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案设计香菱学诗.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5672044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案设计香菱学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学案设计香菱学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学案设计香菱学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学案设计香菱学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案设计香菱学诗.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学案设计: 备课时间:2011-9-21 备课人:黄耀华香 菱 学 诗 曹雪芹学习目标:1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3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4走进红楼梦,推介小说经典片段,借助网络,浏览红楼梦相关网站。学习重点:1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2把握神态、细节描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1.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大多数初读者都会被它的博大精深、纷繁复杂、深奥难懂所吓倒,常常是肃然起敬,望而生畏。没有进人红楼,就永远不知它的真正

2、伟大。2走进主人公香菱。二、自主学习1.查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2.快速阅读课文节选,把握主要情节。3.参照课下注释,理解词句,扫清文字障碍。三、师生互动:探究以下问题: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结合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出文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加以分析。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作者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作分析。四、效果测评1.给加点的字注音胡诌( )颦儿( )画缯( )橄榄( )鳏夫( )抠门( )蘅芜苑( )暧暧( )2.词语解释造化: 腻烦: 揣摩: 穿凿: 自暴自弃: 诲人不倦: 地灵人杰: 起

3、承转合: 3.简述香菱学诗的三个过程。四、课堂小结三、 作业布置香菱学诗(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一至两遍,整体感知课文。二、师生互动要求学生耐心再读课文一至两遍,归纳作品的主要内容。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1在文中画出黛玉精要概括律诗要点的句子讲究基本格律、词句新奇为上、立意 要紧,意趣要真、新、深。2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完成填空: ( )是形式,( )是表象,只有( )才是精髓。3归纳概括黛玉指导香菱从事学诗实践 活动的要点。多读,“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读名家,精读诗禅、诗仙、诗圣的作品,打好“底子”;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象。从以上归纳中,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

4、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独特体验。4.各小组展示学习结果。三、效果测评:从文章中,我们不仅可以得到诗歌欣赏和创作的相关知识,还可以拓展到语文学习 的其它领域,阅读下面两个片段,说说你得到 哪些启示。(一)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 读起来,颇受教益。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钦住进大观园 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 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 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 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 “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 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一首 “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二)

5、红楼梦写香菱学诗,进步相当快,这是小说,适应读者的趣味和耐心,不好拖拖拉拉;移到现实,至少就常人来说,就不能这样快。原因之一是,提高要以由读和思来的逐渐积累为资本,这时间越长越好。原因之二是,写也是一种技艺,适用熟能生巧的原则,要多写才能够得进益,多就不能时间短。这一段给我们的启示:四、布置作业:由语文学习领域拓展到一切领域,你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和收获?以“香菱学诗的启示” 为副标题,写一篇随笔。如“超级老师林黛玉”“做有心人”“转益多师,不耻下问”“持之以恒,积微知著” 等可作为参考题目。五、课后反思:探究以下问题: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明确: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

6、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 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 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 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结合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出文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加以分析。明确: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人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

7、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在黛玉的诱导下,香菱的视野不断扩大,当她进人创作冲动状态时,形象光彩夺目:“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对这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精神食粮的大量摄人,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一读

8、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作者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沤歌了香菱这个为精华灵秀所钟爱的薄命女子。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作践。那薛蟠只会胡扯“女儿愁,洞房里撺出了大马猴”之类,是极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的境遇是值得同情和惋惜的。封建社会男女是如此的不平等!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作分析。明确:红楼梦在描写人物时,女性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人评价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曹雪芹以其精细的雕塑力,创造出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他不仅对袅娜风流的林黛玉,对

9、有着炭火一般热情而被生生扑灭了的晴雯,而且对那个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都充满了强烈的同情和赞美。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虐待女子的腐朽思想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颂了女子的多才多艺,赞扬了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他曾这样写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推崇女子,鄙弃男子,这就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 的地位颠倒过来,这样的思想认识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 的伦理纲常是一个猛烈的冲击,充分体现出曹雪芹反对封建礼教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整体感知课文香菱学诗 黛玉教诗香菱求教 理论讲解香菱谈诗 欣赏指导香菱做诗 创作扶持(律诗、词句、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