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可行性策划报告.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6643879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8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可行性策划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可行性策划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可行性策划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可行性策划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可行性策划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可行性策划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可行性策划报告.doc(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总论1.1项目摘要项 目 名 称:永昌金良生态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地点:永昌县水源镇白土岭滩项目法人名称:永昌金良生态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项目法人代表:李琪项 目 性 质:新建建设规模与内容:项目建设总规模5000亩。其中:无公害枸杞园4770亩,苗木繁育基地建设80亩,道路及林带建设150亩。无公害枸杞园建设包括土地改良、修筑田间道路、苗木栽植、抚育、修剪、管护等内容;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包括引进良种、抚育管护、病虫害防治等;修建道路3750m,防护林带建设17km。新建办公区150m2、生活区740m2、晾晒场4000m2、凉棚400 m2、土围墙11400m。项

2、目建设目标:通过本项目实施,建成优质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枸杞达稳产年后实现每年产量214.65万kg,种苗出苗量达60万株/年。改进项目区枸杞生产管理技术,提高枸杞品质,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并通过示范带动,推动永昌县及周边地区无公害优质枸杞生产基地的发展建设,优化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实现兴林与富民的和谐统一。 建 设 期 限:项目建设期3年, 即2010年至2012年。项 目 投 资:经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5655.09万元。资 金 筹 措:按资金来源分:国家投资4524.07万元,占总投资的80%;自筹资金1131.02万元,占总投资的20%。项 目 效 益:经济效益:

3、枸杞丰产栽培,当年即可挂果,建设期三年之后即达到稳产。以当前市场干果收购价20元/kg、亩产干果的产量450kg计,3年后,4770亩优质枸杞林,仅干果的总产值可达4293万元。苗木繁育基地产值为18万元,对周边地域的农民增收、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农村经济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样板模式。生态效益:项目建成后,将扩大林地面积,改变下垫面的性质,改善土壤盐渍化,并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可防治荒漠化,减缓沙尘暴的发生,使生态环境状况向良性方面发展。项目将有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使整个荒漠生态系统按照自然演变规律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对于保护永昌、武威、河西走廊乃至甘肃的生态安全

4、,改善西部地区的大气环境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可以吸收一部分社会劳动力,解决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项目实施还可带动营销、运输、包装、加工、餐饮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增加一定的劳动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对于增加财政收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国家林业局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关于印发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计开函200887号); 国家发改委及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林业局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编林业建设

5、项目管理文件资料汇编;GB/T157761995造林技术规程;NY/T 5249-2004无公害食品枸杞生产技术规程;项目区有关基础资料。1.3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参照GB/T157761995造林技术规程、无公害食品枸杞生产技术规程,价格指标采用当地市场价格确定,财务指标依据国家发改委及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计算。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单价(元)序号项目单位单价(元)1土壤改良亩30023精选分级设备台20000 2土地平整亩50024配套农机具套100000 3农田防护林种苗费株325拖拉机台75000 4农田防

6、护林栽植费亩6026农用车台80000 5枸杞园苗木费株327工作车台140000 6枸杞栽植亩15028计算机台8000 7抚育管护亩18029打印机台3000 8修剪亩6030文件柜个500 9引种费株331办公桌椅套500 10道路km6000032办公区150011新打机井眼20000033办公室150012深中泵套4000034会议室150013离心泵套3500035生活区150014滴灌地管材料费m20036食堂150015滴灌地管设置费m5037职工宿舍150016滴灌滴管材料费m1538澡堂150017滴灌滴管设置费m539晾晒场20018低压输电线路km6000040凉棚50

7、019变压器台3000041围墙m20020高压喷雾器台300042大门个2000021晾晒设备果盘个1043土围墙m8022土壤测试箱套20000 1.4可行性研究结论通过综合分析,该项目符合国家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产业政策,符合省、市、县确定的林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项目建设条件优越,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投资合理,风险性小,效益显著。项目建成后可切实带动我省枸杞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区域内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农民增收,缓解当地就业压力,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地方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项目可行。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尽快审查

8、批准,给与国家投资支持,科学组织实施。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与由来进入新世纪,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受到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林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林业局根据我国林业发展的形势和所处的阶段,确立了以实施六大工程为重点,带动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而经济林作为我国森林资源五大林种之一,也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结合得最好的林种。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迅猛。目前,我国经济林产品总产值已占林业产业总产值的近40%,占林业第一产业产值的55%以上,经济林产业在林业产业体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

9、的作用,在地区经济、尤其是山区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的主要任务转变为生态环境建设,但同时决不能降低经济林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建设特色经济林基地,发展经济林产业既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林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更是把发展经济林产业作为改善和加强山丘地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保障粮食安全,优化人民膳食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我国目前已建成300多个“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100个“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基地”。经济林种植面积近3000万hm2,主要

10、经济林产品总产量达1.11亿吨。经济林产业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甘肃省自然条件严酷,干旱缺水,水土流失、风沙危害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森林覆盖率低,荒漠化面积大,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石羊河流域深居大陆腹地,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匮乏。平原区年降水量仅150300mm,下游地区更小于150mm,而年蒸发力却高达13002600mm,蒸发力远大于降水量。近20年来,全流域人口增加了33,农田灌溉面积增加了30,粮食产量增加了45,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了约6倍,但水资源

11、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约1%,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人们为了发展经济,过度开发水资源,严重挤占生态用水,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流域上游祁连山区由于过度放牧,开矿挖药和开荒种植,造成水源涵养能力降低。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备受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石羊河流域的治理和保护工作从未间断。而永昌县地处石羊河流域中段,在石羊河流域的治理和保护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该县气候干燥,降水少而集中,蒸发量大,水资源贫乏。同时土壤盐渍化现象普遍。对该区土壤和生态改善的唯一方法就是:选择“物竞天择”的抗旱、耐盐碱植物,尤其是抗旱性强、耐盐碱能力高(泌盐能力强)、经济价值高的木

12、本植物,进行生物防治,以期取得大面积防治土壤盐渍化和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分蒸发。科学地利用抗逆性强的经济林树种将有效改善该县气候、环境乃至当地的生态系统,给当地的农民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对该县的经济将会开辟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永昌县在治理生态环境的同时,更注重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兼顾。为探索发展农民增收及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路子,永昌县从宁夏中宁县引进了优质枸杞品种,并取得成功。引进栽植的枸杞生长适应性强,苗木成活率增高,秋季结实率达100%,枸杞已经成为永昌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要的经济林资源。根据财政部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财发200393号)、国家林业局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计开函200887号)等文件精神,永昌县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项目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群众积极性高,建设单位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承建能力,符合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扶持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