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法的灵活运用(反思).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744841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述法的灵活运用(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讲述法的灵活运用(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讲述法的灵活运用(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讲述法的灵活运用(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讲述法的灵活运用(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述法的灵活运用(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述法的灵活运用早期西学东渐教学反思徐敏当前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历史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于是在沸沸扬扬的课改大潮中,为了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历史教师们积极探索,在课堂形式上推陈出新,创造出许多有效的、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如历史研究性学习、历史活动探究课、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等。历史课堂形式、手段上的创新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给历史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在这股创新的浪潮中,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述法曾经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甚至是被视作“满堂灌”、“填鸭式”的代名词。但如今,越来

2、越多的历史教师却开始意识到讲述法对于历史课堂实践优质教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现就早期的西学东渐一课谈谈我对历史课堂讲述法的一些认识。一、历史课堂上讲述法的地位和价值“讲述法是由教师运用口头语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历史课堂上教师的讲述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方式。这是由历史学科本身的学科特点决定的。历史课是典型的文化课,它不象数学、英语那样可以应用操练,不象物理、化学那样可以实验体会,也不象音乐、美术那样可以实践练习,历史知识所反映的内容是过去的人类活动,如本课早期的西学东渐记述的就是发生在四百年前的明末清初,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段史实。如此久远的事情,学生不可能亲身体会,也不可能通过实验进行直接

3、的观察,而且作为学生,他们也没有能力仅仅依靠自己的阅读来深刻地认识这段历史,这时,教师的讲述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解释历史概念,描绘历史情境,叙述历史过程、特征和线索,让学生感受那段过往的岁月,感悟那些逝去的人和事。二、历史课堂上必须灵活运用讲述法 虽说讲述法是历史教学的主要方式,但千万不能用教师的一张嘴封住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连续而且单纯地使用讲述法,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削弱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对历史学科兴味索然。所以,历史课堂上运用讲述法必须讲究方式方法,现就以早期的西学东渐为例,和大家交流一些我的看法:第一,要讲得巧妙。最简单也是最容易操作的巧妙方法就是与提问

4、相结合,教师提问学生问答教师归纳性讲述,三段式结合,可以将讲述变成启发式教学。如在早期的西学东渐一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及知识体系,设计一系列问题与活动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点,其实大多数时候学生的回答都是不到位的,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讲述。如:师:为什么说利玛窦是来华传教士中的代表呢?生1:因为他最早来到中国。生2:他传教的时间最长。生3: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师:三位同学都说出了他们的观点,那么谁的比较准确呢?其实早在唐朝时期,耶稣会就已经开始在中国传教了,但刚开始的时候,耶稣会在中国的传教很不顺利,而明末清初,利玛窦来到中国后,根据当时中国的社会特点,开创了

5、一套传教策略,获得很大成功,所以他的传教策略为大多数来华教士所遵循,为耶稣会来华传教奠定了基础。所以被认为是来华传教士中最具代表性的,甚至有人把利玛窦称为是“沟通中西文化的第一人”。第二,要讲得生动。历史课堂的讲述应当讲出色彩,讲出声响,讲出形象。课堂讲述可以口语化、幽默化,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加上一些夸张的肢体语言,语音要有轻重缓急,语气要有抑扬顿挫。在“易中天现象”面前,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生动形象的讲述同样具有不可抵挡的魅力。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讲述技巧,打破传统照本宣科似的沉闷讲述。第三,要讲得直观。虽然历史不能亲身体验,但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资料,实物史料、文献史料浩如烟海

6、,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使这些文物、图片、文字成为历史教师最得心应手的教学材料,而讲述法的灵活应用同样离不开它们。制作一个课件,可以让教师的讲述不单调不呆板,挂一幅图片,可以让教师的讲述更形象更具体,出示一段史料,可以让教师的讲述各具说服力。三、历史课堂讲述法的两大“忌讳”一忌历史课堂“一讲到底”。在历史课堂呼唤讲述法的今天,又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历史课就是要讲”,然后坚定不移地将一节课从头讲到底,完全或很少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这样的讲述是苍白无力的,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据美国约瑟夫特雷纳曼研究测试,讲解15分钟,学生会记住所讲内容的41;讲30分钟,只会记住23;而讲40分钟,学生则

7、只记住20。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加上信息本身的干扰,其信息保持率较低。所以,“一讲到底”的结果往往是做“无用功”。二忌“平铺直叙”。教师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富有感情的描绘,才能让学生感悟历史,了解历史。如果教师讲述的语言平淡无味,语调平缓没有起伏,对学生而言,这样的讲述听起来如同嚼蜡,不仅学习效率不高,还会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因此,对历史教师而言,语言表达的技巧、艺术不是多种方法之一,而是历史教师的一条“基本要求”。最后,我认为,历史课堂教学中,讲述法始终是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但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学习一些语言表达的演讲术,并将传统讲述法保守、僵化的外衣“褪去”,将其与其他教学手段合理搭配,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才能使历史课堂焕发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