鉴。更重要的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下,对于传统性较强的历史学科教学而言,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有效结合学科教学的推广应用,在促进历史教师角色转换、对学习者的分析以及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都有迫切的现实需要。(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途径、方法;预期各阶段的成果及形式。1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中学历史教学设计是依据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从历史学科教学特点出发,分析课程与教材、根据学情设定教学目标、因地制宜地利用媒体和环境来考虑教学方法、预设教与学的全过程并进行评价反思的动态系统。在历史教学设计中利用系统科学的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和反馈原理,能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既要做到明确每个教学因子在教学进程中的作用,也要能为每个因子发挥作用提供时间、条件或机会。设计教学过程应遵循一定的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