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讨论式教学的认识.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6716954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讨论式教学的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讨论式教学的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讨论式教学的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讨论式教学的认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讨论式教学的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讨论式教学的认识.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讨论式教学的认识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就阅读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交流,从而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教学方法,即讨论式教学。实施讨论式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并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实施讨论式教学要关注它的价值取向要使讨论式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生的讨论是否达成共识,更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师生的思维需要完全被激活多元互动是讨论式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各自打开自己的思维道路,找出其独特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

2、在参与讨论时,有得有失。比如在听他人发言时,常常需要中断自己已经打开的思维道路,暂时保存自己的想法来思考他人的论点,让彼此的论点进行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可以说师生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形成结论的过程中,思维丝毫不能懈怠,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中。2、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记得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信息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的结论是学生的真理,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我们的学生想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导者,讨论式教学正好迎合了学生的心理,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主动行为、发表自己的见解、提

3、出自己的疑问。其余师生在感受、判断“主导者”的同时又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3扫除学生的语言障碍和心理障碍。小学生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提供更多让他们表现得机会,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的心情。在讨论式教学时,教师一定要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氛围,积极鼓励学生表达思维,大胆发言,给他们相对宽裕的时空,学生一般就能思考出新鲜的、与众不同的想法。当然,学生的这些想法不一定都是成熟的,有些事是幼稚可笑甚至是荒谬的,但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如果一直处于放松状态,他的语言表达自然就会流利、通顺了。二、实施讨论式教学

4、时提出的问题至关重要没有问题就没有讨论,任何形式的讨论都是由问题引发的。讨论式教学开展的怎样,效果如何,与教师的问题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讨论式教学中的问题教师要慎之又慎,力争做到精益求精。必须在深入钻研、研透教材,准确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后,提炼、筛选出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参与兴趣、引起师生思维活动展开的问题。另外,问题的设计还需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使之“跳一跳能够摘下桃子”。一般容易引起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问题有这样几种。1.矛盾冲突型问题。即努力找出新、旧知识间的“矛盾”,有益激发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激化起学生意识上的矛盾,促使新、旧知识间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问题情境,引起讨

5、论。2.假设猜想型问题。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猜测、推断。这类问题,答案有着不确定性,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很容易将学生带入思考问题的情境,因此,问题一旦产生,学生的思绪便像脱缰的野马任意驰骋。3.发散思维型问题。即要求学生围绕知识的某一问题,从多侧面、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思考,以探求问题解决的多种方案。三、实施讨论式教学时教师的角色与任务讨论式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好像教师的责任减轻了,其实恰恰相反,教师因为作为主导地位的加强而任务会更加繁重。1.设计出有较高讨论价值的问题。讨论的问题,不管在什么时间提出(课始还是教学过程中随机提出),都应该是由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的。讨论

6、时要注重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但更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的问题不要太难或太易,太难了超出了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水平;太易了没有讨论的价值。可以这么说,问题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讨论的质量。因此,教师在讨论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2.直接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讨论前要让学生知道具体的讨论要求,讨论中,教师要适时给发言的学生加以启发、引导,及时纠正学生在发言中出现的离题、跑题现象。要坚决杜绝教师提出问题后就袖手旁观、放任自流。3.对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和延伸。讨论要结束时,教师必须对讨论的过程做必要的总结和评价,使结论更加清楚明确,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肯定正确的观点、认识,并用充

7、分的论据进行论证,让他们心服口服;否定错误、不完整或不完善的观点、认识,也要用充分的论据进行论证,让学生知道错在何处。另外,教师还要根据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结合学生讨论问题的情况,对本课的知识点作一定的延伸,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当然,笔者认为能否达成对问题的共识不是讨论式教学的根本目的,它的价值最主要的应该是从这种学习方式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2011年9月 新课程导学让语文课堂“静”出精彩 崔峦老师在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中指出,当前语文教学需要静下心来“潜心会文本”。眼前的语文课堂,多注重动态式的交流、辩论、表演、视

8、听,往往会忽视文本自身所涵括的厚重的知识和深刻的哲理,使互动显得苍白无力。课堂互动是一个十分复杂、意味丰富的教学过程,它是师生、生生、生本之间通过心灵和思维的激烈碰撞与交流后,实现知识共同拥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注重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看似外静实则内动的思维活动,这才是有效的互动课堂。一、“静读”出精彩课本中的很多课文除了语言、情感的外在美外,也不失只可意会的含蓄美。因此,语文课堂既需要动态的热闹,又要有静态的宁静。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在读一部小说时,会随着故事情节时而伤心,时而激动,时而焦急,时而欢喜其实,这些都是宁静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因此,理性的“宁静”会带来精彩的生成。如

9、一位特级教师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他让学生静读“母亲劝说作者去北海看菊花”这部分时,要求学生说说:如果你就是作者,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教师依然没讲一句话,学生也没有相互讨论,教室里出奇的静,学生都在静读体会。慢慢地,有些学生的眼睛湿润了,泪水滚了下来。他问一个学生:“你为什么激动?”那个学生答道:“我被这真挚、无私、深沉、伟大的母爱之情深深地折服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虽然她有时很唠叨,但我们是幸福的。”还有一个学生主动站起来说:“文中的母亲虽然重病缠身,但还推着瘫痪的儿子去公园看菊花,儿子看菊花的喜悦、欢乐就是伟大的母爱。有时母亲的一个眼神、

10、一个动作、一句话,都深藏着母爱”静读让学生的体会变的深刻。二、“静听”出精彩学生只有内心受到熏陶感染,才能听得进去。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或听别人朗读,或听配乐朗诵,或听优美的轻音乐,或听同学讲故事,都是接受熏陶感染的过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不只是靠教师的“满堂灌”、“满堂练”能完成的,也不只是靠外显的动态热闹能完成的,一些简约、简单的教学方法同样能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极大的震撼。课堂上,学生静静地听,可以“此时无声胜有声”。因此,对一些情感类课文,不能只以动态的方式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静静的听中进行自主体验、自我感悟。如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二泉映月时

11、,前后共四次引导学生听二泉映月,其中有一次是这样教学的:师:同学们,一位著名音乐指挥家曾经说过:“这种音乐不仅要用耳朵听,更应用自己的整个心灵来听。”(播放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全班学生完全沉浸在二胡名曲的情境中)师:你们从这世界名曲二泉映月中,仿佛感觉到了什么?生1:我仿佛感觉到阿炳一生苦难的生活。生2:曲子让人感觉伤感、悲哀、凄凉。生3:虽然阿炳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是我从音乐中感受到阿炳一直在和命运进行抗争。师:二泉映月这首名曲当我们用心去感受的时候,便能听出这么多的韵味。那阿炳为什么能创造出这样美妙的音乐呢?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吧!(生再读课文)教学中,学生四次听二泉映月,充分地感受了名曲

12、,感悟到阿炳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每次播放,全场都是一片肃静,师生还有后面听课的教师都沉浸在浓浓的教学意境中。在课堂上,学生静静地听着音乐,用心灵体验着生命意义的律动。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其他教学方式不能代替的。三、“静思”出精彩一堂好的语文课,先进教学设备的使用固然重要,但一些简约、简单的教学方式,可能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课堂上,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潜心静思、涵泳品味、掩卷凝神、思绪飞扬。看似宁静、沉寂的课堂,学生内心却是异常的活跃、和谐与狂热!特级教师孙建锋在执教孔子春游时,就十分注重营造静态的课堂教学氛围。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边思边写,写下你阅读的感受。生:孔子说水是“真君子”,我不

13、认为是这样!师:啊,你敢怀疑孔圣人?生:我认为水不是真君子,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严重旱情,使许多老百姓颗粒无收,这难道能说水是“真君子”吗?1998年爆发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它吞没的农田,摧毁了工厂,这难道能说水是“真君子”吗?再说,现在有一些工厂排出的污水、废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难道还能说水是“真君子”吗?师:(竖起大拇指)了不起,敢于向圣人和权威挑战。你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你是一名“真君子”!课堂上静谧的氛围其实就是学生动态生成的,没有学生的生成,就没有这静谧的课堂。学生能有水不是“真君子”的想法,得益于孙老师宁静课堂环境的营造,让学生有了静静思考的机会。有时,教师为了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已经很少说“请大家默默地读”、“请大家静静地听”、“请大家仔细地想”这样的话了。其实,语文课堂上,暂时的宁静是为了酝酿、形成新的高潮。 江苏省海安县田庄小学 许祥国 2011年12月 小学教学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