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6648140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酒(其五)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饮酒(其五) 教 学 设 计 淮南市潘集区实验中学 马耀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2、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能力目标: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感情。2、了解诗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诗歌的风格。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激趣导入语文是什么?语文是刘禹锡千帆竞发的进取!语文是苏轼千里婵娟的愿景!语文是屈原路漫漫的上下求索!语文是王勃天涯若比邻的挚情!语文是李清照夏日争渡的浪漫!语文是

2、陶渊明采菊东篱的闲适!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陶渊明的饮酒,从中或许能领悟出一些生活的真谛。二、初读诗文,读出美感1、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揣摩节奏、体会感情)2、指名同学朗读。(要求:听读诗文,朗读是否准确)3、师生评价朗读。(师提示:读诗要在准确的基础上读出语气。这首诗,应该读的舒缓一些)4、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语气)5、师范读诗文。(要求:听读诗文,把握节奏)6、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听读诗文,体会情感) 7、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出韵味,读出情感)8、全班齐读.(再次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三、细读诗文,读懂诗意1、结合注解,理解重点字词,疏通诗意。2、自行合

3、作,就诗中的词句你问我答。提出自己的疑问,师生共同解决。3、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的大意。四、品读诗文,读出情感1、在人们聚集的地方,为什么听不到车马的喧嚣声呢? 2、车马的喧嚣声是存在的,听不到的关键是什么? 3、在古代,什么样的人乘车骑马?4、车马来来往往,它们的喧闹声在这里有没有特定的含义?(指名朗读“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 读出:平静的心境。)5、陶渊明不热衷于此, “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名利所诱惑。我们学习过他的五柳先生传,文中称赞他志趣高尚的关键句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6、诗人的心境其实是与他的生活习惯有关系的,现在我们来看看诗人在做些什么?(采菊、赏南山美景)他采菊

4、花做什么呢?明确:泡菊花茶、菊花酒等。东晋时代有泡菊花酒的生活习俗,陶渊明本人也喜欢喝酒。品着菊花茶,饮着菊花酒,嗅着菊花香,赏着南山美。7、诗人这种采菊生活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指名或集体朗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读出“悠闲”)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南山”一词,存在两种理解版本:一说是“望南山”,一说是“见南山”,你认为哪个更好?明确:“见”是漫不经心的看,是作者眼神与南山的巧遇,很随意、很洒脱,符合诗人悠然的心情。“望”是眼睛有意的盯着看,是有意识的注视,表现的是诗人特意极目远眺。低头采菊,仰头见山,不经意间,发现了自然的美妙。“见”字能更好地表达诗人闲适心境

5、。 师:饮酒组诗写于公元417年,此时的陶渊明已经归隐12年了,已经完完全全融入了田园生活,远离了世俗的喧嚣,远离了官场的争斗,放弃了功名利禄,陶渊明所寻求的正是这样宁静和自在的生活。五、悟读诗文,读出“真意”1、陶渊明的生活真的如他自己所描述的那样“悠然”吗?(物质、精神)明确: 通过五柳先生传可知他归隐后的生活很贫苦:“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归园田居(其三)也写了他艰辛的生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去来兮辞序中也写到“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生活艰辛,物质匮乏。2、物质匮乏,精神却很富足,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呀!诗人无意看山,却欣赏到

6、了美景。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明确:简陋的草房,东篱下的菊花,美丽的夕阳及其映照下的南山,无拘无束的飞鸟。(请把写景的句子读出来:“采菊东篱下归鸟相与还。”读出:美)3、诗人看到“结伴而归”的飞鸟,心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明确:和飞鸟们一样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天地之间,寄托作者超凡脱俗、一心归隐的精神追求。 (朗读:“山气日夕佳,归鸟相与还。” 读出:羡慕之情。)4、在此景此情中陶渊明有没有感悟到“此中”的“真意”?这种“真意”又是什么呢?(插入背景介绍:见媒体)明确: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平静、恬淡、自由自在的生活,做一个平凡、淡然、有尊严的百姓,回归自然,返璞归真。

7、这就是其中的“真意”。这份“真意”就是作者借诗歌向大家倾诉的心声。(朗读“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读出:志趣)5、既然作者已经悟到了“真意”,为什么欲言又止呢?明确:此种感受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此处无声胜有声;希望能有人一起分享。六、拓读诗文,读出赞美有网友发帖说:陶渊明,不求上进,消极避世,缺乏“担当”精神,应该批判。但是我们理解欣赏一首古诗,必须做到“知人论世”,应该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人文环境以及作者的生平和思想。陶渊明生活的时代,社会黑暗,官场尔虞我诈,不适合他那样真性情的人。他没有能力改变现实,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随波逐流,而能从污浊的官场走出来,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操守”,那个时代,他确是独立于世俗的“真隐士”,安贫乐道的“真君子”。请你为陶渊明写赞美词,赞扬评价陶渊明。七、小结课文 感谢历史,虽然少了一个彭泽县令,却多了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用自己的生花妙笔,为后世留下了精彩的诗文,也留下关于人生这个话题的真知灼见。给我们些许思考和启迪。 齐背全诗。八、布置作业:请就你家乡的某一景点,写一篇短文,表达你的某种情感。附:板书设计 饮 酒 陶渊明心 远 悠 然借 景 抒 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