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云南的歌会教案3(精品教学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5104587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云南的歌会教案3(精品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6云南的歌会教案3(精品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6云南的歌会教案3(精品教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云南的歌会教案3(精品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云南的歌会教案3(精品教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习多角度描写人物的方法;2赏析精彩的环境描写,体味其衬托的作用;3学习场面描写点面结合的方法。二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三重、难点1重点: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2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介绍东北二人转。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小河淌水动画)师:同学们现在所听到的曲子是小河淌水,素来被称为“东方小夜曲”,是根据云南傣族的民歌曲调改编而成的。在云南,这样的好歌真是数不胜数,因为那里聚居了我国最多的少数民族,而我们的少数民族同胞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歌善舞。在那里民歌渗透到了他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来表达男女间的相互爱慕,激发

2、劳动的热情;以歌唱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及对婚姻的祝福;以歌唱来表达胜利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那么今天就让咱们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一起走进云南的歌会。(二)复习上节课内容(师提问,生抢答,多媒体显示复习内容。)(三)学习新课1学习“山野对歌”生听读课文,思考:a这部分交代了什么?b其中对哪方面的描写最多?生思考回答,师明确:a地点、内容、方式、唱歌人b唱歌人(外貌、衣着、性格、动作、神态等)小结:“山野对歌”主写人,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欣赏电影刘三姐对歌片段(多媒体放映)。2学习“山路漫歌”指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你喜欢的好词好句,与同学一起分享。(生随意发表感想

3、。)师引导生分析,所找句子属于那方面描写。(环境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生发表自己见解。)小结:“山路漫歌”力画环境,这是以优美的环境来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3学习“村寨传歌”齐读课文,思考它与前两种歌会形式有什么不同?生思考回答,师明确:场面盛况空前:表现为:a人多: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的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b时间长: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c盛妆;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师提问:这些特点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也就是说这部分侧重对哪方面的描写?生思考回答。(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有什么特点?生思考回答。(既有全局描写,又有局部特写。)

4、小结:“村寨传歌”重绘盛况,既有全景描绘,又有局部特写,描绘出热闹的场景。总结:云南真不愧是诗歌的家乡,到处都有动听的歌声。生活中有歌就有美,有歌就有欢乐,真的希望有时间咱们一起去云南看一看。同学们,你们通过这篇文章学到了什么?请大家总结一下。生谈收获。同学们说得真好,云南以民歌闻名全国,咱们东北以什么享有盛誉呢?(二人转。)(四)作业:利用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给大家介绍咱们东北的二人转。板书设计:云南的歌会沈从文对人,对艺术的赞美与喜爱之情山野对歌主写人山路漫歌力画环境村寨传歌重写盛况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的特点,来辅助教学。使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比教师干巴巴的讲授好得多。但也不可否认,有些同学不理解这种方式的实际意义,上课只顾看热闹,结果上课虽然也在听讲,可下课却收获甚微。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先向学生明确这节课的意义,调整好学生心态,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以上是我的教学感受,诸多不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阜新镇中学 钱辉2006年6月22日3大家下载下来可以自行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