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902061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及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惊骇(hi) 惧惮(dn) 掳去(l)B伛身(y) 凹凼(dng) 颔之(hn)C粗拙(zhu) 愧怍(zu) 自矜(jn)D疮疤(chung) 攥着(zun) 涎水(xin)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嗥鸣懊诲亦复如是顾名思义B狂谰阻抑一泻万丈艰难险阻C丰饶田垄踱来踱去巾帼英雄D奔弛泛滥高山之巅惊涛澎湃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为了还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真实形象,小编搜集了一些李光耀鲜为人知的小故事。B说起土肥原,这

2、是日本侵华史上一名当之无愧的人物。C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D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圣经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也是多数人必读的一部书。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C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D如何适应新学校、新班级是我们初一新生眼下的当务之急。5、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比喻)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拟人)C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

3、出点儿粉色。(拟人)D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比喻,排比)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今天世界对中国的认识渴望,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人对自身的国际定位。如果在汉语全球教学和推广的环节上不能跟上这种渴望,那么全球对中华民族的关注与了解之间就会出现脱节,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人尤其是从事汉语和汉文化教学与推广工作者责任重大。A不仅不利于中国融入世界,更不利于中国发挥更加符合自身地位的作用B这种脱节不仅不利于中国发挥更加符合自身地位的作用,更不利于中国融入世界C不仅不利于中国发挥更加符合自身地位的作用,更不利于中国融入世界D这种脱节不仅不利于中国融入世界,更不利于中

4、国发挥更加符合自身地位的作用7、默写。(1)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2)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3)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两句渲染出农家丰收的欢乐气氛,表现出农民的热情好客。(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虽已辞官还乡但仍心系国事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狼子野心清纪昀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

5、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主人昼寝厅室/不舍昼夜B再就枕将寐/乃悟前狼假寐C更不止于野心矣/止有剩骨D不使前也/其一犬坐于前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其”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竟忘其为狼A将啮其喉B乃杀而取其革C乐亦在其中矣D其一犬坐于前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2)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4“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的坏人,他们有什么特点?请用原文语句回答。6文中最后

6、一句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三、现代文阅读。(30分)1、对一只蝴蝶的关怀李汉荣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

7、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

8、,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

9、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

10、,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选自读者,有删改)1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_ _ _2文章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文章第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5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细水长流蓝雪冰儿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

11、的娃。也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不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流嘛。别人不懂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摸着脑瓜皮说,老刘可真逗,说你命好,你还不乐意咋的?是啊,别人觉得,细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这是哪跟哪啊?但我最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长在。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但是,今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

12、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蔫。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急如焚。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再说,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父亲得令而行,两人不顾炎炎烈日,在棒子地里穿梭,割伤了脸,衣服都湿透了。最终用三个小时,浇了三家的地。中午,我赶回娘家,替父母准备好午饭。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回到家,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个劲擦汗;一向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我埋怨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一年没收成吗?母亲一听,跟我急了

13、,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不敢再接话,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母亲便自言自语,三个小时,差点把命搭进去,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父亲说,干了就啥也别说,细水长流。母亲吼道,水都干了,还流啥?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出。傍晚,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按理说,他们没出力,总该给点钱吧!父亲说,也不是人家让咱们浇的,爱出不出吧。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但还是那个意思。母亲没有像中午那样发火,但心里还是不高兴。晚饭后,我跟父亲唠嗑,父亲说,这人啊,愿意活得累呢,就会累;愿意活得轻松呢,就会轻松。我说,是啊,细水长流。父亲笑笑说,可是,你妈有的时候,就是不明白这个

14、理。我说,妈活得比你累。父亲说,所以,我愿意什么事都让着她。再说了,夫妻之间也是一样,不能啥都计较,还是那句话,细水长流。父亲说完,嘿嘿笑了几声,好像在女儿面前掩饰对老伴的体贴。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丫头,还是你爸说得对,真的是细水长流。原来,前几天,左右两户人家赶回来浇地,一看地早就浇了,便把水费给了母亲,还特意拎来了他们从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表示感谢。母亲一边给我拿水果,一边说,你也要记住啊,这人啊,可不能太计较。我瞧了一眼父亲,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选文有删改)1老刘“命好”体现在哪里?原因是什么?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3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1)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2)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4文章结尾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父亲的脸上,有什么深意?四、写作题(40分)与挚友相伴的日子,我们互励互助,共同成长;与父母相伴的日子,承欢膝下,享受亲情; 与书籍相伴的日子,博览古今,通晓世事;与爱相伴的日子,学会关心,懂得感恩请以“与 相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作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