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赏梅花关山月梅花作品欣赏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6686736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冬腊月赏梅花关山月梅花作品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寒冬腊月赏梅花关山月梅花作品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寒冬腊月赏梅花关山月梅花作品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寒冬腊月赏梅花关山月梅花作品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寒冬腊月赏梅花关山月梅花作品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寒冬腊月赏梅花关山月梅花作品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冬腊月赏梅花关山月梅花作品欣赏(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寒冬腊月赏梅花关山月梅花作品欣赏寒冬腊月赏梅花关山月梅花作品欣赏关山月 ,1912 年生,卒于 2000 年,广东阳江人。 1933 年毕业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后随高剑父学画入春睡画院。1949 年先后任职于华南文艺学院、中南美专、广州艺术学院。曾为广州美院教授、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从以上的简历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成就与美术界的地位。在艺术界是以艺术水准和行为道德标准来衡量艺术家的,其成就必须是二者的统一,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否则不可能达到艺术的高峰。古人云: “字如其人,画如其人。 ”没有好的品格,其作品的格调不会太高。社会的认知

2、度也不会太高。关山月在现当代艺术领域里是屈指可数的。他和其他几位优秀的画家一样,为推动中国画艺术发展不懈努力,积极探索,推陈出新,倾注了毕生的精力。成为二十世纪美术史上令人瞩目的人物。一市场经济让关山月的梅花如坐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只要有艺术市场的地方就有关山月的“红梅”。关山月真的有那么大的能耐吗?非也,都是市场经济惹的祸。人们非常喜受关山月的红梅,而真的数量太少,为了供求关系的平衡,有人就打起了歪主意,从中牟取了利益。由于科技的进步,仿品如印刷机一样快,非常精到,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前几日一位朋友拿来一张关山月的梅花 (图 1),乍一看能唬很多人,整个气势有些相妨,定眼一看区别不少。图

3、1 赝品梅花首先树干的用墨, 墨多处, 非浓墨厚重, 而是虚的发死。枝干被雪掩而无边,小枝末梢柔而弱,枝干乱而无度,花无正反相背层次差,落款柔弱无力。书法无1980 年后书写之规律。画梅花看似简单, 实则难矣。 它与写书法有同工之妙,没有一定的功夫是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的。古人画梅花有成就者都是很有造诣的画家或学者。他们集一生之力体会梅花精神,表现梅花气概,正如元代王冕所说:“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把人的品格物化了。关山月也是把品格物化了的人。关山月出生的村里种有红梅和白梅,附近又有一片老梅林,他常随父亲一起到梅园灌溉、 写生,领略了 “暗香浮动”

4、和“疏影横斜”的意境,体会了傲寒的品格和沁人心脾的清香,梅花“凌厉冻霜节愈坚”的性格和“神清骨冷无尘俗”的气质。他从小就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通过悉心的观察,反复写生,将梅花的形态与特征印在脑海里,梅花的生命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在他笔下,梅花万种风姿,鲜红的花瓣与浓淡勾勒的枝干相互映衬,那白雪压枝与生机盎然的冲天新枝形成了强烈反差。或疏朗瘦健,俊俏孤傲;或明艳繁茂,坦荡大气。 关山月善于吸收古人画梅之经验, 象王冕、陈淳、徐渭、八大、石涛、金农等的笔法或思想无不对他有所帮助。“画有古意,未必不新” ,他学古而不泥,愈到晚年技艺更加纯熟,境界更加深远。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是他 70 年代以后所创作

5、的梅花。 “文革”期间,关山月因画梅枝向下遭来了批斗,被诬陷为“攻击社会主义倒霉(倒梅) ”,下放到干校,不准作画四五年之久。 70 年代初幸运的关山月被“解放”了,并指定为外事活动作礼品画。重拾画笔的关山月学得聪明起来, 把以前的墨梅改为红梅, 枝繁花茂, 冲天怒放,以示社会主义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之意。此时年届六十,所作之梅热闹不流俗,繁富而高洁,得到画界的肯定,著名作家端木蕻良曾说: “看关山月的梅花,便觉有一股大热的生机扑人眉宇。 ”具有“革命精神” 。关山月于 1974 年完成梅花力作俏不争春 (图 2)。此作立意是受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词意影响。对“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

6、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理解透彻了,用夸张的手法把梅花写得繁密而灿烂,几乎布满整个画面,但并不使人感到挤迫,反而给人以无限生机之感。梅枝坚挺向上,用彩鲜艳、绚丽夺目,凸显了梅的俏丽,又以其俏烘托出整个春天,充分体现“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词境。此画一出,被日本读卖新闻评为世界名画,并在该报的整版篇幅刊登在世界名画专版上,赢来了一片喝彩。图 2 关山月俏不争春作于 1974 年图 3 关山月国香赞6.72 300 厘米作于 1987 年1987 年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巨幅国画国香赞(图 3),在 672300 厘米的画面上,巨画的确不易,很难把

7、握。没有雄韬伟略之才难于经营。关山月善于谋篇构图。老梅横斜,枝干粗壮,墨色浓淡相宜,厚重润泽;梅枝铮铮铁骨,坚韧无比。错落有致,避让得当,红梅与黄梅交相辉映。两边的高山流水更衬托出一种宏阔的大气势,能激励、鼓动人。题款行草书“铁骨傲冰雪,幽香透国魂” 。他认为“画梅须同梅性情,写梅须具梅骨气” 。在画梅时完全将自己的生命融入梅花之中。关山月不论画巨幅还是画小品、不论为国家还是为朋友作画,都非常认真,二三十年来创作梅花无数,为人们认可和称道。然而市场经济一开,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在喜爱关梅的藏家、爱好者没有研究透关梅时,满天红梅片片飞舞,真赝一时难辨,现介绍几幅以辨伪。图 4 赝品红梅10233

8、厘米红梅(图 4)102 33 厘米,梅的躯干交待不清,层次混乱,梅枝弱而乏力,缺少关梅铁骨铮铮,用笔为描不是写。关梅有篆籕遗韵,中锋行笔,韵致十足。此梅色彩红中偏粉紫,关梅以朱砂、大红稍偏浅黄。总之每幅色彩并非一样,花开有前后左右,梅开有大小,开时有长短,受光有明暗等等因素,故而色彩变化多端,关键看精神。图 5 仿品清香铁骨梅傲雪97 62 厘米清香铁骨梅傲雪 (图 5) 97 62 厘米,此作曾有出版关山月画集中。该幅是照原样描摹,左下躯干交待不清,枯笔乱皴无秩,墨色呆滞,枝干描象明显,底色发灰,淡墨为之,关先生很少有此涂抹。落款“丁卯岁冬”与其它字关系不协调。图 6 赝品红梅13669

9、厘米红梅(图 6)136 69 厘米,四尺宣横式。此件作品没有原型,故画来有些乱,与关山月红梅距离较大。首先梅躯干非常乱,左下两个大黑疙瘩不知怎么画成。其次右下长枝上方附以淡墨断断续续不知何意,看不出是雪景,而在转折处再度淡墨笔画,使人费解。梅枝仅左边两条有点姿态,其余枝条有王雪涛飘洒姿态。整幅作品作旧处理,题款书法信手写来, 全是作伪者本人手迹,没有一笔与关山月相近的。此幅作品是借关山月大名一用。图 7 伪品老梅又报一年春68 44 厘米图 8 伪品梅竹图8934cm老梅又报一年春 (图 7) 68 44 厘米,梅干墨色单调,梅枝屈伸无度,尤其是上部分左抹右拐,有失法度。梅花色彩不艳,嫩枝软

10、而乏力,书法侧锋迅急不稳。 梅竹图(图 8)8934cm,此图纵势梅花向上,竹枝向下,相互连接,构图于半圆, 从构图原则与视觉效果都不妥。梅干局促。梅枝束而不放,仅一枝长而弱,竹枝缺乏关山月肥粗枝叶。变得细粹而修长,与关竹相去甚远。题款的书法较差,尤其是左上的“竹韵幽香系梅魂”谈不上笔墨精神。图 9 关山月红棉喜鹊140.5 70 厘米图 10 伪品喜上眉梢136 43 厘米图 11 关山月丹荔图13746 厘米图 12 伪品荔枝 83 35 厘米关山月喜爱画梅有关的植物就是红棉树,在他的家乡红棉盛开的季节不亚于红梅的强烈,关先生的红棉树也成了他一大特色,如红棉 、红棉飞花、岭南春色、九十年代

11、第一春。后两件作品是以红棉衬春色。 红棉翠竹、春暖南粤写出了红棉花的火热,也写出了岭南特有的精神。他画的红棉喜鹊 (图 9)140.5 70 厘米,却被人复制了,如(图 10)喜上眉梢,尺寸变为 136 43 厘米,文不对题,眉的谐音为梅花,并非红棉花。所题书款细而弱,非关山月字也。另有岭南佳景丹荔图 (图 11)137 46 厘米,也被复制了,改名为荔枝 (图 12) 8335 厘米。除了题款内容没变,其他都变了。我们分析真伪,辨别是非,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关山月及其作品,不能让伪品蒙住我们的眼睛,让经典离我们贴近的生活。体会大师的人格魅力和其对艺术的探索精神,正如他在赏梅中写到: “写梅每忆少

12、年时,疏影暗香最费思。冒雨赏花诚乐事,新枝老树令人痴。 ”对梅花精神的扑捉煞费苦心,为之痴狂。1976 年他在关于画梅一文中说道:“题材愈老愈要创新,所作愈多愈要创新。我希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突出个人风格和表现时代精神的前提下,今天的中国文人画,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这又何止厚望于画梅花!”其实,他说的是包括所有的国画创作题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创新。他的山水画创作就是按照此原则进行的。既具有时代精神,又突出的个性风格,他的艺术境界为一般画家所不能达到的。二“笔墨当随时代”是文艺界守恒规律,只有记录时代的发展与变化,才能为人们所接受,才能流传至广,才能作为历史的记录,否则就是昙花一

13、现。画家们开始学习时都是从传统入手。关山月也不例外,他1912 年出生于广东阳江乡村的小学教师家庭。从小随父读书,父亲能诗会画,常替乡人写对联、帐楣,画扇面。受父影响,对绘画充满兴趣,临摹香烟盒小画片、 门神图等。 买不起颜料, 就用植物汁自制;没有画谱,就在生活中寻找题材。从小就养成写生的习惯。16 岁考取广东阳江师范学院(初中),19 岁考取广州市立师范学校,课余和假日,流连于广州文德路、西湖路、第十甫等处的裱画铺中,偷偷观赏刚上墙的名家原作。也常奔走各美术场所, 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各种养汁。1933 年得到岭南画派鼻祖高剑父的赏识,收为弟子,入春睡画院学习,改泽霈为山月。并在同年与李小平结婚。完成了人生两件大事,开始新的生活。在高剑父的悉心调教下,关山月临习了大量珍藏古画,为日后打下了基础。 1938 年 10 月,日本侵略军攻占广州,他与妻子离散。辗转 40 天到澳门才与高剑父团聚。一路上日寇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触目惊心,真是“牵衣顿足拦道哭” 、“千村万户生荆杞”的荒凉惨况,激发了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