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缺陷修复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6482296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缺陷修复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缺陷修复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缺陷修复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缺陷修复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缺陷修复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缺陷修复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缺陷修复方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体结构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前期调查 2四、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分析 34.1 错台 34.2 蜂窝 34.3 麻面 34.4 露筋 44.5 局部胀模 44.6 局部渗水 4五、质量缺陷具体处理方案 55.1 缺陷修复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55.2 施工准备 55.3 施工物资及人力准备 65.4 缺陷处理要求 65.5 具体处理措施 75.5.1 错台缺陷处理方法7.5.5.2 蜂窝缺陷处理方法7.5.5.3 麻面缺陷处理方法7.5.5.4 露筋缺陷处理方法8.5.5.5 胀模缺陷处理方法8.5.5.6 渗水缺陷处理方法8.六、安全文明施工 12七、应急预案

2、12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一、编制依据(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95)(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6)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7)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9)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10)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

3、范(GB50367-2006)(11)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12) XXXX|施工设计图(2010.9)(13) XXX|主体结构及防水施工设计图(2010.9)(14) XXX|主体结构及防水施工设计图(2010.9)(15) 现场勘查了解得到的相关资料二、工程概况XXXXXX三、前期调查一般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有错台、蜂窝、麻面、漏浆、孔洞、 露筋、局部胀模、施工缝夹层、表面裂纹、漏水等,针对可能出现的混凝土质量 缺陷对车站结构全数检查,发现车站主体结构存在错台、蜂窝、麻面、露筋、局 部胀模、局部漏水等问题,具体位置详见混凝土缺陷调查表(见附件)。四

4、、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分析4.1 错台错台是指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模板接缝处出现超过规范要求的错台现象, 一般错台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模板外支撑不牢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局部模板变形引起的外形走样;(2)、模板支撑基础部牢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整体移位而造成外形走样;(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器靠模板太近,造成过振使模板变形;(4)、施工缝处模板连接不牢固,是模板走样;(5)、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造成冷缝从而产生错台。4.2 蜂窝蜂窝是指拆模后构件有局部混凝土松酥,石多浆少,石子间出现分析,形成 蜂窝状的窟窿,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有:(1)、上、下料不当,造成石子砂浆离析;(2)、混凝

5、土的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3)、模板缝隙未堵严,造成水泥浆流失;(4)、钢筋过密,未稍加间隙就继续灌注混凝土。4.3 麻面麻面是指混凝土构件表面局部缺浆,出现无数的小凹坑,但无露筋现象,它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模板表面粗糙活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 贴产生麻面;(2)、模板湿润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收,使混凝土表面早期失水 过多出现麻面;(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4.4 露筋露筋是指构件中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部分或局部未被混凝土包裹或外露, 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

6、、混凝土浇筑时振捣未到位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2)、模板安装不严实存有缝隙,造成混凝土水泥浆漏失;(3)、保护层垫块未放置到位。4.5 局部胀模混凝土胀模现象,会造成构件尺寸增大,外形不规整,严重者需要进行剔凿, 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常见的混凝土胀模原因主要有:(1)、采用泵送混凝土时,一次浇筑过高,过快;(2)、由于墙面残浆等原因,二次接槎部位模板不能保证与墙拼严;(3)、模板安装过松;(4)、支撑数量不足,造成荷载重分配,跑模;4.6 局部渗水地下结构中可能出现的渗漏情况,按结构部位可分为变形缝部位、施工缝 部位、墙面部位、穿墙管道部位、预埋件部位。按渗漏状况可分为孔眼渗漏、裂 缝渗漏

7、、墙面潮湿或渗漏、施工缝渗漏、变形缝渗漏、管道及预埋件部位渗漏。 本工程仅在施工缝部位及墙面出现局部漏水,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施工缝部位浇注不良或骨料集中;(2)、施工缝掉入杂物导致防水失效;(3)、混凝土接头部位产生收缩造成开裂;(4)、施工缝防水施工不良造成防水失效;(5) 、混凝土中的杂物较大形成过水通道;(6) 、混凝土收缩或结构裂缝;(7) 、浇注时振捣不良导致不密实、内部空洞等原因形成积水。五、质量缺陷具体处理方案5.1缺陷修复施工工艺流程框图评估混联土缺陷分折产生缺隔的原因记录親礙士缺陽准缶條补舁强曲除块苛混凝土増加锚園期忘f)彳魄凝土缺陷修补卜监理上程师旁站:修补混靡

8、土养生; A根据已竝建缺昭经验补充3完善混離土修口力案 J图5.1混凝土缺陷修复施工流程图5.2施工准备(1) 、拟修补砼蜂窝、麻面缺陷部位,大小标记清晰,并做好记录;(2) 、对施工过程中施工的架子、锤子、铁锤、吊锤、墨斗准备好;(3) 、对操作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交底;(4)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工作;(5) 、要求修补处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才能进行修补工作;5.3 施工物资及人力准备(1)、施工机具,针对车站出现的质量缺陷数量及种类,拟投入的施工机具及材料如下表所示:表 5.3 拟投入工具数量表名称单位数量空压机台3锤子个6錾子根若干手砂轮个6砂纸张若干鉄

9、抹子个9木抹子个9铝合金制杆个6铁锹把15白水泥袋若干(2)、人员准备,每个车站设一个施工班组流水作业,一个施工班组:现场管理 负责 1 人,技术负责 1 人,架子工 6 人,松散混凝土凿除 4 人,墙面磨平 4 人, 调配水泥浆(细石混凝土)4 人,抹面 4 人,杂工 10 人。5.4 缺陷处理要求(1)、选用的修补材料,除满足结构正常使用的各项要求外,其本身的强度、耐久度、与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等,均不得低于老混凝土的标准;(2)、修补材料应有与老混凝土相一致的外观;(3)、修补时应将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彻底凿除,清除松动碎块,残渣,凿成陡 坡,再用空压机吹洗干净;(4)、对渗水、漏水的部位,

10、应采用速凝材料堵漏和将外漏部位埋管集中引出后 在快速风度,漏水堵住后,即进行修补;(5)、对错台的处理遵循“宁磨不补,多磨少补”的处理原则。5.5 具体处理措施5.5.1 错台缺陷处理方法对于凹凸错台的质量缺陷尽可能采用凿除、打磨等防范进行;如果凹陷较严重, 凿除、打磨方法不能满足要求,则对凹陷部位表面进行凿毛,并用比原混凝土设 计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或预缩砂浆填补。5.5.2 蜂窝缺陷处理方法(1)、首先对待修补部位的松散混凝土进行凿除,做到小锤细凿,避免损伤结构 钢筋;(2)、对凿除部位用毛刷刷干净,并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然后采 用纯水泥浆纵横各刷一遍;(3)、进行支模,

11、要求模板支设牢固,并留设浇筑口和清理口,确保支模时的垃 圾能清理干净,清理后及时封堵清理口;(4)、对修补处表面接洽面涂刷一层 42.5R 水泥浆进行界面涂刷处理,以使新旧 混凝土能结合良好;(5)、采用与原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一级的 C40 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灌修 复,操作时用小钢筋仔细插捣密实;(6)、混凝土终凝后拆模,用麻袋包密洒水养护,避免新旧混凝土结合处开裂。(7)、用砂纸或手砂轮适度打磨,使其平顺且色泽与原混凝土色泽相近。5.5.3 麻面缺陷处理方法(1)、过水表面出现的麻面,先将麻面部位用钢丝刷加清水刷洗,并使麻面部位 充分湿润,然后用水泥素浆或1:21:2.5的水泥砂浆抹平

12、,水泥浆或砂浆达到 龄期强度后再用环氧基液涂刷两遍,以保证修补部位有足够的耐磨度,并防止水 流对缺陷处产生空蚀现象,待环氧基液基本凝固时用水泥素浆凝固后用砂纸适度 打磨其表面,以确保修补部位与原混凝土色泽相近;(2)、非过水表面出现的麻面,用钢丝刷加清水刷洗麻面处,并使麻面部位充分湿润,然后用水泥素浆或 1:21:2.5 的水泥砂浆抹平,待水泥素浆凝固后用 砂纸或手砂轮适度打磨,使其平顺且色泽与原混凝土色泽相近。5.5.4 露筋缺陷处理方法(1)、首先对待修补部位的松散混凝土进行凿除,做到小锤细凿,避免损伤结构 钢筋;(2)、对凿除部位用毛刷刷干净,斌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然后采 用

13、纯水泥浆纵横各刷一遍;(3)、对修补处表面接洽面涂刷一层 42.5R 水泥浆进行界面涂刷处理,以使新旧 混凝土能结合良好;(4)、采用 1:2.5 水泥砂浆薄抹一层(约 10mm 厚)后,采用略干硬性的与原混 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一级的 C40 细石混凝土进行压实,待约 30mmin 后进行复压 抹面,施工完毕后用麻袋包密洒水养护;(6)、用砂纸或手砂轮适度打磨,使其平顺且色泽与原混凝土色泽相近。5.5.5 胀模缺陷处理方法(1)、首先对有可能胀模的部位进行测量,确定胀模厚度及胀模面积; (2)、对胀模处进行扫描,确定保护层厚度,与胀模厚度比较,判断是否有钢筋 外露;(3)、确定无钢筋外露后,对

14、胀模处进行凿除,做到小锤细凿,避免过凿现象;(4)、对修补处表面接洽面涂刷一层 42.5R 水泥浆进行界面涂刷处理,以使新旧 混凝土能结合良好;(5)、采用 1:2.5 水泥砂浆抹面,施工完毕后用麻袋包密洒水养护;(6)、用砂纸或手砂轮适度打磨,使其平顺且色泽与原混凝土色泽相近。5.5.6 渗水缺陷处理方法5.5.6.1、治理原则地铁工程是人口密集城市的大型地下工程,对于混凝土防水等级与结构、 渗漏处理及耐久性要求、材料选用和环保指标都有特殊和严格的要求,既要遵循 “堵排结合、因地制宜、刚柔相济、综合处置”的传统原则,还要确保“合理有 效、长治久安、绿色环保、经济实用”的措施和选材原则。 在渗

15、漏治理具体实施前,要充分掌握原设计、施工、验收资料,对各部位内部情 况要做到详细了解,充分预测,避免造成二次破坏。治理过程中有降水或排水条 件的,治理前尽量做好降、排水准备;施工组织应尽量按先顶后墙最后底板的顺 序进行,尽可能不要破坏原有防水层;若对原防水构造有损伤,应预先提出可行 的补修方案。治理过程中尽量应选择无毒、环保、高耐久性的材料,需附相关材质证明; 并尽可能选用已有良好业绩效果的材料和得到实践证明的治理工艺。5.5.6.2、施工顺序a、调查:对于渗漏部位的调查要做到“四查明”查明渗漏现状、水源及影响范围;查明渗漏部位出水规律;查明衬砌结构损害程度;查明结构稳定情况及 设计、施工和监测资料。b、分析:基于掌握的情况,从设计、施工、实际使用等方面进行出水原因分析。成因分析应立足于第一步情况的掌握和按照实践经验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