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750928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 2分,共60分。1.商周时期对异族群体的经略方式存在差异,商人与异族建立的多是一种或稳定或不稳定的联盟关系,而周人则直接将姬姓贵族分封到这些异族聚居区。这一变化旨在()A. 加强中央集权 B. 强化贵族专权 C. 维护统治秩序 D. 增进文化认同2.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A. 统一性与集权性 B. 分散性与松散性

2、C. 统一性与制衡性 D. 独立性与落后性3.如图为2018年入选国家宝藏的两件青铜器商代皿天全方罍和西周大克鼎,它们分别是皿氏一族为祭祀父辈先人、大贵族克为祭祀祖父而铸造。以上文物信息反映出()A. 中国先民敬重宗室血脉之情 B. 商周时期“家国一体”的特色C. 先秦时期礼乐等级制度盛行 D. 分封制下周王与诸侯的关系4.春秋时期被灭的诸侯国有60个以上,但其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华)夏国相灭只占极少数,姬姓相灭的例子尤少。这一现象说明()A. 周天子权威足以维持秩序 B. 诸侯争霸促进了国家统一C. 宗族和姻戚关系发挥作用 D. 诸侯国之间力量势均力敌5.有学者指出,吕不韦任秦国

3、丞相时,就经常不自觉地越位,他精于怎样获得权力,但是不懂得放弃权力。为防止出现这种不自觉地越位现象,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 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B. 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C.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 重用侍从建立“中朝”6.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 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期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

4、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理解是( )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 从人治到法治化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为民主政治奠基8.汉初,刘邦以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国为基础分封诸王。九个同姓王和长沙王吴芮的封地,约相当于关东六国故地,中央管辖的十五个郡主要在关中地区,大致相当于秦国范围。这反映了汉初郡国并行制( )A. 迅速形成地方割据 B. 阻碍社会经济发展C. 实现中央垂直管理 D. 尊重各地原有传统9.比较下列甲、乙两图,由甲图到乙图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中央官吏日益增多 B. 以分权实现集权C. 尚书省权力最大 D. 太尉权力分到兵部10.开元十一年(公元

5、723年),唐玄宗改政事堂(宰相议政之所)为“中书门下”,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简化了中枢机构的决策程序。这一变化( )A.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行政效率 B. 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C. 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 使中枢机构的运行更加民主11.元人程钜夫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元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这两段材料()A. 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 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C. 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 D. 相互矛盾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12

6、.西汉时,察举贤良的对策由天子亲自主持,“策试”内容侧重于当世要务和治国治民的现实问题,即所谓“录政化得失,显而问之”。据此可知,当时的察举制( ) A. 重视被察举官吏的实际才能 B.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C. 将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结合 D. 不再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13.魏晋时期,朝廷一般会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其籍贯所在郡的中正官,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分高下九等,成为授官依据,这就是所谓的“九品官人法”。由此可见,“九品官人法”( ) A. 能体现统治者选贤的用意 B. 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C. 始终被中央政府严格控制 D. 表明了政权的开放性14.邓之诚先生说

7、:“唐行科举制度,凡举士铨官,皆重考试。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这反映出科举制( ) A. 加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 彻底排除门第对选官的干扰 C. 把选官任官权力收归中央 D. 推动上层官宦间的政治联姻15.朱元璋曾说,“夫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伟,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朱元璋意在强调元朝灭亡的原因是( )A. 皇帝用人不当 B. 中书权重难制 C. 行省制的弊端 D人主疏于政务

8、16.清代,凡诏令密旨,由军机处拟就,经皇帝裁定后直接密封发出,不再经过内阁,称为“廷寄”;而内外各官重要章奏绕过内阁,由军机处审定直送皇帝,称为“奏折”。由此可知,军机处的设立( ) A. 削弱了六部权限 B. 有利于君主专制强化 C. 完善了行政体制 D. 使内阁议政功能丧失 17.下表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丞相(宰相、副相)的人数统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朝代丞相(宰相、副相)人数朝代丞相(宰相、副相)人数秦6位两宋121位西汉47位明4位唐182位清0A. 中国古代宰相权力持续削弱 B. 宰相人数变化反映君主专制加强C. 唐宋时期宰相增多威胁皇权 D. 明代宰相人数减少提高行政效率18.下图为

9、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A B C D19.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中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系列发明创造,形成独特的生产结构、地区分布和技术体系,在农艺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居于古代世界的前列。如下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A. 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 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 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 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20.如图所示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文明的发展。其中利用自然力并改进技术提高效能的是()A. B. C. D

10、. 21.从春秋开始,随着铁农具、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农业生产过程的个体性质也获得加强,农民大肆开垦,自垦田经营蒸蒸日上。这反映出()A. 井田制已完全瓦解 B. 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 小农经济逐渐发展 D. 个体生产成为主体22.唐六典载,“凡营军器,皆镌题年月及工人姓名,辩其名物而阅其虚实”;司马光曰,“其百工在官者,亦当择人而监之。以功致为上,华靡为下,物勒工名,谨考其良苦而诛赏之”。唐宋推行的“物勒工名”,是为了()A. 加强对民营手工业的监管 B. 面向市场,获取垄断利润C. 提高官营手工业品的质量 D. 提倡实用,反对奢靡浪费23.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

11、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A. 新兴手工工场逐渐发展壮大 B. 区域之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C. 手工业发展专业化趋势明显 D. 传统自然经济开始逐渐瓦解24.明朝初年,景德镇有官窑58座,但为完成上贡任务,官府把部分烧造任务交给民窑并给予报酬;清朝时,御窑仅剩6座,大量烧造任务基本落在了民窑身上。材料反映出当时()A. 制瓷业实现了官民融合 B. 民营制瓷业发展艰难C. 民窑因政府重视而发展 D. 官营制瓷业日趋衰落25.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

12、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 官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 B. 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 加强了对市场的直接监管 D. 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26.某学者在研究清初经济时写道:在松江府属诸州县,“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浙江种植桑树,“尺寸之堤,必树之桑”;广东种植甘蔗十分普遍,“连冈接阜,一望丛若芦苇”;福建“烟草之植,耗地十之六七”。其意在说明当时部分地区()A. 农业商品化程度较高 B.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 粮食产量受到影响 D. 农业受到资本主义市场影响27.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上海船户张元隆揽装商客价值数万两银的布匹、瓷器“前往辽东贸易”;同年八月,松江船户张永升揽装茶叶、布、碗等货物“前往关东贸易”。这说明当时()A. 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B. 民间贸易缺乏政府监督C. 出现了实力强大的商帮 D. 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28.汉武帝时下诏规定:有工商业户籍的商人及其家属,都不能占有田地。有敢于违反法令而购买田地的,官府要没收他们的田地。此规定主要旨在()A. 抑制土地兼并的发生 B.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 防止国有土地的流失 D. 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29.在明清小说中,有大量叙述和描写文人弃学经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