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604163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老师,我深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新学期的第一天走进教室上课,真把我吓了一跳:预备铃响了,学生还在教室里追逐打闹,上课立正立不直,坐也坐不端正,随意讲话、插嘴,排队出操乱哄哄,课间还喜欢在地上打滚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极差。怎么办呢?长期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地懂得低年级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让学生养成一系列良好习惯呢?我决定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文明礼貌、卫生和劳动习惯等方面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学、自理、自控的

2、能力。一、兴趣、训练促习惯养成抓学生不良习惯的转化、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来说,都是一个艰苦甚至是痛苦的过程。我的做法是:反复训练、严格把关、激发兴趣、养成习惯,在对学生进行排队出操训练时,我要求学生集合站队做到“静、快、齐”,听到口令,老师数三下,“声落、动止、队形成”。慢了,解散重做,做好了表扬,反复训练,直到达到要求,形成习惯为止。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单调训练容易乏味,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编了一些儿歌,与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上课预备铃响了,就让学生念儿歌:“上课铃声响,快步进课堂,安静坐端正,等着老师来上课。”上课发现有谁坐不端正,我就让学生念:“小手放放好,小脚

3、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仔细。”在训练学生正确的坐姿、立姿、写字姿势、举手姿势、读书姿势时,我在班上找小榜样,开展“请你像他这样做”的有趣活动。请小榜样做出一个正确的姿势并说:“请你像我这样做,”同学们立刻学做,并说:“我就像您这样做,”我还不断更换小榜样,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学生的习惯在有趣的活动中进一步得到强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二、竞赛活动巩固良好习惯纠正不良习惯,形成良好习惯,需要不断的巩固训练,需要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上进心。为此,我与学生开展多种比赛活动。我首先引导学生找出我班存在的问题,然后讨论从哪些方面来开展比赛活动,最后制定出评比方案和一系列评比要求。我

4、在黑板下的瓷砖上开辟出了“比、追、赶、超”争夺红星的竞赛活动栏目,给每个学生剪了一颗淡蓝色的大星,比一比谁的大星里的小红星最多,谁的淡蓝色星变得最红。按照制定出的比赛要求,设立了“天天奖,周周奖,月月奖,大总奖,”每天从早读就开始评,评出”早读之星“,上课评出“纪律之星”“爱动脑之星”等等;然后周末数数谁的红星多,评出本周之星,到月底的时候,再数数这个月谁的红星最多,评出“本月之星”,并发给他们奖品;到了期末按照红星的累计数量评出“十佳之星”,在此基础上评出“三好”生。通过这样的争夺红星竞赛活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得到了及时提醒、督促,逐渐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习惯。三、情感带动学生习惯

5、养成低年级的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作为班主任要创设更多教育机会,使学生在入情入理的教育中体验到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为此,我每天都会利用好晨会课时间,及时把班中出现的情况和发生的事情,和孩子们一起分析,引导他们学会辨别好坏。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对做了错事的学生提出要求,寄予希望,使孩子们体会到,老师是爱他们的。陈溢飞是我们班的皮大王,一开学我就让他做领读的小老师,带领大家早读。站在讲台上的他站得规规矩矩,领读的声音非常的响亮,做好了同学的榜样。但好景不长,不久他的坏习惯就暴露出来了,上课插嘴,做小动作。我就跟他谈心,了解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他说:“老师

6、,我知道这样做不对,我想改的,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就耐心地教育他说:“老师知道一个人的坏习惯是不可能一下子改掉的,可是不能以这个作为挡箭牌,老师建议你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每天要改掉一点,自己督促自己,老师也随时提醒帮助你,好吗?”他听了非常开心,一下课就写了个纸条给我,表示了自己的决心,就这样,他每天都会来问我今天表现得好不好?如果我说好,他就会一蹦老高,如果我说你表现得还不够,他就会悄悄地做一些好事,现在他上课总是积极发言,课余还主动去督促帮助班里的后进生呢!,四、家校联系促习惯养成学生的进步与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不仅沟

7、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我班学生凌戬,学习上依赖性很强,一遇到做作业,他总是愣在那里,等着老师去教他。我发现这一现象后,一方面与他父母取得联系,了解该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原来该生做作业,每天都由父母陪着他做,已经形成了习惯。我就与家长讲这样做对孩子的危害性,要求他们培养孩子独立作业的习惯,等作业做完了再检查,作必要的指导。另一方面我找他谈心,让他明白作业是自己的事,一定要自己完成。经过家长的配合,现在他终于会自己作业了,一般会做的题目他都独立完成,实在不会做的也会问老师了。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培强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可以说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