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3古代中国和世界近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7390658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13古代中国和世界近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考点13古代中国和世界近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考点13古代中国和世界近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考点13古代中国和世界近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考点13古代中国和世界近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13古代中国和世界近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13古代中国和世界近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考点13 古代中国和世界近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一、选择题1(2010福建文综T13)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 表2平假名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命题立意】本题以日文平假名的字体入手,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历史特征。日文平假名大多于10世纪前后由汉字草书演化而来,这也成为本题命制的知识关联与依托,体现了新课程试题注重中外文化联系的一面。【规范解答】选D。根据题干“唐代”的时间限制,先排除

2、属于东晋行书代表的A。再根据所学知识判断,B、C都属于唐朝正楷的代表,只有D与唐朝草书的代表吻合,故选D。2(2010北京文综T14)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C王祯农书 D李贽焚书【命题立意】本题以元代的绘画富春山居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难度不大。【规范解答】选C。A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大画家;B吴道子是唐朝的大画家;D项李贽是明朝末年的思想家;C王祯是元朝时期的农学家,所以本题应该选择C。3.(2010安徽文综T13)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

3、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命题立意】本题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体现能力立意,主要考查文学作品与历史科学之间的关系即文学作品对历史价值的可信度。【规范解答】选B。A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C材料不充分,三国时饮茶之风盛行;D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的依据,其可信度小。4.(2010海南

4、单科T8)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图1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个人的情感B真实的景象C多彩的生活D繁盛的社会【命题立意】本题以图片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文人画的理解。【规范解答】选A。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以此分析A、B、C、D可知,正确选项为A。5.(2010广东文综T17)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阅读

5、材料联系史实的能力。【规范解答】选D。“双百方针”的内涵是,文学艺术领域百花齐放,科学研究领域百家争鸣。只有D符合这一精神。6.(2010广东文综T23)“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与知识迁移的能力。【规范解答】选B。现代派大胆运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致力于探索形式技巧。雪莱是浪漫主义代表,贝多芬是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的代表,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代表。只有毕加索是现代派的代表。二、非选择题7.(2010广东

6、文综T38)(28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6分)(2)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世纪初兴起留日热潮。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8分)(3)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19世纪中期。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地位大幅提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9分)(4)中国“农民工”群体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7、)【命题立意】本题通过中国历史上社会群体的兴衰来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规范解答】宋代由于商业的繁荣,使市民阶层扩大,同时也使宋词得到了发展。由于日本在19世纪进行了明治维新运动,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中国留学生于是纷纷去日本留学。中国工人阶级能够登上历史舞台,关键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由于我国注重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地位大幅提高。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农民工”群体迅速扩大。【参考答案】(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是由于宋代商业的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宋代市民群体的发展,使宋词得到繁荣,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如张择端

8、的清明上河图。(2)由于日本在19世纪下半叶进行了明治维新运动,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所以在20世纪初,日本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发展和壮大,所以在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于我国在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注重发展重工业,同时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以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地位大幅提高。(4)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

9、。所以中国“农民工”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8.(2010北京文综T40)(24分)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8分)【命题立意】本题以医圣张仲景的从医经历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

10、息、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规范解答】从医的社会背景可从材料中概括。医学著作及其成就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参考答案】(1)背景: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医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著作及成就: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有重大发展,成为中医治疗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9.(2010安徽文综T35)(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材料二 近代科

11、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

12、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8分)(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10分)(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10分)【命题立意】本题以科技为切入点,体现知识立意和能力立意相结合,是对热点问题上海世博会的隐性介入,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中等难度。【规范解答】解答本题首先要审题,看题目怎么问,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组织答案。第(1)题,从材料分析可以获得其特点,从所学内容分析可以获得其发展原因。第(2)题,强调近代科技的成果,现代科技在社会发展的作用

13、日趋重要,结合所学分析加大科技投入的原因。第(3)题,应从科技的负面影响来谈。【参考答案】(1)实用性,继承性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2)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科技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经济危机。(3)科技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类题拓展】1.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除了实用性、继承性外,主要是对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没有太多的理论概括,这与中国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政策以及以儒家思想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关等。2.除了科技革命对经济的影响外,还要注意对阶级结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国际关系、工人运动、对外关系等产生的重大影响。3.注意辩证的分析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还有交通、大气、生态等;如何应对运用知识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