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的数学游戏.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551101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家的数学游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学家的数学游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学家的数学游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学家的数学游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学家的数学游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家的数学游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家的数学游戏.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家的数学游戏(一)华罗庚与学习游戏华罗庚不仅是一位大数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担任过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他不仅关心高等教育,也非常热心对青少年的培养。他主张不光注重知识教育,尤其要注意思考习惯的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他说过:“遇见问题就思考的习惯比什么都重要,愈早养成愈好!灵活运用、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培养应当尽早尽快地开始。”为了培养青少年“灵活运用”、“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让三个学生做了这样一个游戏:有甲、乙、丙三个学生,都非常聪明,拿来五顶帽子,3红2白,让三个学生事先知道。然后叫他们蒙上眼睛,分别给每个人头上戴一顶帽子。戴好之后,让他们睁开眼,别人头上是哪种颜色的帽子看得;一清二楚,当然看

2、不到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要求他们判断出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谁最先说出来,谁就最聪明。游戏开始,三个学生睁开眼后,都没有及时说出自己帽子的颜色,犹豫了一会儿,甲、乙、丙几乎同时,都准确地说出了自己戴的是红帽子。你知道这三个学生是怎样判断出来的吗?为什么给三个学生都戴上红帽子呢?分析解答:三个人睁开眼后,有两个已知条件:5顶帽子3顶红的2顶白的;甲、乙、丙都看到了2顶红色帽子。由于条件不足,每人头上的帽子都有红白两种可能,所以不能做出判断。三人的“犹豫一会儿”又构成了一个条件:“犹豫一会儿”。这样就有了三个条件。以甲而论,甲会想:“假设我戴的是白帽子,那么乙、丙都会看到一红一白。这时乙就会想:如果

3、我戴的也是白帽子,那么丙很聪明,就会很快作出判断,从而他就不会犹豫了。丙的犹豫说明自己戴的是红帽子。从而乙会很快作出正确判断。事实上,乙、丙都在犹豫,说明假设是不对的,当然应是红帽子。”乙、丙皆同此理。为什么给三个人都戴上红色的帽子呢?因为不这样的话,三个人的竞赛条件不平等。如果其中两个人戴白色帽子,那么戴红色帽子的人一定会先判断出来。假设给一个人戴白色帽子,那么一定是戴白色帽子的人最后判断出来。一句话,谁戴白色帽子谁倒霉。(二) 李政道的“分羊游戏”美籍华人李政道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他曾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同时他在数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一次他回国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同学座谈,谈话时,他向同学

4、们提出了一个数学方面关于“分羊游戏”的问题,让大家共同思考,共同解答。从前有一个老农民,他养了17只羊。临终前,他要把这些羊分给三个儿子。他说:长子得一半,次子得三分之一,三子的九分之一,但是不许把羊杀了。三个儿子绞尽脑汁想了几天,都没有想出一个办法,便去请教村里的一位智者。村里的智者来了,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怎样解决的吗?(分组讨论)聪明的智者,来的时候从自己家里牵来了一只羊。这时,农民家就有了18只羊。于是,长子分得一半,得到了9只羊;次子分得三分之一,得到了6只羊;三子分得九分之一,得到了2只羊。三个人一共分去了17只羊,剩下的那一只羊由智者又带了回去。这个分法

5、,虽然在数学上是错误的,但是这个故事却很有趣。现在,假如把故事中的数字变一下,改为羊有47只,长子分得三分之一,次子分得四分之一,三子分得五分之一,那么,你会怎样分呢?得向邻居家借多少只羊来呢?分析讲解:这种题,同学们可以从最小公倍数着手,长子分得三分之一,次子分得四分之一,三子分得五分之一,那么分母分别是3、4、5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要凑够60只羊才能能分。这样的话,就要向邻居家借13只羊,与农民自己家的47只羊合在一起,一共有60只。这样,长子分得三分之一,得到20只;次子分得四分之一,得到15只;三子分得五分之一,得到12只。一共分去了47只,剩下的13只羊还给邻居。(三)真假

6、难辨陈景润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他不仅仅关心学术上的研究,也非常热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一次与中学生的座谈会上,为了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他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想出答案来:从前,有两个国家分别是“诚实国”和“说谎国”。有一天,天色已晚,有三个要进城的人,一个是“诚实国”的人,因为忙于打柴,回城晚了。两个是“说谎国”的人,想混进“诚实国”里干坏事,便和这个“诚实国”的人混在一起。“诚实国”的人心直口快,从来不讲一句假话,而“说谎国”的人口是心非,一句真话也不说。守城门的士兵们拦住他们不让进,问那三个人:“你们是哪个国的人?”第一个

7、人回答说:“我是诚实国的人。”第二个人声音很低,回答的什么,守城门的士兵没有听清楚。于是,士兵指着第二个人,问第三个人:“他是哪个国的人?你又是哪个国的人?”第三个人回答说:“他说他是诚实国的人,我也是诚实国的人。”守门的士兵只知道这三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是“诚实国”的人,其他两个不是,可是不知道哪一个是“诚实国”的人。想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士兵笑了笑,让三人当中的一个进城了,同学们,你知道他时怎样判断出来谁是正真的“诚实国”的人呢?分析解答:第三个人是“诚实国”的人,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都是“说谎国”的人。他们三个人当中,每一个人都有是“诚实国”人 “说谎国”人两种可能性。首先,假设第二个人是“

8、诚实国”的人,可以断定他对守门士兵的回答一定是:我是诚实国的人。其次,假设第二个人是“说谎国”的人,那么由于他要说谎话,他的回答也一定是:我是诚实国的人。由此可以断定,不论第二个人是什么国家的人,他的回答都是:我是诚实国的人。第三个人也有两种可能,假设他是“说谎国”的人,他在转述第二个人的回答时必定要说谎,就会说成是“他说他是说谎国的人”。可是第三个人并不是这样说的,可见他没有说谎,因此,可知第三个人是“诚实国”的人。又因为三个人中只有一个“诚实国”的人,所以前两个;一定是“说谎国”的人。不管这三个人谁是哪个国家的人,他们三个的回答一定是“我是诚实国的人”可知第三个人在转述第二个人的回答是,说的是实话。所以,第三个人事“诚实国”的人,从而知道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都是“说谎国”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