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师大版《找质数》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664629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北师大版《找质数》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北师大版《找质数》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北师大版《找质数》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北师大版《找质数》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北师大版《找质数》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北师大版《找质数》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北师大版《找质数》教学案例.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找质数教学案例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找质数教学案例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找质数教学案例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的第5小节找质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掌握质数与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3,5的倍数特征以及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为后面学习公因数、约分、公倍数、通分等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内容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分类中认识质数与合数并关注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通过有特色的教学活动

2、,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享受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学习带给我们的乐趣,学会倾听、修改、整理别人的发言。二、 学生分析通过前面内容的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熟练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初步具有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学生接受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再有找质数不像找奇数、偶数,不像找因数那样规律性较强,因此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通过有特色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本节内容,经历探索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才会牢固。基于以上几点,在教学设计上我充分相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他们既有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通过列表的方式找出相应数的因数,又与

3、小组合作学习紧密联系,在学生的交流中(分类、修改、命名)逐渐明白可以根据一个数因数的多少来把数分成1、质数、合数三类,理解质数与合数的含义。并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 学习目标1、理解质数与合数的含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教给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4、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中探索与创造的魅力。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教学难点:1、教给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准备:记录结果的表格。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4、新课师:同学们,在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生:找因数。师: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找到找因数的方法呢?生:拼长方形。师:那么,在找一个数的因数的过程中,我们还会发现什么秘密呢?板书:找因数-( ?)(二)、探索新知1、操作,探索师:提出活动要求:(1)写出老师给出的表格中所有数的因数,同时教师巡视检查;(2)如果有困难,可以向老师、同桌求助,也可以用画、摆长方形的方法来解决。(3)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3、全班交流,教师展示学生结果数字 n的因数1 12 1、23 1、34 1、2、45 1、56 1、2、3、67 1、78 1、2、4、89 1、3、910 1、2、5、1011

5、1、1112 1、2、3、4、6、1213 1、1314 1、2、7、14 、 、(设计意图:在教学这个环节时,没有根据书上的安排来教学,因为在前面通过摆长方形找因数的过程中,学生已经会找一个数的因数了。主要是为了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初步抽象思维能力,直接让学生找因数。)(三)分析、概括1、分类师:观察这张表,你发现了什么?生:(1) 除了1以外,所有的数都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2) 有的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3) 因数的个数不同,有的有2个因数,有的有2个以上因数。师:你们能不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呢?(学生回答)第一类:1第二类:

6、2、3、5、7、11、13第三类:4第四类:6第五类:8师:那我如果给你60、100、,你也将分别把它们分做一类吗?生:恩,下面好多学生都笑了。师:你们能把她的分类在修改一下吗?生:我把后面的二、三、四、五类都归为一类。师:为什么?生:因为他们的因数都在两个以上。师:同意吗?生: 同意。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从而发现一个数的因数个数多少的区别,为后面揭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做好铺垫,同时在实践和操作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思想。2、归纳概念师:那你们能根据因数个数的不同给这些数起个名字吗?生: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2个因数,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合数。(

7、板书:质数、合数)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找质数教学案例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找质数教学案例师:你怎么知道的?生:看书。师:真不错。那1怎么办呢?生: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师:为什么?生:因为1只有1这个因数。师在课题找因数的后面补上找质数3、完善概念师:读书上有关质数、合数的概念。学生看书。师:根据一个数因数的不同,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类?生:1、质数(素数)、合数板书:1、质数(素数)、合数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学生互相说概念。)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经过演绎、推理,进一步明白质数、合数的概念。(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

8、. 请同学们判断下面这些数是质数还是合数?(1、4、49、77、84、19、15、33、79、27)2. 完成书上练一练的第1题。师:你打算怎样迅速找到100以内的质数?生:(1)、1除外。(2)、去掉除2、3、5、7以外2、3、5、7的倍数。师:看书,看数学家想的和你们想的是否一样?生:学生读题目提示,然后独立完成作业,最后全班交流。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质数、合数,特别是通过对一个个大数目的判断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学生提前说方法,既让学生熟悉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也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利用幽默的语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从心里有一种成功感和对数学的

9、进一步热爱。(五)归纳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感受。)(六)、拓展、延伸自我介绍:课后小组内根据自己的学号,相互说说这个数的特性,利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教师示范,后小组说说)六、教师反思找质数选自约数和倍数这一部分知识,是在找因数的基础上展开的,应该说不是很难。为了在教学中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概念,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简短的开课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情绪因素影响的,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而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不仅能调空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真正起到

10、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例如:本课一开始,我们先回忆了上节课所学内容,然后提出一个问题:通过找因数我们还会发现有关数的什么奥秘呢?使学生的精力一下进入思考状态,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想继续研究数的欲望。2采用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索中,充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准确地找出每个数的因数,为后面学习合数、质数的概念做好有力的铺垫3、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没有让学生通过摆长方形来找数的因数,而是通过列表直接让学生独立找出相应的数的因数 。然后让它们自由的给这些数分类、然后讨论、修改、命名,真正让学生们明白了什么是质数与合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完

11、成第二个练习时,教师不是让学生去看书上介绍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当小数学家,怎么样很快地找出100以内所有的质数,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增添了一份学习数学的信心。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

12、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4练习的设计循序渐进。“教书

13、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

14、,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新课结束后,先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巩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找出100以内所有的质数;最后让学生充分介绍自己的学号,既是对本节内容的运用,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