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案例.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6721827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成教育》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养成教育》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养成教育》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养成教育》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成教育》案例.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钱不见了.十年的班主任教育教学经历告诉我,对学生的教育,应着于长远,而不能以学生一时的不良表现而认定他永远也不可能有悔改的可能。因为,对于老师来说,几十个学生中有几个不成才应该说也是无可厚非的。而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一个孩子出了问题就意味着一代人成了次品。所以不管是品学兼优学生还是成绩暂时落后、品行暂行不佳的学生,我们都应从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方面去教育感化他。一天放学后,我在教室里给个别同学进行辅导,当我走到小可的身边时,他站起来说:“老师,我丢了10元钱,刚才还在我的口袋里,现在却不见了,我弯下腰去地上找时,发现小杨的抽屉里有10元钱,是她拿走了我的钱!”为了弄清是非,我先问小可,带这10

2、元钱干吗?谁给的?小可同学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我确信的确是他丢了!转身,我用信任的眼神望着小可的同桌小杨:“小杨,这10元钱怎么会在你抽屉呢?是你在地上捡的吗?”我紧盯着杨瑜的眼睛,只见她低下头,说:“这钱是我妈妈给我的!“是吗?那我可要打电话去核实。”她立刻改口,说是奶奶给的,我问她奶奶什么时候给的,她闪烁其词,我说:“那一会儿咱们上你奶奶家问一问,行吗?”她又狡辩,我对她说,其实你只是贪玩不用心学习而已,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明理而改正,千万别加上个错误。任何人都会犯错,就是伟人也难免有失误,何况你还只是个不太懂事的小孩子。可任凭我磨破嘴皮,苦口婆心地说尽道理,耗了大半天她就是不说真话。我意

3、识到,小杨已陷入十分尴尬的处境。我再怎么问下去,她都会僵持下去,绝不说出事情真相。何况还对着其他同学,盘问半天,其它同学迟早会悟出点什么。我可不想让她以后总背着不好听的名声生活在阴影中。我马上让其它同学回家,故意找了个借口让小杨把作业本搬到办公室,留下她一个。独自一人面对着我,她有些局促不安,一双眼睛直愣愣地注视着我,等待我的处罚。我说我知道你已陷入进也不是退也不好的两难境地,也非常能体会你现在忐忑不安的心情,作为老师我理解你刚才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闪烁其词,我知道一个人犯错误后的第一反应是保护自己,说不定我小时候也会你像你这么做,我之所以没打电话问你父母,没去和奶奶证实,是想给你改正错误的机会

4、,之所以悄悄发地留下你而不继续当着同学的面追问,是怕同学知道此事,伤了你的自尊而且,要是你现在说出事情真相,还属于不懂事犯傻 ,是拿别人东西。坚持错误的话,性质就不同了。小杨同学呆立了十多分钟后,轻轻地问我,是否果真不会让同学知道此事。我说要不要我对天发誓。她迟疑了半晌,承认是她自己掏了同桌的钱。此时,我也不再多说什么了。作为教师,此时我除了告诫她不能重做这样的“傻事”,更重要的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是她拿了同学的钱。下午,我告诉小可,是小杨在地上捡的并消除了其它同学的顾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无论谁丢了什么东西,我都从不无端怀疑她。即使她前排的同学丢了东西,我也没跟她提半字。我除了相信她能彻底悔改之外,更希望用我对她的信任来感化她,使她感到教师像以往一样、像相信其他同学一样相信她,满腔热情地关心和爱护她,从不看死、看轻她。我们都知道,一生中从未犯过错误的人是很难找到的,童年时期道德面貌正处于形成阶段时,犯错误的可能性就更大些。儿童中出现的私拿别人钱物现象和成年人偷窃行为绝非一回事。如果对待儿童的错误行为像对待成年人一样进行揭发和谴责,那么在儿童敏感的心灵中就会长时间地,甚至终身留下伤痕,使他们连争取做一个诚实而道德高尚的人的愿望也会随之削弱。因此在儿童各种不良行为时,对待偷窃问题必须特别慎重,特别细致,特别有必要深入研究儿童的内心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