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基础范畴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412833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学基础范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法学基础范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法学基础范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法学基础范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法学基础范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学基础范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基础范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学基础之法学的基本范畴张文显教授在其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首先对法学范畴体系作了一个总体的概述,指出:“法学的范畴体系指的是法学中一系列个别范畴体系的有机集合。个别范畴是对法律现象的局部反映。范畴体系则是对法律现象的总体反映,是法律认识成果的总结和总计。”2 对任何复杂事物其研究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对其分类研究,对法学的范畴体系的研究也不例外。张文显教授在概括的基础上笔锋一转,把法学范畴体系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研究。(一)从法学部门范畴来看,法学的范畴体系包括宪法学范畴、民法学范畴、刑法学范畴、行政法学范畴、经济法学范畴、诉讼法学范畴、国际法学范畴、法史学范畴、法理学范畴等”。3并进一步指出法理

2、学范畴与其它法学范畴的区别,“其他每个法学部门的范畴都只是对法律现象的某个侧面、部分、过程、具体领域的认识,仅在各自所研究的具体领域内有普遍意义;法理学则是对法律现象总体的认识,在整个法律领域有普遍意义。法理学范畴,一方面是其他法学部门范围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抽象,并且是以它们为中心环节而深入到法律现象的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另一方面以其最高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成为其他法学部门范畴的支撑点,起着使各种法学范畴形成内在的、有序的联系的功能。”4分清法理学范畴与其他法学部门范畴有什么意义呢?张文显教授认为对法学教学和法学研究意义重大,可以防止两种错误倾向发生。一是防止采用简单升格的办法,把某一法学部门的某些

3、范畴高抬到法理学范畴的位置,使之成为法学基本范畴,致使范畴不具有普遍意义而不能适用于其他法学部门;二是防止简单挪用的办法,把法理学范畴直接作为其他法学部门的范畴使用,致使范畴不能生动具体地反映具体领域的特殊性,有效地解决具体的认识和实践问题。(二)从范畴的类型看,法学范畴体系由法的本体论范畴、进化论范畴、运行论范畴、主体论范畴、价值论范畴等六类范畴构成。其中“(1)本体论范畴是对法的存在及其本质的认识和概括,反映法是什么,不是什么,何以是此而非彼,法内部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法的存在形式,法的调整机制,法的基本功能。主要的本体论范畴有:法、法规范、法原则、权利、义务、法部门、法体系、法文化、法

4、律调整、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等等。(2)进化论范畴是对法从产生到消亡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概括。主要的进化论范畴有:法生成、法类型、法系、法更替、法继承、法消亡等。(3)运行论范畴是对法的运行和操作(从法的制定到实现)的各个环节的认识和概括,反映统治阶级国家的立法政策,制约法的效力实效,影响法的实行和实现因素,法的运行和操作过程的主要环节和基本机制。主要的运行论范畴有:法创制、法实施、法效力、法实效、法关系、法事实、法责任、法推理等。(4)主体论范围是对法律世界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和概括,既反映谁从事法律活动,又说明谁是法律调整的受益者。主要的主体论范畴有:国家、阶级

5、、团体(包括政党、社团、企业事业单位等政治法人、经济法人、社团法人等),个人(自然人)等。(5)客体论范围是对法律调整对象以及权利(职权)和义务(职责)指向、影响、作用的对象的认识和反映,反映法律客体的法律属性和价值意义。主要的客体论范畴有:社会关系、人身、人格、行为、权力、财产、利益、智力成果(著作、发明、艺术品等),道德产品(荣誉及其存在形态)等。(6)价值范畴是对主体的法需要、法对主体的意义以及法律满足主体需要的认识、评价和概括,与其他范畴比较,价值论范畴不仅反映人的认识,而且反映出人对法的需要,对法的评价和态度,它们更为深刻的地渗透着一定阶级的或利益集团的政治立场、利益观念,具有明显的

6、价值指向。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主要的价值范畴有:民主、法治、秩序、自由、正义、效率、福利等。”5(三)从范畴的层次看,法学范畴体系内部各个范畴反映法律现象的深度、广度以及抽象化程度不同,因此法学范畴可分为普通范畴、基本范畴和基石范畴三个层次。其中(1)普通范畴是对法律现象的某个侧面、某种具体联系、某一具体过程或初级本质的比较简单的抽象,属于初级范畴。这种范畴大量存在于涉及具体法律关系的部门法学的范畴中。(2)基本范畴是以法律现象的总体为背景,对法律现象主要方面或深层次本质的比较复杂的抽象,属于高级范畴,因此,这种范畴主要存在于涉及一般法律现象或一般法律关系的法理学的范畴中。(3)基石范畴是对法

7、律现象总体的普遍联系、普遍本质、一般规律的最高抽象,在范畴体系中属于最高范畴和核心范畴。在归类三个层次范畴的基础上,张文显教授进一步明确它们之间的界限,通过举例来说明普通范畴和基本范畴的区别,“公民、法人、罪犯原告等属于普通范畴,是对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的分类概括和初级抽象;而法律主体则是一个基本范畴,是对依法具有权利义务资格的各种主体的共同概括和高级抽象。”6通过论述来说明基石范围与普通范畴和基本范畴的区别:“基石范畴规定着基本范畴和普通范畴的实质内涵和相互关系,离开了基石范畴,基本范畴和普通范畴就变成了一个个孤立的概念,变成空洞无物的抽象。如果说每个范畴都是理解法律现象之网上的纽结,

8、那么基石范畴则是总纽结。当然基石范畴也离不开基本范畴和普通范畴,否则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7张文显教授对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多年间把“阶级性”置于法学基石范畴的位置进行了批判,指出:“阶级性几乎成为人们观察、认识、评价法律现象的唯一视觉和超稳定的思维定势。法学的立论、推论、结论、结构、体系,对法律资料和法律文献的收集、分析、使用,以至行文方式和语言,无不围绕着阶级性这个中轴旋转,法学实际上成了阶级斗争学把阶级性置于法学基石范畴位置,作为法学的参照系或观念模式,必然使法学丧失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资格和地位。”8英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边沁曾说:“一种制度如果不受到批判,就无法得到改进,任何东西

9、如果永远不去找出毛病,那就永远无法得到改正。没有任何一种安排可达到一切事物都各得其所,因为这种说法不但跟理性冲突,跟功利原则冲突,而且是自相矛盾的。”9边沁的这段话里一定还隐含着这样的含义,那就是要有对社会批判的智慧和勇气。张文显教授做到了这些,显示其智慧的运用和勇气的发挥。而且他博采众人之长,提出了把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学的基石范畴的著名论断,这正应对了其在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开守明义地对法学工作者加强法学范畴意识四个主面的要求,即树立科学的范畴观念;重视提炼新范畴、扬弃旧范畴;强化正确使用范畴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善于通过范畴进行学科对话。二张文显教授对于法学的基石范畴给予了特别重视,花了大量

10、篇幅进行论述,认为“任何一种理论想自成体系或形成学派,都必须有自己的理论基石,而理论基石的表现形态就是基石范畴。基石范畴是一定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体现,因而它是一种理论体系(学派)区别于其他理论体系(学派)的标记。”10“人们如果是有意识地去观察、认知、评价对象,就会有自己的参照系,即分析结构或观念模式。在社会科学中,由于主动选择或被动接受的参照系不同,人们关于对象的结论和态度有很大区别,甚至截然对立。每个参照系都是由一系列等级不同的概念组成的,其中的核心概念就是基石范畴(即最基本的范畴)。正是基石范畴把各种概念系统地排列组合起来,帮助人们确立、选择观察事物的窗口,考虑问题的思路,综合和分析

11、资料的方法。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基石范畴是组织人们看待事物的稳定的结构或模式。”11基于基石范畴有上述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因此张文显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重大任务之一,就是在总结人类的法律实践和法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即抽象出法学基石范畴,以指引人们用科学的分析结构和观念模式去认知、评价和对待法律制度,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观念,去解决法学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和法制建设的实际问题。对于为什么将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学的基石范畴,张文显教授给予了充分的理由:(一)权利和义务范畴是对法律现象的矛盾特殊性及其内在联系最深刻、最全面的反映。首先,权利和义务贯穿于法的一切部门;其次,权利和义务统贯于法律运

12、行和操作(即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整个过程。可见权利和义务是揭示法律现象本体和运行的最科学的范畴。用它们作参照系和观念模式指引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蒙在法律现象之上的神秘纱布即可揭开。(二)权利和义务全面体现了法的价值属性。首先,权利、义务是法的价值得以实现的方式,正是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宣告与落实,统治阶级把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变成国家和法的价值取向和选择,并借助于国家权威和法律程序而实现。其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反映着法的价值的变化。(三)权利和义务更准确地反映了法的主体性。法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基于一定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社会调节机制。人与法的关系实质上是主体与客体的

13、关系。人既是法的实践主体,也是法的价值主体。作为法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人们在法律生活中具有自主性、自觉性、自为性和自律性。用权利义务模式观察和思考法律现象,则可以直接把法与其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联系起来,反映出人对法的主体性。特别是当人们把权利与自己挂钩时,即可体验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及主体的自主性、自觉性、自为性、自律性,就会把法的价值目标认同为自己的价值选择,并通过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实现法的价值。(四)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范的核心和实质。法律规范就是以规则形式作出的权利义务规定。一个规定或一个条文之所以被称为规范,就在于它授予人们一定权利,告知怎样的主张和行为是正当的、合法的,会受到国家的肯定、支

14、持和保护;或者给人们设定某种义务,指示人们怎样的行为是应该的、必须的或不该的,在一定条件下会由国家权力强制履行或予取缔。是否授予权利、设定义务是检验一个法条是不是法律规范的标准。其他法学范畴虽然和权利义务也有联系,但它们只有以权利、义务作为其指称范畴或指称意义,才有实质意义。(五)权利和义务是法学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首先,权利和义务是法律现象中最普遍、最常见的基本粒子,是对法律现象的最简单的抽象和规定。其次,权利与义务对立统一蕴含着法律现象内部一切矛盾和胚芽。再次,权利和义务是法的历史起点。人类的观念和社会关系中出现权利和义务的分离和对立,是法产生的征兆和标志。(六)权利和义务范畴较之其他范畴

15、有特殊方法论意义。首先,它使我们看到过去没有注意过或绕过去而没有研究的事物,而这事物正是法律现象的核心内容,是法律现象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最主要的特征。其次,它是我们观察和认识法律现象的新模式,使我们最终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方法的束缚,克服了脱离实际无谓争论的经院主义治学方式。再次,它使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更清晰、更鲜明、更独特、更亲切、更丰富的形式再现,并在新的理论范围内得到更有意义的解释。张文显教授花大量篇幅论述基石范围对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使他们认识到权利义务范畴是法律现象之网的概念之网的“纲”,把握住这个基石范畴就能张起这张网,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但是任何

16、事物都是有界限的,真理再前进一步便是谬误,因此他告诫大家,“权利义务作为法学的基石只是揭示了法律现象的核心和实质,提供了认知和解释法律现象的最佳参照系,而不是对法律现象的一丝不漏的完整反映。这种完整的反映只能在全部法学范畴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提供”12因此要反对两种倾向,其一是在法和权利义务之间划等号,这样作实际上是误解了范畴有它特定的意义、内容和应用范围,把“纲”等同于“网”,从而陷入形而上学的误区;其二是把权利义务仅仅看作一般范畴,那样就降低了权利义务范畴的巨大而持久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缩小了权利义务范畴的使用范围,使认知和解释法律现象失去了最佳参照系,那就等于放弃主要矛盾,使认知和解释陷入毫无头绪的一团乱麻之中。三张文显教授在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以科学阐释法学范畴、推动法学学科建设,更新社会法制观念为宗旨,以辩证唯物论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