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展示评价的实践与研究.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6682852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作业展示评价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作业展示评价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作业展示评价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作业展示评价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作业展示评价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作业展示评价的实践与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作业展示评价的实践与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作业展示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展示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新课标倡导的教学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也就具促进学和全面发展,使教师不断提高技能,从而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随着信息技主的发展和络时代的形成,更加构成了知识的无限丰富与急剧增长,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因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就应注重培养学生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顾。因此,注重培训学生又不单是传授知识,而且要让他们以乐观的态度去学习,去生活,去面对困难,这就是要求学和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教师、家长及

2、同学对他们成绩的肯定及适时的评价,会使学生从各方面提高更快。因此使用合理的评价方式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 展示 评价 研究在评价过程中首先改变以往评价的过多注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感,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其次改变评价学生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再次改变评价学生多达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是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最后改变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

3、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只有从自己的教学中改变了以上的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心理、行动及成长就会有不同的提高。 一、问题的提出作业评价就是批改作业,教师们通常都是这样认为的。事实上,他们都没有把批改作业上升到评价作业的高度。作业的批改被当成一件简单的例行公事,成为一成不变的固有模式,他们对作业批改行为的优劣和它产生的后果研究很少。批改时只是对作业过程和结果给予一个正确与否的判定符号、等级和分数,更有甚者只是简单地打上 “”或“”,或一“阅”了之。作业中发现的错误得不到修改或指导,精彩片段得不到赏识, 导致学生也只关心分数和等级,对错误原因不加以追究,对于自己的成功之处也常常无动于衷,不加以总结

4、。教师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还存在着标准绝对化和批改作业态度情绪化的现象。不管学生的基础如何,采取单一化的评价方式,一把尺子量所有的人,忽略了评价的鼓励作用,导致后进生由于害怕面对作业本上的“”,不看作业本就把它们塞进书包,对数学书和数学老师越来越害怕,丧失了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数学成绩又怎能不一落千丈呢? 作业评价的态度情绪化具体表现为教师对优秀学生的作业常常批改得仔仔细细,对于后进生的作业却往往不屑一顾,或者“”打得大大的,或干脆在后进生的作业本上重重地写上“重做”,发展到极点那就是粗暴地撕下该页。在这种传统的批改作业行为中教师就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评判者,作为学生仅仅是一种被动的评价对象,更不用说

5、学生把评价指向教师。在作业评价中不能形成师生互动,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作业评价的关注度。针对上述种种现象,改革小学数学作业评价,迫在眉睫。在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的今天,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着一个如何构建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学业评价策略,从而适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基础教育改革的使命。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学业评价,不仅是对每一学段的终结性评价,还包括评价学生在各阶段数学学习的发展过程,并考察其对于学习目标达成度,包括对每一节课达成学习目标分析。因此,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现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一般更多地把作业看成是一种练习,是学生获取、巩固和应用知识手段。实际上

6、,作业是学生的学习作品,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展示。我们作业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作业过程,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从而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为此我们提出“小学数学作业展示性评价”研究。所谓“作业展示性评价”是指通过学生自己给出作业的过程与答案和展示的各种作品来判断评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各方面。其核心是允许被评估者以各种方式向公众展示他们的实力和对课程的理解。二、研究的方法与对象研究的对象是本校一至五年级的学生及各位数学教师。研究的方法:文献综述法:通过书籍、网络查询关于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方法。交流访谈法:通过和学生、教师、家长交流了解实施

7、作业展示性评价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实施方案。调查问卷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对作业评价的认识(学生、家长、教师)及教师现行作业评价的方式。个案法:记录典型性的学生对作业评价改革方式的感悟。三、研究的结果(一)、作业展示评价的原则 1、激励性原则。激励是教育评价应有的题中之义,但长期以来。我们比较多地重视评价评定作用的发挥,而不太关注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主体得到尊重,使学生更多地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即使作业发生错误也要让学生把改正作业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需要。传统作业中当学生作业错误时会用触目惊心的“”这当然有警示作用,但也常常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本研究作业

8、本中的红“”不再出现,分数和等级在学生的作业本中消失,代之以各种学生喜爱的感性化符号和激励性语言,当然,激励并不是只对学生一味地加以表扬。2、过程化原则。作业是学生学习品质的体现,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是学生学习掌握情况的表现,因此作业有重要的评价功能,应该成为学生展示其掌握学习过程的一种手段。同时,作业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环节和过程,学生平时的作业将被作为学生期终评定的重要依据。3、感性化原则。作业评价中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原则,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需要,用学生喜欢的各种不同的感性化符号和语言来代替冷冰冰的分数和触目惊心的“”使学生乐于做作业,乐于改正作业中的错误。4、互动性原则。作业评价是

9、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从这一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感性的反馈意见,学生也能从教师感性化的评价符号中,感受到教师的激励与期望。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作业间的互动。5、自主性原则。作业评价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作业行为。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关心自身的学业提高,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潜能。(二)、本研究的现实依据、学生作业评价情况调查 1、关于对“教师作业处理方式”的调查通过对学生进行有关教师作业处理方式的调查:1、当作业发生错误时,100%的学生都表示不喜欢老师用红“”来批改作业。2、喜欢“老师只对作业进行检查而不加以批改”的学生占16.7%。喜欢“老师对作业全部进行批改”的

10、占30.4%。喜欢“同学之间相互批改并由教师讲评”的占35.3%。这表明绝大多数对作业处理方式要求别人的评价,包括教师和同伴的评价。3、“对老师批阅结果感到很高兴”是因为“全对”的占18.7%是因为“老师给表扬性性评语”的占133%,是因为“老师将自己的解法做典型”占66.7%这说明学生更愿意表现自己的“个性化”解法而对一般空洞的“表扬性评语”的兴趣并不浓厚。2、关于对“作业做错时批改符号”的调查当学生做错作业时,为了突显评价的过程性与激励性,我们拟采用三种符号,一种是在做错的作业上大上“/”,等学生改正后再把“/”改为“”即从“/”“”。另外是从“?”“”和从“”“”经调查,结果发现81.1

11、%的低年级学生喜欢第二种,18.9%的学生喜欢第三种。学生认为“?”似乎在提醒我这里有问题,“苹果”说明我订正好了,教师选一个苹果奖励我,而五角星的颜色很鲜亮,也让学生喜欢。这也说明学生对不同的批改符号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珍视学生情感的需求,让他们在感性的评价符号中获得有益的学习情绪。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中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对作业批改符号的喜好有所不同。随着年级的增高,中年级学生逐渐开始喜欢用简洁性的评价来代替感性化的评价,高年级学生最喜欢个性化语言的评价。3、关于对“作业评语”的调查我们设计了三种作业评语“你能再仔细地看看有问号的题目吗?”“请你订正”“老师相信你有能力改正

12、自己的错误”供学生选择。低年级学生喜欢“老师相信你有能力改正自己的错误”这种鼓励性的评语,而高年级学生则更喜欢“你能再仔细地看看有问号的题吗”这种提示自己独立思考的评语。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需要“知音”的,教师所充当的角色,不仅仅是发现学生作业错误的“警察”,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持一种肯定的态度,用一种信任者、一种欣赏者的眼光平等地与孩子们交流,从而培养学生们积极自信的人格品质。(三)作业展示评价措施1、让作业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了受赏识而生存,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

13、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中后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获得表扬,奖励次数越多,其行为活动的再发性就越高。及时有度的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共鸣。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位学生,与之建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把作业当作与教师交流的机会。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与成功感,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

14、2、让作业评价成为改变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润滑剂”。作业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积极的作用。不同个性的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就有所不同。喜欢学数学的学生,一般做题较认真,能独立思考,解题方法有创造性和灵活性。对这些作业呈现这样的评价:“优与众不同=优+,优奇思妙想=优+,优字迹工整=优+,优格式规范=优+。”不怎么爱好数学而且性情急躁的学生,作业一般较马虎,对教师发还批改过的作业不认真看,错了也不思考错在哪里。为此,对待这样的作业,评语要讲究艺术性,既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要用委婉的语气表达批评。如,“良如果能认真订正作业=特优,良如果能不懂就问=特优,良如果能认真及

15、时改正=特优。”对一些不爱动脑筋,作业有抄袭现象的同学,老师的评语是:“如果能独立完成作业特优,如能积极开动脑筋特优”。“等级简语”式作业评价是描述学生作业水平,并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导向性,评价时重在激励,贵于引导,皆在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进步与不足,不断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时期,各个方面很不稳定,因此,评价不能一成不变,一以贯之。对学生的评价,尽可能地以个性特征为参照,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淡化横向比较。教师要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于以表扬、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比较中树立信心,在评价

16、中不断进步,真正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推动器”。3、让作业评价成为学生转变的“调节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因此,评价的结果应具有激励导向作用,更应具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时教师应尽量从积极的方向,把鼓励和批评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了其进步的一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比如,对上课爱做小动作,因而影响学习的学生说:“最近你进步不大,你能告诉老师是什么原因吗?从你平时的各项表现来看,你是一个聪慧的孩子,所以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