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103595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完整版)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完整版)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完整版)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完整版)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版)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含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高中 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含答案)高三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一、选择题读图(图中400mm、800mm为年等降水量线)回答12题。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区域无大小之分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2、草原被破坏后、沙尘暴会影响到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这说明( )A.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 B.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C.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区域之间无界线可言阅读材料,回答36题。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

2、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3、在我国的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是在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A.纬度差异巨大 B.空间距离遥远 C.中间相隔很多地形区 D.整体状况区别明显4、两地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是()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的农业都已经进入成熟时期B.太湖平原的农业已经进入成熟时期,吐鲁番盆地处于发展初期C.太湖平原已经进入衰落时期,吐鲁番盆地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D.太湖平原农业正在蓬勃发展,吐鲁番盆地正处于

3、转型期5、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A.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B.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C.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D.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6、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分别是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旱作农业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读图,回答78题。7、两图所示区域共同的自然特征是 ()A.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为冲积平原 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C.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

4、分明 D.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8、有关两区域的人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C.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 D.区域城市群目前发展迅速9、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度高且多雨,但是由于纬度位置高,所以热量条件不如长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配合条件好C.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D.松嫩平原的温暖季节长,所以农作物的生长期长10、以下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条件的比较,错误的是()A.松嫩平原黑土土壤肥沃,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水稻土,不如黑土生

5、产力高B.松嫩平原人少地多,农业生产规模大,粮食的商品率高C.长江中下游平原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一年两熟至三熟D.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面积广,水产业比松嫩平原发达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完成1113题。1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1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C. 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13、乙地所在的省()A.是我国主要的柑橘、香蕉生产基地 B.是我国主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C. 是典

6、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 D.有京九铁路纵贯南北下图为某区城模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所示区域的数字序号与文化景观的描述,连线正确的是()A.梯田层层稻花香 B.草原茫茫牧牛羊C.翠竹青青有人家 D.山歌阵阵采茶忙15、关于图3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C.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区土壤盐碱化严重二、非选择题16、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

7、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甲水稻油菜、棉花等乙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3)图中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高三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练习参考答案1. 答案:B2. 答案:C3. 解析:每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而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的整体状况区别明显,故属于两个不同的区域。答案:D4. 解析:分析两地的农业发展,可知两地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都已经进入成熟时期。答案:A5. 解析:太湖平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年际变

8、化大,旱涝气象灾害多发,影响农业生产。而吐鲁番盆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成为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D 6. 解析:农业生产发展方向的确定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制定。答案:B解析: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判断为德国,为我国湖南省。第7题,区域北部平原为冰川侵蚀所致,区域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区域西部和南部地势高,北部低,区域煤炭资源贫乏。两区域降水丰富,河网稠密,水源充足。第8题,区域(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城市化水平已很高,城市群发展速度较慢;区域(湖南)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为重要的粮棉产区,其南部电子工业不发达。答案: 7.B 8.C9

9、. 答案:D 10. 答案:A11. 解析:上游输沙量减少,沿海滩涂生长减缓;风暴潮频发,造成海浪侵蚀作用加大;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答案:D12.A13.B14. 解析:东经120,北纬40大概就是我们的祖国首都的位置,东经105大概穿过东川地区,是西北黄土高原西延,是黄土高原,是华北平原,是西南,是南方,是东南沿海地区。梯田层层稻花香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草原茫茫牧牛羊位于我国的内蒙古高原;翠竹青青有人家位于我国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山歌阵阵采茶忙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答案:D15. 解析:据上题判断,区温带落叶阔叶林破坏严重;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10、答案:B16. 解析:第(1)题,甲图中A代表了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B代表鄱阳湖平原;乙图中C代表松嫩平原,D代表三江平原,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就是自然条件的差异。第(2)题,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特别是春秋季的低温霜冻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可采取的措施有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还可以做好农业灾害气象预报,提前做好抗寒防冻的准备工作,如灌水保温,放烟防冻等。第(3)题,图中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优势区位条件应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组织答案。答案:(1)主要原因是水热(或气候)条件的差异。甲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莱、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差,尤其是热量条件不足,只能适应春小麦、甜菜等温带作物的生长。(2)低温(热量条件较差)。办法: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3)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