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介之推不言禄》.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674848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左传《介之推不言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左传《介之推不言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左传《介之推不言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左传《介之推不言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左传《介之推不言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左传《介之推不言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左传《介之推不言禄》.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左传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译文 晋文公赏赐跟着他逃亡的人们,介之推

2、不去要求禄赏,而(晋文公)赐禄赏时也没有考虑到他。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现在只有国君还在(人世)。惠公、怀公没有亲信,(国)内外都抛弃他们。天没有(准备)灭亡晋,(所以)必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谁呢?上天实际已经安排好了的,而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却认为是自己的奉献,(这)不是哄骗吗?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说是盗窃。更何况贪图天的功绩,将其作为自己的奉献呢?下面的(臣子)将罪当做道义,上面的(国君)对(这)*诈(的人)赐予赏赐。上下相互欺瞒,难以和他们相处啊。” 他的母亲说:“你为什么不也去要求赏赐呢?(否则)这样(贫困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谁呢?” 答复说:“(既然)斥责

3、这种行为是罪过而又效仿它,罪更重啊!况且说出埋怨的话了,(以后)不应承受他的俸禄了。” 他的母亲说:“也让国君知道这事,好吗?” 答复说:“言语,是身体的装饰。身体将要隐居了,还要装饰它吗?这样是恳求显贵啊。” 他的母亲说:“(你)能够这样做吗?(那么我)和你一起隐居。”便(始终)隐居到死去。 晋文公没有找到他,便用绵上作为他的祭田。说:“用它来登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和善的人。” 简介 介之推不言禄是春秋时期创作的散文,是左丘明。文章讲介之推跟着晋文公在外*回国后,晋文公酬劳功臣,独独遗漏了他,他不夸功,不求赏,反而和老母隐居绵上深山,最终而死的故事。 鉴赏 故事有头有尾,构造完整,叙事富于故

4、事情节性与戏剧冲突性,这是左传文学艺术特色之一。春秋时,晋国的公子重耳由于内乱出奔到国外,一路辛苦流离,饿得奄奄一息。随行的介之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熟了给重耳吃,救了他一命。内乱平定后,重耳回国,荣登国王的宝座,就是晋文公,即文中所称晋侯。他登基之后大行封赏功臣,却偏偏忘了救命恩人介之推。这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于是和老母隐居绵上深山。 本篇记叙了介之推在打算归隐时与母亲的对话,深刻批判了争功请赏、猎取名利的不齿行径,颂扬了介之推*不贪求名利福禄的高洁品德,这在当时是高出一般人之上的。 人物 介之推是一个不求荣华显达,不贪功好利之人,并且孝敬母亲不遗余力。最重要

5、的是,他心中如何想,就如何表现在外,肯定不做心口不一的事情,这种品德是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的。 左传中的文章,擅长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点染人物形象,介之推偕母归隐的动机和心理是通过对话来表现的。介之推认为晋文公能够重登九五之位,是天命的表达,“二三子”据天功为己有,是贪的表现,无异于犯罪。而晋文公不以此为“*”,还理所固然地赐予赏赐,这就成了上下蒙蔽,他是不屑于效仿的。母亲和介之推有两次对话。第一次是摸索性的建议:“何不自己也去求得赏赐呢?否则,就这样悄悄地死去又能怨谁?”遭到介之推的拒绝,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二三子”所做的不正确还去效仿,罪过更大。而且已经说了晋文公的坏话,就不能再领取他

6、的俸禄。母亲再问说:就算不要赏赐,那么让他知道你有功怎么样呢?介之推又拒绝说,既然都要隐居了,又何必还要这样的名声呢?母亲明白了介之推的意志是坚决的,就表示要和儿子一起隐居。这一段对话写得非常奇妙,既细致入微地剖析了介之推的心理,又不流于枯燥说理:介之推轻视富贵、正气凛然和母亲不动声色、旁敲侧击,都一一跃然纸上。 介子推(约?公元前636年)晋国贤臣,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周朝晋国(今山西介休)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思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内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一约公元前422年),姓左,名丘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也有人说他姓丘,名明,因其父曾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曾任鲁国史官。左丘明学问渊博、品德高尚,孔子曾说过:“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可见孔子把他引为同道。汉代史家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