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说课稿.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749027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塘月色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荷塘月色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荷塘月色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荷塘月色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塘月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荷塘月色。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进行。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教材地位:荷塘月色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此文堪称白话美文的经典之作。单元要求:本单元主要学习中国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是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散文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课文特征:语言典雅清丽,构思精巧,情景交融,意境悠远。(二)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中一年级的多数学生对散文有一定的了解,学生一般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他们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

2、读的基础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中,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初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四自然段深入分析。第二课时赏析第五、六自然段,理解采莲赋的作用,进而深入理解感情。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上的要求是“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因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一)教学目

3、标1知识目标(1)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理解全文的结构。(2)背诵课文的4、5、6段。2能力目标(1)结合语境,揣摩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2)学习文章中拟人、通感等写作手法,并能在写作中运用。3情感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思想情感。(2)了解旧时代知识分子不满现实,彷徨迷惘,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通过4、5、6段的赏析,品味散文的语言美。教学难点:1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2作者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依据:新课标要求: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三、说教

4、法与学法(一)说教法依据:1.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2.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3教学要以学生的读为本。叶圣陶因此,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1.美读法:范读、自读、抽读。2.点拨法:注重学生的切身经历感受,由学生自主品析文章的美,教师归纳学生的看法,作必要的指导点拨。3.讨论法(为主):比如课文画面美、语言美的欣赏分析,对文中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语句的筛选、解读,都应交付学生自主完成。 (二)说学法 依据:1.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我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品

5、所要表达的情感和韵味。2. 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所以我主要采用以下学法: 1.诵读品味法:通过诵读的方式品味散文的语言。 2.讨论法(为主):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分组思考讨论,让学生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 四、说教学过程教学思路1.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2. 仔细品读,把握感情3. 赏析语段,品味语言4结合小结,拓展训练(一)导入新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语是非常关键的,导语的精彩可以调动学生的趣味性,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就荷塘月色一文我将以荷花为切入口,引周敦颐、杨万里有关荷花的诗句导入,这样既自然贴切,又复习了初中所学的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二)初步感知 学生自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

6、读,是因为我觉得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一样,他们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第二步,抽一部分学生起来朗读,我将作适当的指导、点拨。最后让学生听一部分范读,使学生对本课初步的感知。依据:1.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课文最好的办法。2.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就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三)把握情感1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我将明确荷塘月色的内外圆形结构,并画出示意图,以便学生清楚本文的脉络。外:作者的游踪(明线)内:作者的情感变化(暗线)内、外结构呈圆形,浑然天成,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7、在此完成知识目标一。然后我将提两个问题:提问:(1)找出文章中的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同时进行背景介绍:社会背景:1927年反革命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孤独苦闷彷徨。家庭的苦难和矛盾(个人挖掘)介绍背景的依据: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著白居易(2)作者情感变化的依托是什么?景。情以景为依托,景因情而更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要求学生找出写景的段落。(4-6段)3.讲解采莲赋在文中的作用,侧重提示作者不满现实的感慨,在此完成情感目标。(四)赏析语段,品味语言赏析4-6段,欣赏朱自清下荷塘和月色的优美以及荷塘周围的景色,体会作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8、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主要引导学生从修辞,叠词的运用,融情于景写这三方面分析文章。以下仅举几例:“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叠词运用效果,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依据:语文教学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五)小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佳处,而且还能掌握一些赏析散文的方法,学会自己赏析文章。我将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体会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六)拓展训练及作业1让学生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旨在训练学生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创作写法。2背诵课文的第4、5、6自然段。依据:1.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陆游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五、说板书设计依据本课结构和普通高中语文课标准提出的“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的课程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