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中医治疗方法.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981515 上传时间:2024-04-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湿疹中医治疗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湿疹中医治疗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湿疹中医治疗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湿疹中医治疗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疹中医治疗方法.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湿疹中医的治疗方法湿疹中医的治疗方法( 一) 急性湿疹多湿热并盛,治宜清热祛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亚急性湿疹多脾虚湿盛,治宜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 ; 慢性湿疹多血虚风燥,治宜养血润肤,方用四物消风散加减。1. 湿热证候:本型相当于急性湿疹,皮损潮红,水疱,腐败,流液,界限洋溢,强烈瘙痒 , 伴胸闷纳呆 , 大使干结 , 小使黄赤,苔薄黄腻,脉滑数。辨析:辨证:以皮疹潮红,腐败、溢出,剧痒为主要辨证重点。病机:湿热之邪流溢肌肤则皮疹潮红、腐败、渗液、剧痒。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盛之症。2. 血热证候:本型亦相当于急性湿疹,但渗液较少,皮损以红斑、丘疹、抓痕、血痂为主,瘙痒强烈 , 常伴

2、有口干舌红,脉细数。辨析:辨证:红斑,丘疹,血痂,口干,舌红为辨证重点。病机:心火火热夹湿蕴肌肤则见红斑、丘疹、血痂 ; 热灼津液则口干,舌红。脉细数为血热之象。3. 湿阻证候:多为亚急性湿疹,皮损色暗、淡红或不红,水疱不多,但液水浸淫,常伴有胃纳不香,面色萎黄, 便溏溲少,苔白腻,脉濡滑。辨析:辨证:皮损色暗,水疱少,但液水浸淫,苔白腻,脉濡滑为辨证重点。病机:脾失健运 , 湿邪内生,蕴积肌肤致水疱液水浸淫。苔白腻,脉濡滑为湿困中焦之症。4. 血燥证候:本型相当于慢性湿疹,皮损肥厚角化破碎,或有抓痕血痂,频频发生,数年不愈,常有人体消瘦 , 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缓。辨析:辨证:皮损肥厚,角化

3、破碎,持久不愈为辨证重点。病机:久病耗伤阴血 , 血虚生风化燥致肌肤肥厚,角化破碎。脉沉细为阴虚血燥之症。( 二) 中药外用:急性湿疹可用鲜马齿苋煎液,或马齿苋、黄柏、苦参煎液或野菊花、苦参、明矾煎液,待凉后湿敷 ; 亚急性湿疹外用青黛散加香油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 慢性湿疹可外用天麻膏、湿疹膏等。【方药】地肤子、蛇床子,枯矾。【用法】水煎浓液,每日1 剂,分 2 次涂擦患处。【疗效】 23 剂康复。( 三) 药酒疗法【处方】豆薯子 ( 又称地瓜子、土瓜 )100 克, 75%酒精 500 毫升。【用法【药炒黄、研碎,放酒精中浸泡48 小时候,湿敷患处。日 2 次,每次 20 分钟。本品有毒,不

4、行内服。【疗效】用药 1-3 周,治愈率达 100%( 四) 非药物疗法【品名】马铃薯100 克【用法】洗净,去皮,磨成泥状,贴敷患处 0.5 厘米厚,纱布包扎,日换 3 次。【疗效】敷药 7 天,治愈率达 100%。对浸透性湿疹成效尤佳。预后湿疹频频发生,病程迁延,原由难以找寻和除掉,急性湿疹经适合治疗后,约 23 周能够治愈,慢性湿疹的亚急性期,数周后而治愈但一般常频频发生。1、穿着宜宽松,以减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纤及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尽量防止搔抓,开水烫洗,肥皂擦洗,喝酒及辛辣食品等,免得加重湿疹的病情。2、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联合。3、过敏性体质或有过敏性家族史者。要防止各样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日晒等,尽量防止易致敏和刺激性食品。看了“湿疹中医的治疗方法”的人还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