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重点和考点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967139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重点和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重点和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重点和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重点和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重点和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重点和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重点和考点(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总复习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P1古典:刚性结合;近代:行为科学,加入人的因素; 现代:权变管理 多选P2静态:组织体制(权责),机构(部门划分),规章;主导地位;多选动态:包含静态,信息控制,绩效管理,激励制度多选P2组织设计原则:任务与目标原则;专业分工与协作原则;有效管理幅度原则;集权 与分权原则;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多选简答P3专业分工和协作:实行系统管理,成立管理子系统;设立一些必要的委员会;创建 协调的环境多选P3有效管理幅度:职务性质,人员的素质,职能机构健全; 多选P3集权与分权考虑因素:企业规模,生产技术,专业工作性质,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多选P4新型组织结构:六点 多选P4超

2、事业部优点:1,可联合几个事业部开发新产品;2,增强企业灵活性和适应性;3,公司总经理可从日常事物中解脱,集中精力在决策上;4,有利于培养高层接班人。 多选P4超事业部优点:1,可联合几个事业部开发新产品;2,增强企业灵活性和适应性;3,公司总经理可从日常事物中解脱,集中精力在决策上;4,有利于培养高层接班人。多选P4超事业部缺点:横向纵向沟通工作增大,降低执行力;增加管理成本;P4超事业部适用于规模巨大、产品种类较多企业;单选P5矩阵制:双道命令系统单选多选P6多维立体优点:灵活,适应强等;主要适用于跨国公司和规模大的跨地区公司P7多维立体缺点:三重职权关系;横向协调困难;频繁召开会议协调;

3、多选P8模拟分权:模拟,没有实际独立核算;生产过程联系性强;化工,钢铁,铝业,原 材料;兼有直线职能和事业部的主要特征多选P8模拟分权优点:适应广泛;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使得权责利相结合,激励员工 缺点:内部价格体系不容易完全理顺;目标和任务难于确定;考核比较复杂; 内部信息交流差;横向协调难多选P9流程型特点:纵向管理链条短,横向管理链条长单选P10流程型优点: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以产出和顾客为中心;组织结构扁平化;流程团队为基本单位;灵活性和适应性强;多选 简答P11流程型缺点:确定核心流程比较困难;需要对公司各项系统进行变革;需要加强员 工培训开发,逐步适应流程团队环境。 多选 简答P1

4、2网络型:(4种)内部网络;垂直网络;市场网络;机会网络(最先进)多选P13网络型与一般流程相比的特点:市场驱动型的组织;组织结构扁平化;等等P13管理层次和幅度成反比 单选P13组织职能设计步骤:职能分析,职能调整,职能分解单选(顺序)P15组织部门设计:纵向结构设计:管理幅度(经验统计法,变量测评法)多选P16经验统计法:概念 单选P16:变量测评法概念:首先必须找出影响管理幅度的主要变量;其次要分析各变量对 管理者负荷的影响程度,求出权数;最后将管理人员的总权数与管理幅度的标准值进 行比较,以确定具体管理幅度;单选(顺序)P16:变量测评法中影响管理幅度的6项变量:职能相似性;地区临近性

5、;职能复杂性;指导与控制工作量;协调与计划的工作量。多选 简答案例P17组织部门设计:纵向结构设计:管理幅度影响因素:工作性质;人员素质状况;管理业务标准化程度;授权程度;管理信息系统的先进程度多选 简答案例P17组织部门设计:纵向结构设计:管理层次设计方法和步骤:按照企业的纵向职能分工,确定企业管理层次;有效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选择具体的管理层次;对个别层次进行调整;多选 简答案例(15-18 )放在一起 考简单和案例分析P17部门结构横向设计方法:1、从结构上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业务流程2、按对象和标志:人数、时序、产品、地区、职能、顾客多选(混考)P21:各管理和业务部门组合方

6、式:以工作为中心,以成果、以关系 多选P22:进行具体的职能和业务部设计注意问题:多选1、 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保证行政命令和生产经营指挥集中统一(4小点,多选);2、 部门的责权利对应一致(3点);3、执行和监督机构应当分设;4、机构和人员应当 精简;多选P23:战略与组织结构:1、增大数量(简单结构),2、扩大地区(职能结构)等 多选P24:战略决定结构:单一经营(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等P24:变革三原则:以系统为主,以功能为辅:以效率为主,以结构为辅;以工作为主, 以层次为辅(内容);多选P25:组织变革程序:组织诊断,实施变革,组织评价单选(顺序)P26:组织诊断:组织结构

7、调查(工作岗位说明书,组织体系图,管理业务流程图多选), 组织结构分析(关键职能,内外部环境变化,分析各职能性质 多选),组 织决策分析 (决策影响时间,决策对各职能影响面,决策所具备的能力,决策性质多选),组织关 系分析(联系,需要,配合 多选)单选,多选(顺序)变革征兆:变革方式:变革阻力:上半年考过P27:变革征兆(业绩下降,组织结构本身病症暴露,员工士气低落)多选 简答案例P27变革方式:改良式(企业常用),爆破式(合并和改结构),计划式(主张采用,组 织结构整合是企业最常用的组织结构变革方式)多选简答案例P27变革阻力措施:1,员工参与变革过程,认识变革必要和责任感;2,大力推行与组

8、 织变革适应培训;3、大胆起用年富力强和创新精神人才; 多选 简答案例P28组织结构整合(解决结构分化出现的分散倾向和实现相互协调),(是组织设计的第二步工作)单选P28组织结构内部不协调(1,各部门经常冲突;2存在过多委员会;3,高管屡屡充当 调解者;4,组织本身失去协调功能。多选P29整合的过程:1,拟定目标阶段(目标);2,规划阶段;3,互动阶段(执行阶段); 4,控制阶段。单选变革合并出案例题P33岗位设计基本原则:明确目标原则,合力分工协作原则,权责利相对应原则多选P34岗位工作扩大化(横向纵向)(增加任务扩大岗位任务结构)和丰富化(充实岗位 内容)(任务多样化;明确任务意义;任务整

9、体性;赋予必要的自主权;注意信息沟通 和反馈);2、岗位工作满负荷,是岗位设计的最基本原则;3、岗位工时工作制;4、劳动环境优化物质(工作地组织,照明和色彩,设备和仪表)和自然(空气,温度, 湿度,噪音)单选多选P34岗位工作扩大化和丰富化的区别: 前者使工作结构发生变化,后者使工作丰富,提 高身心发展;P36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是:为企业人力资源提供依据,使位得其人,人尽其才,适才适所,人事相宜。多选P37岗位设计方法:2种P37传统的方法研究:1、方法研究6种(程序分析,流程图、线图、人-机程序图、 多作业程序图、操作人程序图),前3种主要侧重产品制造过程中操作、检验、运输等 分析研究,第4

10、种和第6种使以工作岗位,机器,人员为对象。多选P39 2、动作研究:人体利用,工作地布置和工作条件改善,工具和设备的设计多选P41工业工程的功能:规划、设计、评价、创新多选P42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类别:上半年考了多选P46狭义内容:人员配备、人员补充、人员晋升(依据:企业目标、人员需要、内部 分布;内容(:晋升条件、晋升比率,晋升时间)P46广义:狭义的加上人员培训开发、薪酬计划、职业生涯、其他(劳动组织、员工援 助、劳动卫生安全)P48人力资源环境因素:外部环境:经济环境(经济形势,市场供求关系);人口环境:(人口规模、数量、 质量、结构)科技、文化法律(工时制,最低。户籍制,住房制等)

11、|多选内部环境:企业行业特征;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企业人力资源自身;P50确保人力资源需求;内外环境适应原则;与战略相适应;保持适度流动性多选P50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1、调查、收集和整理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2、根据企业或部门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员规划期限,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为预测工作准备精确而 详实的资料;3、在分析人力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预测4、制定人多选简答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5、人员规划的评价和修正P53 :人员编制:配置、需求、供给、培训、费用、调整、评估多选P54:需求供给预测的概念:P55:人力资源预测的内容4

12、点:存量和增量的区别P56:人力资源预测的作用:对组织三点,对人力资源两点混合选择P56:人力资源的局限性:环境可能与预期情况不同;企业内部的抵制;预测代价昂贵; 知识水平的限制;多选P58: SWOT竞争五要素:多选P61:预测阶段:6点简答P63:对象指标和依据指标的含义:单选P64:定性(3种)+定量(10种+4小)概念种类 使用范围多选简答P78:劳动效率定员法预测:6个公式,P88:内部供给影响因素:多选 外部供给影响因素(4点+严格户籍制度):多选P88:外部供给渠道:单选P89:供给方法:人力资源信息库(技能清单、管理人员清单);管理人员接替模型; 马尔可夫模型多选P95:供大于

13、求和供小于求的方法;多选简答P97:制度化管理特征:多选P97:制度化管理优点:多选P98:制度规范类型:掌握层次和含义 谁高谁低 多选P98: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录用、保持、发展、考评、调整多选P106:制定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程序:1、概括说明建立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原因,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2、对负责本项人力资源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以及各级参与本项人力 资源管理活动人员的责任、权限、义务和要求作出具体规定。3、明确规定本项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程序、步骤,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守的。4、说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的依据和基本原则,对。5、详细规定。6、对。7

14、、对。8对。9、对。10、对。第二章招聘与配置P109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个体差异原理,工作差异原理,人岗匹配原理。多选P109人岗匹配原理:工作要求和素质,报酬和贡献,员工与员工,岗位与岗位P110素质测评类型:多选选拨测评:区分功能,标准刚性强,过程强调客观,指标灵活,结果体现等级、分数 开发测评:摸清情况,了解不足,提供开发建议诊断性测评:查找根源(内容精细或广泛,结果不公开,有较强系统性) 考核性测评:概括性,结果有较强的信度和效度)多选P111原则:客观与主观,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素质与绩效,分项和综合 测评标准体系要素:标准、标度、标记 多选P113标准分类,按照内涵:主观

15、、客观、半主半客 (内容考点);多选P113标准分类,按照表示形式:评语短句式,设问提示句,方向指示句多选P113标准分类,按照指标操作:测定式,评定式多选 简答P112标度(量词式,等级式(5以内),数量式,定义式,综合式) 多选P115测评标准体系的构成:横向是将要素进行分解,纵向是将素质进行描述和规定, 由内容到目标,到指标多选)P115横向:结构性要素(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行为环境要素(动态)工作绩效要 素(工作的质量、数量、成果,群众威望,人才培养)多选P115纵向:测评内容,测评目标(德尔菲,问卷等),测评指标 多选P118测评指标设计原则:与测评对象同质,可测性,普遍性,独立性,完备性,结构 性;多选P118测评标准体系类型:校标参照性,常模参照性多选P118品德测评方法:多选FRC品德测评(借助计算机,以个别谈话或集体问卷)问卷法:(实用,方便,高效)投射技术:(特点:测评目的隐蔽,内容非结构、开放,反应的自由性)P119知识测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